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读书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读书堂宋司马光、王伟、樊氏、胡景夫、黄其印(?),元萧尚宾、释张仲安,明严敬仲、萧明汉、萧原豫(继承)、严讷,清汪无己,近代简朝亮室名。简著有《读书堂诗集》。宋王庭珪为其子王伟作《卢溪读书堂上梁文》:“儿郎伟,四壁徒立,本为垂钓之区;三径未荒,就筑藏书之室。即刘令公之别馆,乃欧阳子之故乡;城郭犹存,山川不改,化烟墟为乐土,亦先人之旧庐。冠盖如云,识乌衣马粪之巷;风流异世,有青箱凤阁之名。卢溪处士,江湖散人,山谷遗叟。初无五亩,仅如颜子之居;有此一区,便是扬雄之宅。”(见《〈卢溪文集〉》卷四○)自宋以降,以“读书”名室者甚众,盖皆有慕于南朝梁昭明太子之“读书台”、顾野王之“读书堆”而寓锐学之旨。 读书堂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因居涑水乡,晚号涑水,世称涑水先生,宋陕州夏县人。天禧三年生,元祐元年卒。父天章,为光山令。生光于官舍,故取名曰光。神宗时为御史中丞。神宗朝,因议王安石新法,不合,退居洛阳尊贤坊北,买田二十亩,辟为一园,名之曰独乐有读书堂,又有弄水轩、钓鲁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诸胜,读书堂储文史万余卷。哲宗初,起为门下侍郎,拜尚书左仆射,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光著有《传家集》八十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考异》各三十卷,又著有《易说》、《书仪》、《类编》、《切韵指掌图》、《通鉴释例》、《稽古录》、《家范》、《法言集注》、《潜虚》、《微言》、《涑水纪闻》、《续诗话》等,并传于世。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别号齐物子,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嘉祐四友”之一。宝元二年进士,历同知谏院。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朝居洛十五年。哲宗即位后,起为门下侍郞,拜尚书左仆射,主持朝政,尽废新法。八个月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八十卷。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閣部 > 通稱 > 書室 > 讀書堂 讀書堂 dúshūtáng 即書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