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说岳全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长篇历史小说。全名《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题为钱彩编次、金丰增订。八十回。作品集中描绘岳飞及其将士牛皋等人英雄形象,深刻表现南宋统治集团内部投降派和抗战派的剧烈斗争。人物性格较为鲜明,情节亦多动人。但也杂有封建糟粕。演述岳飞故事的作品在元、明两代颇多,元杂剧有孔文卿(一说金仁杰)《地藏王证东窗事犯》(一作《秦太师东窗事犯》)、无名氏《宋大将岳飞精忠》,南戏有无名氏《秦太师东窗事犯》(一作《秦桧东窗事犯》),明传奇有无名氏(一说姚茂良)《精忠记》、冯梦龙《精忠旗》,小说有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邹元标《岳武穆王精忠传》、于华玉《岳武穆尽忠报国传》等,清初传奇有张大复(一说吴玉虹)《如是观》(又名《倒精忠》或《翻精忠》)等,《说岳全传》为集大成之作。清乾隆间曾遭查禁。有1958年中华书局本。近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陈杰改编本等。

☚ 水浒后传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小说。钱彩编次,金丰增订。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作者根据前代民间传说、杂剧、小说进行再创造而成。从岳飞的出生、学艺写起,记叙他抗击金兵、屈死风波亭的一生经历,还写其子岳云继承遗志,终于直捣黄龙,完成抗金扶宋的大业。作者歌颂了岳飞的爱国热情,揭露了统治者卖国求利、屈膝投降的丑恶嘴脸。作者目的在于借南宋史实悼念明末爱国将士,谴责汉奸外寇,同时也宣扬了忠孝等封建伦理道德。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岳飞、牛皋、宗泽、梁红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浓笔重墨,性格鲜明,充满了传奇色彩。

说岳全传 - 通俗小说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说岳全传

 全名为《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钱彩编次,金丰增订。书成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最早刻本为清康熙间金氏余庆堂刻本。另有清大文堂刻本,清嘉庆三年刻本,清同治九年刻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同治刻本排印出版。1963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排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全书标点重加整理,出版横排本。
 
