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物理实验kewai wulishiyan
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形式,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课外物理实验在国外物理教学中是非常受重视的。最近十几年里我国物理教学也正逐渐注意这一点。在教科书中它已被选写为专门的内容。课外物理实验主要包括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必须在课堂外完成的属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内的实验(例如测定河水流速)以及家庭小实验等等。
物理课外实验的基本特点是学生进行和完成实验之时教师不在现场;实验在时间、空间、人员、方式、内容、设备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发挥学生个性的余地。正是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课外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其特殊的教学方法。
课外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取长补短、发展个性、树立自信心。
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❸有利于综合应用、灵活运用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❹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耐心、毅力以及严格律己等各种品质。课外物理实验的效果常呈相当程度的分化。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一些物理思维敏捷的学生常常提出内容广泛的各类问题,而一些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经常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这些分化的特点一是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积极性高的学生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而不感兴趣的女生一般多于男生;二是这种分化与物理课堂教学和物理学习卷面成绩呈现的分化不完全一致:课外物理实验中的优秀学生不一定是物理课堂教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课外物理实验在仪器设备上的特点为:
❶不带有危险性。
❷简单、易找、易制、带有家庭日用品的色彩。
❸功能不专一,易有代用品。
❹不牢固、不准确、整体偏于粗糙。
在评价课外物理实验时,非知识因素将是很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学生对它的兴趣,包括感兴趣的人数和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学生积极性实际发挥的程度。当然,实验对课内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促进状况,实验本身的成功程度等等也都是评价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课外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有不少教师仅把课外物理实验当作一种选作的作业,这是极不妥当的。应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组织、有讲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既要重视鼓励引导他们将这种积极性全面落实到自身的物理学习上来,又要采取有效方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确实在课外实验中起到带头作用。特别是应提倡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成果,鼓励他们提出在课外实验中遇到和想到的问题,指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或进一步做课外钻研,切忌伤害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对课外实验的具体内容,力求和课内教学内容及进度一致是应该的,但不宜以此做划一的要求。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应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时间与目的。对家庭小实验要尽量选择仪器、方法、操作都能在日常条件下完成的实验,但注意不要安排用高压交流电的实验。对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事先组织一些交流,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不能要求全班学生都做的课外实验,可只责成少数有条件的学生去做,然后向全班汇报。课外实验的结论宜尽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有利于督促学生人人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