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 误wù骗。晁端礼《鹊桥仙》:“从来因被,薄情相误,误得人来已怕。那回时、有愿不昏沉,甚近日、依前又也。”(1—441) 毛滂《𣨼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远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2—677) ☚ 物华 误触 ☛ 误读音·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五故切,去,暮韵。 ❶错误。 ❷耽误;贻误;妨害。 ❸迷惑。 上一条: 隖 下一条: 誤 误wù车轮陷入泥泞,难以自拔。〔例〕高亮往前追着追着,发现了一片没有水的泥塘,四外水痕还显着湿漉漉的,泥塘中间还有水车子印儿……高亮端详了一下,心里明白了:这一定是池塘,孽龙车子误在这儿啦,真歹毒,他连这点水都不留,也给取了走啦,好可恨的孽龙!(金15) 误〔wu〕 wub: ~时。wubngangx. 误会 〔wu hui〕 wub huib. 误事 〔wu shi〕 wub sib. 误誤{}三4475①动陷;陷入(污泥)。⑴北京官话。北京〖 〗。大车~住了‖左轱辘~在大泥塘里了。⑵冀鲁官话。山东。董均伦、江源《聊斋汉子》:「有十辆小车,推着粮食、菜,都~在泥里走不动。」②动偏袒。中原官话。江苏赣榆〖 〗。你拉偏仗,向一个,~一个。   误誤wù❶不正确 △ ~解|~差(chā)。 ❷耽误 △ ~事|别~了上课。 ❸使受损害 △ ~国~民|~人子弟。 ❹非有意地 △ ~杀|~入歧途。 误悞❶错:~会︱~解︱~差(cha)︱~食︱~传(chuan)︱~信︱~用︱错~︱笔~︱失~︱脱~︱谬(miu)~︱讹(e)~︱无~︱正~︱刊~︱舛(chuan)~︱贻(yi)~︱勘~︱~入歧途。 ❷耽误:~事︱~工︱~点︱~场︱延~︱迟~︱坐~︱违~︱因循坐~。 ❸使受损害:~人不浅。 ❹不是故意:~伤︱~杀。 ○诖(gua)~(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 误wù❶ 差错,不正确的:笔误│错误│误入歧途。 ❷ 耽搁:误点│误事。 ❸ 妨害,使受害:误人不浅│误人子弟。 ❹ 不是有意地:误杀│误伤。 误wù使上当,迷惑。《左传·哀公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杜预注:“误吴,使不备也。”《惜往日》:“虚惑误又以欺。” 误wu误差 误餐 误场 误车 误传 误导 误点 误读 误工 误航 误会 误谬 误击 误机 误解 误期 误区 误杀 误伤 误时误食 误事 误体 误信 误引 误用 误译 误诊 笔误 迟误 舛(chuan)误1 错误 耽误 讹误 诖(gua)误2 勘误 谬误 失误 脱误 违误 无误 延误 贻误 正误3 坐误 误入歧途 一误再误因循坐误4 聪明反被聪明误 误wù❶错误地: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认作优伶一类。(四七·1089) ❷损害:这是书~了他,可惜他也把书蹧蹋了。(四二·969)想是他生得过于好了,反被这好所~。(七七·1909) ❸耽误;迟误:若说的不齐全,~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二七·613)小猴儿们,快传你柳婶子去罢,再不来,可就~了。(六一·1429) ❹不是故意地;无意之中:一丝半缕~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肯下。(二·39)痴丫头~拾绣香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七三·1771回目)
误wù误差、错、误;对、正○差chà(形)错误:~错|~谬| 一~二错|~三错四 | 阴错阳~|历久必~,宜及时修正 | 一点儿不~。 ○错cuò(形)不正确:~误|~讹|~乱|~怪|~觉|~字|弄~|看~|听~|~不了 |~得一塌糊涂|一点儿不~|大~特~|一~再~|将~就~|走~了门|说~了话|这件事做~了。 ○误wù(形)错误:~会|~诊|~差|~区|失~|讹~|舛~|谬~|笔~|脱~|正~|勘~|~入歧途|走出~区|一~再~| 自~~人|难免有~|准确无~。 ●对duì(形)正确:~不~|很~|有什么不~|做得~| 回答得~|究竟是谁~|承认自己不~|~,就这么办|数目不~。 ●正zhèng(形)合乎法度或一定标准的;正确:~确 |~路|~道|~理|订~|改~|纠~|辨~|公~|名~言顺|义~词严|字~腔圆|心术不~|扶~祛邪 | 改邪归~|发音不~。 副←→正 主fù ← → zhèng zhǔ副:辅助的。 