字词 |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谏:谏诤,直言规劝。谏诤于祸患尚未形成时,为上策;谏诤于祸患已经明显时,为中策;谏诤于祸患已成定局时,为下策。汉·马融《忠经·忠谏》:“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谏: 谏诤,直言规劝。未形: 尚未形成。彰: 明显。既行: 已成定局。在祸患尚未形成时谏诤,为上策;在祸患已经明显时谏诤,为中策;在祸患已成定局时谏诤,为下策。指听取直言规劝越早越好。语出汉·马融《忠经·忠谏》:“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例] “~”。意思是说,规劝提醒得越早越好,不要等酿成大祸才去补救。(石川卫《有感于“曲突徙薪无恩泽”》)|为官者不善听逆耳之言,妨碍了解真情,影响科学决策。因此,古代圣贤对直言和敢于直言者非常推崇。他们说: ……“~。”(李国进《善听“逆耳之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