 小说开头叙因果报应故事: 如来佛祖顶上一位护法神祇大鹏金翅明王,啄死一位星官女土蝠。明王下界为岳飞,女土蝠下界为秦桧妻王氏,害死岳飞以报仇。又,玉帝恼宋徽宗祀天表章把“玉皇大帝”误写成“王皇犬帝”,遂命赤须龙下界生于女贞国黄龙府内,使他去扰乱宋室江山。如来佛恐赤须龙无人降伏,又遣大鹏鸟下界保宋室江山,以满一十八帝年数。小说然后从岳飞的出生说起。河南相州汤阴县平民岳和之妻姚氏,年四十才生下一子。陈搏老祖化为老道,取名飞字鹏举。三日,洪水暴发,挑氏抱岳飞坐一石缸中,漂至河北大名府内黄县麒麟村,为平民王明接到家中养育。岳飞七岁,母亲教他读书,一学便会。时王明为儿子王贵延聘周侗为塾师。周偶见岳飞题诗,以其聪敏,乃认为义子,教他同王贵、张显、汤怀结为兄弟,将十八般武艺,尽传授予岳飞等人。飞十三岁,能文能武,随师去沥泉山访志明长老,得其所赠兵书,并取得沥泉中神物沥泉枪。飞十六岁,赴县武考,箭法超群。县主李春甚喜,将女儿许配与他,并赠白马一匹。岳飞与汤怀等于山间遇着牛皋,同到庄上居住,结为兄弟。得汤阴县县主徐仁支助,岳飞迁回汤阴老家,王贵等众兄弟各家皆迁来同住。岳飞等到汴京参加武考,因枪挑小梁王,逃出京城。无意中助宗泽破了攻打京城的太行山贼。有功不获朝廷封赏。宗泽劝岳飞返乡。岳飞回乡,于红罗山结识了山大王施全、赵云、周青、梁兴、吉青,一齐结为兄弟,同到汤阴居住,终日修文演武。大金国四太子兀术带五十万兵南侵宋,奸臣张邦昌与金人勾结,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康王赵构在金陵即帝位。洞庭湖大王杨么遣王佐持大量金银聘岳飞来辅佐自己。岳飞拒绝。岳母于飞背刺“精忠报国”四字。金兀术南侵,汤阴县主徐仁奉圣旨聘岳飞。岳飞受命为先锋,大败金兵。岳飞守黄河。张邦昌假传圣旨召飞来京,诬为宫中刺客,将被处斩。正直人士印发岳飞受冤传单。太行山公道大王牛皋闻之,连着施全等共七人带人马来金陵救岳飞。朝廷命岳飞捉牛皋等。牛皋等见岳飞无事,自缚受命。高宗封七人俱为副统制,封岳飞为副元帅。岳元帅领十万大军前去迎击金兵,于爱华山伏击金兵,大败兀术。乘胜追击中,于麒麟山,结识了水浒英雄菜园子张青之子张国祥,双枪将董平之子董芳,于黄河边结识了水浒英雄阮小二之子阮良,收为部将,叫三人结为义友。岳飞奉诏讨太湖草寇杨虎,收渔民耿明初、耿明达为部将,并结为兄弟。降伏了杨虎,奏捷于朝。又奉诏讨鄱阳湖水寇,收取敌方元帅余化龙,并结为兄弟。金兵犯汜水关,岳飞带兵北上,住藕塘关,接纳绿林好汉岳真等六人并一万人马,又接纳绿林好汉诸葛英等四人,以及流落为江湖好汉的名臣张叔夜之子张立。奉诏征汝南曹亮,打茶陵关,接纳了占山为王的张立之弟张用。于九宫山,已故金陵大元帅之公子张宪来投麾下,并接纳绿林好汉董先等五人归顺朝廷。接受栖梧山何元庆投降,并与之结为兄弟。又奉诏讨洞庭湖杨么。金兀术发五路大兵攻宋,攻占金陵,追高宗君臣七人,经海盐、临安至海上,神人将高宗等送至湖广。岳飞知高宗等在牛头山,赶至牛头山救驾。牛皋赴相州催粮回来,路逢汝南王郑恩之子郑怀,结为兄弟。又遇东正王之后张奎,结为兄弟。又遇开平王之后高宠,结为兄弟。金兀术派人捉拿岳飞家眷。岳云杀死番将,独自离家,将去牛头山参战。于路结识水浒英雄关胜之子关铃,结为兄弟。于巩家庄与巩小姐定亲。岳云冲破金兵营盘上了牛头山。岳飞令他往外送信,又踹过金营,回来又踹过金营,上至半山,见挂七道免战牌,以为谁瞒了元帅偷挂,乃打碎免战牌。元帅要处斩,牛皋保其杀番将金弹子以赎罪。