正:主要的。 主:负主要责任的。 【例】 他是副手,你是主攻手。我是正职,他是副职。 误wù〖动词〗 耽误,祸害(2)。《乐毅报燕王书》:左右误寡人。——左右臣子耽误了寡人。《辨奸论》: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祸害天下老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 误wù❶ 错误。《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曲有~,周郎顾。”《明史·海瑞传》:“(徐)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畏威保位。” ❷ 使失误,耽误。《左传·僖公十五年》:“郑以救公~之,遂失秦伯。”《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❸ 不是故意地。陶潜《归园田居》:“~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世说新语·德行》:“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伤指。” ❹ 迷惑。《荀子·正论》:“是特奸人之~于乱说,以欺愚者。”《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之中钩,详死以~管仲。” 误*誤wuCEF3 ❶错,差错:~会/~差/~解/~传/失~/笔~/讹~/谬~/舛~/正~/勘~表/~入歧途。 ❷耽误,妨害:~点/~工/~车/~事/延~/迟~/磨刀不~砍柴工/工作学习两不~。 ❸使受损害,~人不浅/~人子弟/~国~民。 ❹不是故意的:~用/~伤/~杀/~食。 ❺<文>受惑:是特奸人之~于乱说,以欺愚者(《荀子》)。 错误 错误错(错失) 误(乖误;鄙误;踳误) 过(过咎;过恶;过罪;过愆;过愆;过误;过错;过阙) 差(差谬) 谬(谬悮;谬失;谬错;错谬;伪谬;粃谬;舛谬) 拧(说~了) 讹(讹错;讹伪;讹舛;伪讹;舛讹) 病 非(是~;似是而~) 违 悂 辙 不对 豁边 毁玷 疚恶 失正 阙失 舛戾 舛缪 纰缪 纰越 纰僻 枉错 违失 错误和遗漏:谬漏 错误和脱漏:讹漏 错误和残缺:谬阙 错误和烂缺:谬烂 错误和漏略:讹略 搅乱,弄错:淆讹 错误之处:错处 负处 误点 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张冠李戴 李帽张戴 李戴张冠 人头脑糊涂,张冠李戴:错认颜标 误认颜标 硬挑剔出的岔子、错误:错头 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失之毫厘,谬误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千里 豪厘千里 似正确而实错误:似是而非 类是而非 类似而非 (不正确:错误)
另见:正确 差错 疏忽 犯错误 改错改正 改错1 正确 ☚ 错误 谬误 ☛
耽误 耽误误(误诒;误绐;耗误;错误;旷误;迷误;担误;搁误;贻误;违误) 旷 愆滞 错过 耽误时机:违时 违误农时:失时 贻误军机:失机 因受阻而耽误约期:阻期 耽误事情:误事 阙事 因疏忽而误事:闪误 多年老手,一时疏忽误事:倒绷孩儿 贻误自身:误身 不仅自己错了,而且还贻误别人:自误误人 情况有了变化,还按老一套去做,致使自己被耽误:因循自误 延误,耽误:逗留 逗遛 耽误掉:误却 推托耽误:诿误 玩忽耽误:玩误 迷惑贻误:疑误 屡被耽误:一误再误 (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误)
另见:拖延 时间 误事 ☚ 耽误 耽搁 ☛
谬误 谬误误(误谬;误缪;舛误) 谬(谬错;失谬;违谬;悂谬;诖谬;疵谬) 纰 乖(乖舛;乖错;乖伪)违舛 语言谬误:语误 迷惑谬误:迷误 迷悮 迷谬 迷缪 鄙陋谬误:鄙谬 颠倒谬误:翻谬 颠舛 附会讹谬:附讹 穿凿谬误:凿纰 谬误重出:重纰 缪 重悂 缪 ☚ 错误 文字错误 ☛
