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牺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牺牲

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高级经理人员切斯特·巴纳德提出的一种关于组织平衡论的思想。他认为,协作的意愿是一个正式组织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个人的协作意愿使不同的个人结合在一起,同时个人也就进行着自我克制和使个人行为非个性化。而个人协作意愿的产生及其强度,取决于个人参加协作所得到的“诱因”同个人为组织所作的“牺牲”相比较后得到的纯效果。它也取决于个人参加某一组织与不参加某一组织相比较,或同参加其他组织相比较后的诱因纯效果。巴纳德所谓的“牺牲”,是指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所提供的服务和时间等;所谓的“诱因”,则是指组织为补偿个人所作牺牲而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他认为当“诱因”的纯效果趋于零或为负数时,个人的协作意愿也将趋于零或是退出该组织;当诱因的纯效果等于牺牲时,才能维持个人的协作意愿;诱因的纯效果越大,则个人的协作意愿越大。因此要使组织能够得以存续和发展,“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牺牲”。巴纳德还认为,衡量“诱因”、“牺牲”及“纯效果”的标准,具有个人方面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对于组织来说,一方面要为组织成员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激励;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去影响个体成员对组织的态度,如提倡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忠诚于组织的目标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