岳云杀了金弹子。韩世忠征服了汝南曹成,兵船开至汉阳,派二公子韩彦直送本章、书信上牛头山,路遇金大太子粘罕,取其首级,踹金营而过,直上牛头山。见高宗、岳元帅后,岳飞命岳云送其出番营,二人结为兄弟。岳飞与诸勤王兵破金兀术于牛头山下。兀术北逃至江,被韩世忠围困于黄天荡。兀术掘通老鹳河逃回北方。高宗回金陵,定策迁都临安。岳飞乞准回家省亲,手下众将一齐获准省亲省墓。兀术遣秦桧归。高宗任秦桧做礼部尚书。苗傅、刘正彦叛乱朝廷。岳飞带众兄弟赴临安救驾。岳飞奉诏平山东九龙山杨再兴,用杨家世传杀手锏,胜了杨再兴。再兴归降,结为兄弟。到太湖,收降戚方等三人,结为兄弟。奉诏征洞庭湖杨么,破之,收降王佐、罗延庆、严成方、杨钦、伍尚志。闻金兵又南犯,乃带兵赴朱仙镇。破金兀术火牛阵、连环马、金龙绞尾阵。收降忠臣陆登之子陆文龙。岳云结识云南化外国王李述甫外甥黑蛮龙。金兀术大败,派军师哈迷蚩潜入南宋临安,传书与秦桧,令其设法害死岳飞。岳飞正点兵马将直捣黄龙府,忽接圣旨令班师。韩世忠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说:“既是朝廷有旨,那管他奸臣弄权。”叫岳云、张宪回汤阴看望母亲,传授武艺与兄弟。一连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京。飞让施全、牛皋掌帅印,只身进京。至江,登金山访道悦和尚,和尚赠一偈云:“岁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荼毒。老柑腾挪,缠人奈何?切些把舵,留意风波。”预示岳飞将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岳飞行至平江,被锦衣卫打入囚车解往临安,监禁大理寺中,苦打不服。飞虑岳云、张宪坏了一世忠名,乃写家书唤岳云张宪来临安,被一并禁于狱中。秦桧夫妇设计,害死岳飞父子三人于风波亭。岳飞夫人闻讯,让二儿岳雷逃往宁夏宗方留守处避难,其余家属尽被拿进京。岳雷行至七宝镇,遇员外韩起龙,结为兄弟,留居其处。牛皋之子牛通,宗方之子宗良因寻岳家后代至此。施全、牛皋于朱仙镇得知岳飞父子被害,乃起兵杀奔临安,于江上,被岳飞神灵唬住,兵将散去。施全、牛皋等八人同三千八百个长胜军至太行山驻扎。岳氏一家被捉入京,得梁红玉之助,免死,安葬岳飞三人后,充发到云南化外之地。岳雷等七人赴临安偷祭岳坟,后至太行山牛皋处。岳氏一家行至南宁,得梁王柴氏夫人照顾,并亲自送过镇南关、平南关、尽南关,共住在化外土官衙中。岳霆往宁夏探岳雷。岳雷等从太行山起身到云南探母。岳霆至宁夏不见岳雷,乃去临安,于路结识吉青之子吉成亮、罗元庆之子罗鸿、王贵之子王英、余化龙之子余雷,于临安结识了伍尚志之子伍连、何元庆之子何风、郑怀之子郑世宝,共同祭过岳坟,同往云南。在柴娘娘提议下,二十位小英雄结义为弟兄。秦桧为菩萨报应,咬舌而死。金兀术起五十万大兵侵入中原,朝中无人出征。孝宗命拿奸臣下狱治罪,赦回岳氏一门,建造岳王坟,招安太行山牛皋。岳雷受命为扫北大元帅,领兵赴朱仙镇抗金。散居家中的关铃、陆文龙等也来朱仙镇助战。大败金兵。兀术逃回本国。岳雷进兵界山,破之。进兵到牧羊城,破之,出榜安民。进兵至蜃华江。金兀术摆下乌龙阵,岳雷破之,牛皋捉住兀术,兀术气死,牛皋笑死。岳雷军至黄龙府,金邦请和,送出二圣梓宫,班师回临安。岳家军死者生者皆受封。岳氏子孙繁盛,世代簪缨不绝。