罢免原由 罢免原由因病免职:病免 疾免 裁减罢免:裁免 被迫下台:下野 受攻讦而免职:讦夺 因罪罢免:罪黜 因罪而贬黜:贬累 论罪免职:责免 追究前愆而罢免:追削 因事牵连而罢免:痕废 误 挂误 ☚ 罢免 斥退 ☛ 误誤;悮wù五故切,去暮。 ❶乖舛;荒谬。《礼记·聘议》:“使者聘而~,主君弗亲飨。” ❷错;乱。《周书·寇俊传》:“恶木之荫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饮。” ❸耽误;妨害。《新唐书·韩偓传》:“作宰相,或~国。” ❹错误;失误。《三国志·吴·周瑜传》:“曲有~,周郎顾。” 误wù❶错误。如:口误,笔误,误解。 ❷耽误。如:误点,误场,贻误战机。 ❸使受损害。如:误人子弟。 ❹不是故意。如:误杀,误伤。 误(誤)wùⅠ (错误) mistake; error: 笔 ~ a slip of the pen; 谬 ~ falsehood; error; mistake; 失 ~ error Ⅱ ❶ (弄错) mistake; misunderstand: ~ 解 misread; misunderstand; misconstrue ❷ (耽误) miss: ~ 了时机 miss an opportunity; ~ 农时 miss the farming season ❸ (使受损害) cause disadvantage to; harm: ~ 尽苍生 mislead the whole world Ⅲ (不是故意) by mistake; by accident: ~ 伤 accidentally injure; ~ 杀 kill sb. by accident; manslaughter ◆误报年龄 misstatement of age; 误差 error; 误查 false drop; 误传 misinformation; 误点 late; overdue; behind schedule; 误付 payment by mistake of fact; 误工 delay one's work; loss of working time; 误国殃民 harm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ies on the people; obstruct national affairs and bring woe to the masses; 误会 misunderstand; mistake; misapprehend; misconstrue; misunderstanding; misapprehension; 误解 misread; misunderstand; misconstrue; misconceive; misapprehend; misunderstanding; misconstruction; misconception; 误判 {律} erroneous judgement; 误期 behind the schedule; 误人不浅 do people great harm; cause great disadvantages to sb.; seriously harm sb.; 误人子弟 mislead and cause harm to the young men; harm the younger generation; lead young people astray; let young people stray from the right path; do the young men harm; 误入歧途 fall into a wrong path; be misguided; be misled; go astray; off the track; 误杀 {律} manslaughter; 误时 mistake; 误事 cause delay in work or business; hold things up; bungle matters; 误算 miscount; miscalculation; 误译 misinter ̄ pret; mistranslate; 误引 misquote; 误用 misuse; 误诊 misdiagnose; 误治 {医} therapeutic error; 误字率 word error probability 误wù❶ 误打误撞|误国殃民|误落风尘|误人子弟|误入歧途
❷ 谬误百出|自误误人
❸ 专权误国
❹ 亥豕之误 误誤wù(9画)
  【提示】讠,2画,第二笔一笔连写,不要错分成两笔。 *误(誤)wù9画 言部 (1) 不正确;错误: ~解|~会|笔~|计算有~。 (2) 耽搁: ~事|~场|~工|延~。 (3) 妨害;使受损害: ~国|~人子弟|~人不浅。 (4) 不是故意地: ~伤。 误誤wù战国以来的形声字。从讠 (言),吴声。错义。如:误解|笔误。组词如:错误。引申为耽搁,耽误。如:误事|火车误点|生产学习两不误。又指因自己做错而使人受害。如:误人子弟。又指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如:误伤。 误誤★繁◎常★常
wù誤,形声,从言,吴声,本义为错、谬误,引申为耽搁、因做错事而使别人受损害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误”。 【辨析】 误/错 见65页“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