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说医解字︱萧序 萧序 祖国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现存的有7千余种,近4万册,这些古医籍都是用古汉语记载的,文字古奥难懂,尤其古字通用现象甚为普遍,这是我们学习研究中医药古籍的一大难关。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首先必须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而今罗石标先生 (副主任医师) 编著的《说医解字》,是一部帮助读者认识、判断古医籍中异读字实用的专著,带有工具书的性质。它不但是广大中医药人员研读古医籍的敲门之砖,亦是古文字研究者和古文爱好者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古汉语以声为主的特点,采取因声别义和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从浩繁的中医古籍中选取异读字通用的大量例证,审音辨义,析疑解惑,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论之有据,言之成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洋洋50万言,蔚为大观。这是作者多年研究古医籍异读字的结晶和辛勤劳动的成果。 《说医解字》是一本自成体系的书。全书前有 “绪论”,后分古今字、同源字、通假字、联绵字、同形异音字5章,每章先作概说,再分类训释。作者读了大量的中医古书,博览文史要籍,认真研习前贤训诂专著,从中医古籍中选出各类常用异读字298个,逐一爬梳别理,每论述一字一节都可独立成篇,对提高阅读和研究古医籍的能力,继承创新中医药事业是大有帮助的。本书对古医籍中异读通用字进行系统分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古今字、同源字、通假字、联绵字、同形异音字的成因和规律,分析精当,其中有发前人所未发的独到见解。作者按音韵学标准,把联绵字分为双声叠韵联绵字、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叠音联绵字、合音联绵字、垫音联绵字5类,并运用比较互证的方法,说明对垫音联绵字如何正确释义。例如“辟易” 一词,在古代文史典籍和医学典籍中均有所见。《史记·项羽本纪》: “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释之为:“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诸病源候论》:“诊得肺疾,脉浮而毛,按之辟易。”作者认为 “辟易” 为垫音联绵字,“易” 为衍声,“辟” 同 “避” 系古今字,故 “辟易” 即“退避” 之义。 他如 “痿易” 即 “痿”, “跛易” 即 “跛”, “解㑊”即 “解” (懈),“狂易” 即 “狂”,“慢易” 即 “慢”,“易髓” 即“髓”,等等,皆属垫音联绵字一类。古人有衬音成词的习惯,这些加在词后或词前的音节都是衍声,只起增强语言节奏感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故不能把它分开释义。我认为,此书在这一方面当有首创之功。作者能大胆创新,提出垫音联绵字之说,是难能可贵和值得重视的。 罗石标先生一生献身于祖国医学,潜心探索,孜孜不倦,治学严谨,著述甚丰,颇受同仁脍炙。《说医解字》 一书费时12年著成,他抱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治学境界,焚膏继晷,殚精竭虑,几易其稿,精益求精,诚为一本值得披读的好书。这是他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又一贡献。罗先生虽年近古稀,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信难得矣。因乐为之序。湖南中医学院 萧调明 2001年5月于长沙 |
☚ 说医解字︱前言 说医解字︱钱序 ☛ 00013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