 南宋中兴名将岳飞,冤屈而死,当时即甚得社会同情。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岳飞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的市民文艺即把岳飞抗金故事纳入“说话”伎艺中,谓之 “说新话”,即讲说新近故事。这就是《醉翁谈录》所说的“新话说张 (浚)、韩 (世宗)、刘 (琦)、岳 (飞)”。南宋末期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有一个著名的说话艺人叫王六大夫,擅长讲张、韩、刘、岳的战斗故事,“听者纷纷” (吴自牧《梦粱录》)。到了元代,岳飞故事,更有发展,杂剧有孔文卿的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金仁杰的 《秦太师东窗事犯》、无名氏的《宋大将岳飞精忠》,戏文有无名氏的《秦太师东窗事犯》。到了明代,戏曲有无名氏的《精忠记》,陈衷脉的《金牌记》、汤子垂的《续精忠》。小说有熊大木的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于华玉的 《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是在历代岳飞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它的加工改造,主要有两点,一是突出岳飞,不象《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那样,虽也以岳飞为主,但张、韩、刘等俱费不少笔墨;二是既不专主史书记载而摒弃流传的虚幻故事,也不专主虚幻故事而置史籍记载于不顾,它把史实和虚构故事融汇在一起,即金丰序中所说:“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由于钱彩、金丰的创作,较为合乎艺术规律,合乎小说创作规律,因而《说岳全传》一出,旧有的写岳飞故事的小说,就渐渐湮没了,而《说岳全传》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致使满清封建统治者闻之惊心,于乾隆年间,下令查禁。
 《说岳全传》传于众口,首先在于它的语言通俗化。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其语言大多是通俗化的。《说岳全传》语言的通俗化在于它的口语化。它的叙述语言和对话,从词语、语法,到语气、语味,都是口语化的。这一点直接继承了宋元话本的特点。当然,口语化并不是口水话,而仍然是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削去繁芜的精炼的口语。这一点看来容易,做起来则难。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小说中发现这样的问题,一讲语言通俗化,就往往夹带许多口水话,一讲语言的精炼简洁,就往往夹带许多文言词语。《三国演义》是浅近文言,谈不上语言的口语化。《水浒传》则是口语化的文学语言的范本,鲁迅曾举出“那雪正下得紧”的“紧”字,赞《水浒传》语言的通俗和精炼。《说岳全传》的语言,简洁、流畅、自然、口语化。这里举一段如下:
 
