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读书杂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读书杂志》训诂书。清代王念孙著。本书由作者平日读书札记编集而成,可用以校订古书讹误、释义析疑等。全书包括《逸周书》4卷、《战国策》3卷、《史记》6卷、《汉书》16卷、《管子》12卷、《晏子》2卷、《墨子》6卷、《荀子》9卷、《淮南子》22卷、《淮南内篇补》1卷、《汉隶拾遗》1卷、“余编”2卷,凡84卷。前82卷自嘉庆十七年(1812)至道光十一年(1831)陆续付梓,今见84卷本是其子王引之在道光十二年(1832)王念孙逝世后刊行的。“余编”为王念孙遗稿,由王引之整理编为上、下二卷刊入,涉及《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子》、《法言》、《楚辞》、《文选》,因条目少、篇幅小而合并归卷。全书阐发古书义例,正文字,辨句读,审音训,集作者半个世纪以上的读书心得体会,是作者毕生致力的学术成果,是训诂学的经典名著。现有道光十二年家刻本,金陵书局重刊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编《高邮王氏四种》丛书,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重新影印,附刊条目索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校勘及训诂学著作。清王念孙著。八十二卷。本书以札记形式记录了作者对部分史书和子书进行研究的成果。内容有《逸周书杂志》四卷、《战国策杂志》三卷、《史记杂志》六卷、《汉书杂志》十六卷、《管子杂志》十二卷、《晏子春秋杂志》二卷、《墨子杂志》六卷、《荀子杂志》八卷、《补遗》一卷、《淮南内篇杂志》二十二卷、《补遗》一卷、《汉隶拾遗》一卷。另有余编二卷,由其子王引之根据遗稿编成。 ☚ 四书集注 经义述闻 ☛ 读书杂志训诂学书。着重于校勘。八十二卷。清·王念孙著。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内篇》九种古籍都有所考释。凡文字谬讹、句读错乱、音训异同,都一一加以考辨,并疏通全句,正确反映原意。其校释能突破文字形体障碍,以声音通训诂,因古音求古义。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汇证,引出科学的结论,极为精审。此书在训诂学和校勘学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是阅读古籍和研究古代词语的重要参考书。今有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版本,书后附有《汉隶拾遗》一卷和《余编》二卷。 读书杂志 220 读书杂志见24163王念孙。 ☚ 说文解字义证 广雅疏证 ☛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训诂学著作。八十二卷(另《余编》上、下二卷)。清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条)著。《读书杂志》为其晚年力作。以读书札记形式,收录作者校读古书的心得。其中《逸周书杂志》四卷、《战国策杂志》三卷、《史记杂志》六卷、《汉书杂志》十六卷、《管子杂志》六卷、《晏子春秋杂志》二卷、《墨子杂志》六卷、《荀子杂志》八卷、《淮南内篇杂志》二十二卷,以及研究汉代碑文的《汉隶拾遗》一卷,是在作者生前陆续刊印的。另有校读《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子》、《法言》、《楚辞》、《文选》的二百六十余条心得,则在作者辞世后由其子王引之从作者遗稿中整理而出,汇成《读书杂志余编》二卷,附于书后。 ☚ 恒言广证 经义述闻 ☛ 读书杂志校勘训诂书。清王念孙著。八十二卷。系读书札记,内容包括纠正误训,校勘原书,订正错讹,解释词语等。内涵丰富,论证至详。所勘古书有《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九种。另有《补遗》二卷和《汉隶拾遗》一种。 读书杂志八十二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此书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等九种书的文字讹误详加校勘,于音训异同及句读错乱亦一一加以辨正,并附《汉隶拾遗》一种。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以后陆续刊行。道光十二年(1832年)伯申复据遗稿编定《余编》上下二卷,《余编》考订《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子》、《法言》、《楚辞》、《文选》等。王氏父子之学为一代所宗,世所称“王氏四种”者乃此书与《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之合称。王氏父子之学的特点是能就古音以求古义,故往往多所发明;且极重证据,其所立说多是从诸多例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故殊精审严谨。本书考辨精审,向为学者所尊崇。《战国策·赵策四》吴师道本作“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句,王氏于《读书杂志》中考辨云:“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认为此句当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1973年马王堆帛书正为“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与王氏所言正合。是书道光十二年(1832年)伯申刊刻,附《余编》二卷,同治九年(1870年)金陵书局重刊;另有鸿文书局刊印之《王氏四种》本等。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据王氏家刻本影印《高邮王氏四种》,附条目索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