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请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愿qǐngyuàn采取某种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 请愿qǐngyuàn【释义】 请愿qǐng yuàn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1899年《清议报》十三《各国宪法异同论》:“集会结社之自由、行为之自由、居住之自由、所有权利、请愿权利及其他重大之各权利,并纳税义务、兵役义务及其他重大之各义务,皆须确定之。”1902年《万国宪法比较》:“有两院议员半数之请愿,大统领亦不得改选。” 请愿 131.请愿(p2901.2)释义作: “拜佛祈求。” ☚ 说长道短 请缨 ☛ 请愿petition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向国际组织的机关提出申诉,指控会员国违反国际组织的法律的行为。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时,某些被保护的少数者和委任统治地居民享有请愿的权利。联合国给予附属地人民以请愿的权利。联合国的一些机关接受请愿,例如,大会和托管理事会接受托管领土居民的请愿,联合国关于执行《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的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也接受请愿。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可以接受个人和私人性国际组织的请愿;依据1966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设立的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也可以接受和讨论个人的请愿。区域性国际组织也有这种办法,如1969年《美洲人权公约》有这样的规定,但请愿仅限于对少数者和关于人权的保护。又如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授权欧洲人权委员会接受个人,团体或政府间组织关于会员国违反该公约的请愿。 请愿公民为一定的目的向议会或其他政府机关提出自己意愿的活动。始于英国。后为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宪法予以确认。公民一般以请愿书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意愿。如英国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 请愿公民为满足自己某种意愿而向政府等国家机关提出请求的集体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 一项基本权利。首载于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被一些资产阶级宪法接纳。起初是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同国王斗争的手段,后被无产阶级用于同资产阶级斗争。有限制,如美国宪法规定这种活动必须是“和平”的。 请愿present a petition;peti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