 岳员外在房中,见儿子啼哭不止,没法处治,安人埋怨不绝。岳员外忽然想起,前日那个道人曾说我儿“三日内倘有甚惊恐,即叫安人抱出去,坐在花缸内方保无事” 的话,对安人说了。安人正在没做理会处,便道: “既如此,快抱出去便了。” 说罢,把衣裳穿好,叫丫鬟拿条绒毡铺在花缸之内。姚氏安人抱了岳飞,方才坐定在缸内,只听得天崩的一声响亮,顿时地裂,滔滔洪水漫将起来,把个岳家庄变成大海,一村人民俱随水漂流。……那安人坐在缸中,随着水势,直淌到河北大名府内黄县方住。……不一时,看看流到崖边来,却是一花缸,花缸内一妇人抱着一小厮。那众人只顾抢那箱笼物件,那里还肯来救人。只王安走上前来赶散了鹰鸟,叫道:“员外,这不是贵人?”员外走近一看,便叫王安:“一个半老妇人,怎么说是贵人?”王安道:“他怀中抱着孩子,漂流不死。古人云: 大难不死,必有厚禄。况兼这些鹰鸟护佑着他,长大来必定做官。岂不是贵人?”
 
 这完全是纯熟的口语,但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口水话,做到了简洁、流畅,有韵味。口语化是《说岳全传》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但是,我们研究任何事物,光指出特点是什么还不够,还要看这个特点是否同优点联系在一起。如果同优点联系在一起,这个特点才值得肯定。如果不同优点联系在一起,甚至是同缺点错误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特点就不值得肯定,就不应加以肯定。明清八股文,它有明显的独特之处。结构固定,乃破题、承题、起讲、入股那一套;语言固定,只能用先秦语言; 思想固定,只能代圣人立言。这些特点使八股文成为僵死的事物,全无时代气息,全无人生气息。这些特点是同缺点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说岳全传》的口语化的语言艺术特点,是同优点联系在一起的。岳飞文学故事是从宋代说话伎艺发展而来,是创作流传在艺人之口,也在平民中口耳相传,因而形成了口语化的特点。它促使岳飞故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即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说岳全传》所塑造的岳飞形象,最激动人心的是岳飞“精忠报国”的品格和他的冤屈遭遇。岳飞出身平民家庭,他之做为抗金统帅,不是由封建的恩荫制度得来,而是靠自己的非凡才智和超群出众的本领。内黄县演武厅射箭,已见其力冠诸雄,技压群英,野猫村杀劫盗已展现其统帅才能,汴京城枪挑小梁王,更显示出武艺高强,无与伦比。所以,岳飞后来成了抗金优秀统帅,并非偶然。爱华山一战,四面埋仗,围杀金兀术于山谷中,获得大胜。这也表现出岳飞指挥得当,将才堪夸。牛头山保驾,在数十万金兵围困中,巍然屹立,指挥若定,大破金兵。这些都展示了岳飞的统帅才能,令人可敬可佩,但还不是最感动读者的。最激动人的是他那颗“精忠报国” 的心。他在政治场中屡受不公待遇,但精忠报国之心无丝毫减弱,兀术北逃,高宗不思进取,听信奸佞之言,迁都临安,岳飞谏阻无效,乃离官场返家省亲。后来金兵大举入寇,岳飞奉诏即行,无稍刻犹豫,于朱仙镇大破金兵。岳飞曾被部将戚方两次射伤,险些送命。岳飞并不从个人恩怨责备他,而说: “我是主帅,就屈打你几下,有何大仇?你今日又射本帅一箭,幸喜天不绝我。你如此狠心,岂不送了宋朝天下!”岳飞不以个人恩怨为怀,一心把宋朝天下牢牢记住。这种见国家之急而不计个人恩怨的品格,是崇高的,因而能震撼读者之心。岳飞奉诏征讨太湖、鄱阳湖、洞庭湖“草寇”,当然也展示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更多体现了他的“精忠报国”思想。他要延揽天下英才以保国抗金,包括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他能正确理解他们,他说: “天下英雄,皆为奸臣当道,失身甚多!”他要他们归顺朝廷,参加抗金。他说: “我想绿林生理,终无了局,目今用人之际,何不归降朝廷。”洞庭湖杨么手下有个王佐,曾奉杨么之命,来岳飞家中游说,要岳飞加入杨么一伙,被飞拒绝。岳飞平杨么时,王佐又两次害岳飞未成。最后感于岳飞恩义,投降岳飞。在朱仙镇战役中,岳军被金将陆文龙杀得挂免战牌。王佐乃效春秋时“要离断臂刺庆忌” 的故事,断臂假降金,向陆文龙点明他乃宋忠臣陆登之子,引陆文龙归宋。以此王佐立下大功。对称兵于山东九龙山的杨再兴,岳飞立意要收他为国立功。他对部将说:“这个杨再兴乃是一员虎将,本帅亲自出马去,收降这个英雄来做臂膀,相助国家。” 他在战阵上对杨再兴说: “将军负此文武全才,何不归顺朝廷,与国家出力,扫平金虏,迎还二圣! 那时名垂竹帛,岂不美哉?”所以,《说岳全传》写了好些岳飞平寇事件,却不使人感到他与民众为敌,就因为他着眼于招揽英雄,为国家出力,扫平金虏。岳飞的这种崇高品格,通过遭受奸臣诬害以致惨死,更升华了,更加激动读者的心。