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请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请愿qǐngyuàn

采取某种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

请愿qǐngyuàn

【释义】
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些政策措施。

【色彩】
中性。

【近义】
游行︱示威。

【扩词】
请愿的群众︱纷纷请愿。

【造句】
 ❍ 愤怒的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涌向市政厅,向当局~。
 ❍ 这一回,~的工人却遭到了警察的枪杀。

请愿qǐng yuàn

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1899年《清议报》十三《各国宪法异同论》:“集会结社之自由、行为之自由、居住之自由、所有权利、请愿权利及其他重大之各权利,并纳税义务、兵役义务及其他重大之各义务,皆须确定之。”1902年《万国宪法比较》:“有两院议员半数之请愿,大统领亦不得改选。”

请愿

131.请愿(p2901.2)

释义作: “拜佛祈求。”
按;
释义于动词“祈求”之后失宾语,则不知祈求何为。故必于动词后补出“所愿”二字方确。即:心有所愿,拜佛祈求庇祐以实现心愿也。

☚ 说长道短   请缨 ☛

请愿petition

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向国际组织的机关提出申诉,指控会员国违反国际组织的法律的行为。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时,某些被保护的少数者和委任统治地居民享有请愿的权利。联合国给予附属地人民以请愿的权利。联合国的一些机关接受请愿,例如,大会和托管理事会接受托管领土居民的请愿,联合国关于执行《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的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也接受请愿。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可以接受个人和私人性国际组织的请愿;依据1966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设立的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也可以接受和讨论个人的请愿。区域性国际组织也有这种办法,如1969年《美洲人权公约》有这样的规定,但请愿仅限于对少数者和关于人权的保护。又如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授权欧洲人权委员会接受个人,团体或政府间组织关于会员国违反该公约的请愿。

请愿

公民为一定的目的向议会或其他政府机关提出自己意愿的活动。始于英国。后为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宪法予以确认。公民一般以请愿书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意愿。如英国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

请愿

公民为满足自己某种意愿而向政府等国家机关提出请求的集体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 一项基本权利。首载于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被一些资产阶级宪法接纳。起初是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同国王斗争的手段,后被无产阶级用于同资产阶级斗争。有限制,如美国宪法规定这种活动必须是“和平”的。

请愿

present a petition;petition
向政府~ present a petition to the government/~人petitioner/~书peti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