这是悲剧美的巨大力量。岳飞的悲剧结局,固然由于奸臣的陷害,但同时也还有岳飞品格上的内在原因,这就是他的愚忠。他自称信奉的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封建教条。岳飞的愚忠,几乎到处可见,最突出的有三件事:一,在朱仙镇接班师之旨时,韩世忠、刘琦都劝他不受朝旨,领兵北上,他却说:“既是朝廷有旨,那管他奸臣弄权。”二,岳飞在狱中,明知为奸臣陷害,却怕孩儿称兵坏了自己的名节,写家书骗岳云张宪来狱中同死,这同《水浒传》末尾,宋江临死前骗李逵同死一样的愚。三,牛皋等起兵为惨死于奸臣之手的岳飞报仇,岳飞的英灵却在长江上掀起大风浪加以阻止。真可谓“其愚不可及也”。岳飞忠而不愚,奸臣也无以售其奸,岳飞的悲剧就可以避免。所以我们说岳飞的悲剧有其内在品格上的原因。但是我们能不能说 《说岳全传》是宣传愚忠的呢? 不能。岳飞的悲剧结局,是对奸臣的揭露和鞭打,同时也是对岳飞愚忠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是采取 《史记》 传统的 “寓论断于叙述” 的手法,是十分耐人品味的,任何人读了 《说岳全传》都佩服岳飞之忠,而叹其愚,没有读者想要效其愚忠的。小说对愚忠的批评,还体现在牛皋这个形象上。岳飞由于愚忠观念作祟,听任奸臣宰割。而牛皋则不。他不但敢于骂瘟皇帝,而且还敢于称兵诛奸臣,兵驱临安; 又敢于光明正大地在太行山作公道大王。牛皋这个形象更显得丰富多彩,更有人情味,更逗人喜欢。就拿打仗来说,他固然是为了扫平金虏保卫国家,但也有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还有以打仗为好玩的豪爽性格。牛皋奉元帅之命去金营下战书,硬要兀术下来以宾主之礼相见。兀术说:“这等说,倒是某家不是了。看你不出,倒是个不怕死的好汉,某家就下来与你见礼。”牛皋说: “好吓! 这才算个英雄! 下次和你在战场上,要多战几合了。”把“多战几合”当作相见以礼,这是牛皋的独特性格和语言。岳飞虽理解绿林好汉,说过“天下英雄,皆为奸臣当道,失身甚多”的话,但总以之为“失身”。以此曾与其最早的一批结义兄弟牛皋、汤怀、王贵等“划地断义”。牛皋却不同,以为饥寒所迫,做做剪径的勾当未尝不可。特别是朝廷不明,奸臣当道,上太行山作大王,更是理所当然。所以他当着兀术的面说:“什么昌平王(兀术为金国昌平王)! 我也曾做过公道大王。” 他把山大王同王侯将相一体看待。这是平民的自尊意识,平等意识,是为岳飞所没有的,也是牛皋这个形象更使读者感到亲切可爱的地方。不能认为,歌颂岳飞的 《说岳全传》对岳飞的一切 (包括愚忠) 都是歌倾的。描写复杂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社会生活一样复杂,执一而观,难免损害了文学的丰富多彩的特质。
 《说岳全传》描写的抗金英雄,特别是岳飞的部将,大多是以义气为重的江湖好汉。他们随岳飞南战北征,都成了朝廷命官,但都保持着浓厚的平民气息。这是小说着意渲染的。岳飞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来又成了他的部将的如牛皋、汤怀、王贵等,都出身平民,甚至饥寒交迫时还做过私商勾当。就是书中写到的仕宦之家的后代,作者也不让他们以贵族身份参加岳家军,而是以平民身份参加的。如狄雷,乃北宋名将狄青之后,沦落成了乞丐,再进入抗金队伍。北宋有名的杨家将后代杨再兴,成了山东九龙山的大王,为岳飞收降,抗金中立大功,壮烈牺牲于小商河。河间节度使张叔夜之子张立、张英,参加岳飞队伍时,张立已流落江湖为叫化子,张用成了山大王。还有许多投到岳飞麾下抗金的,本身就是山大王,如杨虎、王佐等。另外,小说还着意把某些抗金英雄写成水浒英雄的后代,如阮良乃阮小二之子,关铃乃关胜之子,张国祥乃张青之子,董芳乃董平之子,等等。甚至岳飞的义父、恩师周侗,还说是林冲的师父。这都加强了抗金英雄的平民性格。岳家军的平民性格,还可从他们的相互关系看出。岳飞与他们虽是上下级关系,但更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即使都成了朝廷命官,他们还是以兄弟之亲为上。这种以义气相结的兄弟关系,正是平民性格的平等观念的表现。所以岳飞的队伍,虽是官军,实乃同梁山泊的队伍差不多。这也是岳家军、《说岳全传》,广受平民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浒传》 聚义梁山之“义”,《三国演义》桃园结之 “义”,以及《说岳全传》结义为兄弟之“义”,都是平民平等观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它是同封建等级观念、贵族特权观念,相区别相抗衡的。这是它的进步性,当然它也不能完全摆脱封建性,如它的帮派性,即小团体主义。这是由于它产生在封建社会,受着小生产制度的制约。在今天,那种“义”所体现的平等观已为现代平等观所取代,其封建的帮派性则是对现成化进程起阻碍作用的东西,不为人们欢迎了。

说岳全传

长篇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清钱彩编次,金丰增订。二十卷,八十回。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在杂剧《东窗事犯》、话本《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岳武穆精忠报国传》等书基础上加工而成。全书以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英雄故事为中心,宣扬爱国精神,抨击封建统治黑暗腐朽,揭露张邦昌、秦桧等卖国投降、陷害忠良之罪行。语言流畅,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流传颇广,深受群众喜爱。有些故事改编成戏曲,如《牛皋扯旨》、《柜中缘》、《挑滑车》等,在舞台上长演不衰。有通行大字本和石印本。新中国成立后古典文学、上海书局、上海古籍等出版社多次印行。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shuoyuequanzhuan

清代长篇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大约出现在康熙、雍正年间,由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钱彩编次,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金丰增订。此二人生平均不详。
岳飞故事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南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明中叶后,权奸当道,国势日危,借以寄寓“思良将”思想的各种“岳传”小说应运而生,先后出现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于华玉的《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等书。这就使清代的钱、金二人能在一个较好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他们描述“岳武穆之忠,秦桧之奸,兀术之横”,不仅为了安慰风波亭上的忠魂,还有借南宋之历史教训,宣扬民族意识,悼念明朝爱国志士,谴责汉奸外寇之意,因而在乾隆年间遭到禁毁。
全书共20卷80回。前61回主要写岳飞。后19回写岳家后代继续抗金,报仇雪恨的故事。
作者笔下的岳飞是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形象,他军令森严而待人宽厚,经常以爱国思想教育、激励部下,以致岳家军作战目的明确,同仇敌忾,所向无敌,更了不起的是他能平等待人,团结一切抗敌力量,共保宋室。这种描写固然有一定历史依据,但更主要的却是作者顺应时势,通过形象描绘,把重视人民抗敌力量的卓识远见赋予了岳飞。这是前代“岳传”中不曾如此突出描写过的。另外,书中对一群参加抗金斗争的草莽英雄也有出色的描写,其中最突出的是牛皋。他的性格接近张飞、李逵,有着鲜明的爱憎,为人憨厚仗义,敢于直斥皇帝,宁肯重新落草,决不接受招安。他抗金不是为了效忠皇帝,而是为国为民排难。他的形象生动感人,极富个性特征。
小说的意义在于歌颂了以岳飞为首的一群民族英雄,鞭挞当道的权奸及昏庸的皇帝。然而作品中也过多地宣扬了封建的愚忠、愚孝等道德观念,同时,又把岳飞与权奸、强寇的矛盾解释为前世冤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内容。
《说岳全传》的作者抱着“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的创作态度,广泛汲取了前代“岳传”的精华,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和传奇色彩,同时,也明显地保留了民间话本的许多痕迹。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不少故事情节被改为戏曲在民间流传,如《牛皋扯旨》、《柜中缘》、《挑滑车》等都在舞台上获得长久的生命。

☚ 平山冷燕   聊斋志异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清代长篇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大约出现在康熙、雍正年间,由浙江仁和 (今浙江杭州)人钱彩编次,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金丰增订,此二人生平均不详。全书共二十卷八十回。前六十一回主要写岳飞。后十九回写岳家后代继续抗金,报仇雪恨的故事。作者笔下的岳飞是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形象,他军令森严而待人宽厚,经常以爱国思想教育、激励部下,以致岳家军作战目的明确,同仇敌忾,所向无敌,更了不起的是他能平等待人,团结一切抗敌力量,共保宋室。这种描写固然有一定历史依据,但更主要的却是作者顺应时势,通过形象描绘,把重视人民抗敌力量的卓识远见赋予岳飞。这是前代“岳传”中不曾如此突出描写过的。另外,书中对一群参加抗金斗争的草莽英雄也有出色的描写。然而作品中也过多地宣扬了封建的愚忠、愚孝等道德观念。同时,又把岳飞与权奸、强寇的矛盾解释为前世冤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内容。

☚ 三言   镜花缘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Shuoyue quanzhuan

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八十回。清代钱彩编写,金丰增订。全书以岳飞为中心人物,以忠奸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故事情节。岳飞自幼习文练武,青年时投身抗金队伍,“以身许国,志必恢复中原”。他广结各方英雄志士,组建起强大的部队;在抗金斗争中屡建奇功。后来他遭秦桧等权奸陷害,仍大义凛然,最后在风波亭从容赴死。小说以充满敬慕之情的笔调,塑造了这样一位大智大勇、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形象,歌颂了坚持爱国、反对投降的崇高精神。但小说把岳飞与强寇权奸的斗争归结为天界大鹏鸟、赤须龙、虬龙等之间的前缘相报,把人物的命运和抗金事业的成败归结为“天数”,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小说对岳飞的愚忠思想和镇压农民起义的行为也持肯定态度,这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岳飞之外,小说还着力刻画和歌颂了与岳飞一同进行抗金斗争的众多爱国将领,其中牛皋是着墨最多的一个形象。他勇敢而豪爽,与岳飞一道投身抗金事业,但不像岳飞那样无条件地效忠皇帝,而是根本不把“瘟皇帝”宋徽宗放在眼里。他那既粗憨莽撞又滑稽多智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小说对一系列反面人物的刻画也很深入,尤其着力揭露和鞭挞了秦桧、张邦昌等一班奸臣的卖国求荣行径。对敌酋金兀朮,则主要表现他的骄横凶暴,嗜血成性。小说确实写出了“武穆之忠,秦桧之奸,兀术之横”。在艺术上,小说一方面以正史纪传为基本依据,一方面又广泛汲取各种“岳传”作品中的故事精华,并且进行大胆的虚构创造。这样,真人真事与虚构想象两个方面的结合,加上艺术描写上的如实刻画与神化夸张两种笔法的结合,使全书既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达到了历史性与传奇性的统一。

☚ 古文辞类纂   隋唐演义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清代长篇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钱彩编撰。共20卷80回。小说通过对抗金英雄岳飞一生奋战事迹的描绘和对南宋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媚敌罪行的谴责,表达了反对民族压迫、为英雄伸冤雪恨的理想。《说岳全传》前61回主要写岳飞抗金最后被迫害致死的故事。62回后,写岳飞之子岳雷、岳霆等继续率军抵抗金兵的入侵,并取得最终胜利。岳飞是书中着力塑造的一个民族英雄。他在国难当头之际,置个人得失荣辱于度外,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驰骋疆场,尽忠报国。他待人宽厚,军令森严,武艺高强,韬略精通,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小说还描写了一批聚集在岳飞身边的英雄好汉,如呼延灼、阮良、关铃、杨再兴等,同时对无情无义、苟且偷安的昏君以及张邦昌、秦桧之类的权奸也作了无情的揭露。小说在艺术上既尊重史实,又能摆脱史传的束缚,大胆进行虚构,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小说的人物形象比较成功,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但是,小说中赋予岳飞形象以过多封建伦理色彩,把他作为忠孝仁义的化身来塑造,却是一个败笔。而且,这部小说还把宋与金、岳飞与秦桧的斗争归结为冤冤相报,给严肃的民族矛盾忠奸斗争问题蒙上了一层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 说唐全传   聊斋志异 ☛

说岳全传

讲史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清钱彩作,金丰增订。八十回。以岳飞及其将士的抗金故事为中心,并揭露张邦昌、秦桧与金贵族勾结的罪行。艺术上保留着民间话本的明显痕迹。有中华书局、古典文学、上海古籍等出版社1955年至1979年间多种版本。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清代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钱、金二人生平均不详。《说岳全传》写了以岳飞为首的人民的抗战。写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置个人得失荣辱于度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驰骋沙场,精忠报国。岳飞为人宽厚,军令森严,武艺高强,是一位杰出的统帅。他的部队大多来至绿林好汉,依靠这批力量三次大败金兀术。而当时皇帝则是重用奸臣,苟且偷安,无情无义,奉行投降主义,破坏抗战。但小说又把岳飞同奸臣的矛盾写成是前世冤孽,掩盖了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

☚ 说唐演义全传   隋唐演义 ☛

说岳全传

二十卷八十回。清钱彩编次,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人。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有关资料推测,钱、金二人约生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主要叙述宋代岳飞及其将士抗金的故事。早在南宋末年,岳飞故事就成为说话人的题材,元、明均有杂剧演其故事。明代还出现了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小说。《说岳全传》即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金丰在序中云:“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忠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这是钱彩创作这部历史小说的原则。在此原则之下,《说岳全传》对历史典籍和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原有故事情节,作了重新组织安排。突出岳飞的中心地位,把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的活动安排为岳飞活动的从属或陪衬,凡与岳飞无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人物情节,则一概舍弃不取。即使承袭《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部分,也在文字上重新加工,更为细致生动,实际是一次再创作。该书以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历史动荡为背景,描写金兵入侵之时宋朝以岳飞为代表的一批主战将领保卫国家、抵御强敌的英勇战斗,同时对比揭露了以秦桧为代表的民族败类破坏抗金大业、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行,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绪,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中心人物岳飞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他不忘国耻,立志“精忠报国”,一生为抗金事业艰苦奋斗,拼杀疆场,还要防范朝廷投降派的阻挠暗算,既大智大勇又忍辱负重,最后屈死于风波亭,悲壮慷慨,千百年来为人景仰。牛皋、宗泽、杨再兴、高宠、梁红玉、王佐等形象也十分鲜明,各有感人之处。但因过于强化岳飞的忠义,赞扬他的愚忠,则显示了作者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局限。至于将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秦桧害死岳飞等历史大事归于天数报应,诉诸荒诞迷信,则不足取。总的来说,该书是写岳飞英雄故事的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影响很大,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有清康熙间金氏余庆堂刻本,清大文堂刻本,清同治庚午 (1870)木刻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庚午本铅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重新排印。1979年、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排印出版。

《说岳全传》shuo yue quan zhuan

Complete Tradition of Yue Fei Stories→钱采 (Qian Ca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