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语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语文学

又称文献学、语史学、传统语言学。古代从书面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证、确定和解释古代文献。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语音、词汇、语法都在不断变化着。人们渐渐地对传抄下来的古书读不懂了,这时需要有人对古籍文献作注释、考证,对传抄中的错误需要进行校勘,这样就形成了语文学。语文学家在注释古籍的过程中,研究语言问题,阐述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变化,编写了不少语法、词典之类的著作。如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波尼尼的《梵语语法》就是解释印度最古的宗教经典《吠陀》的语言的,对梵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中国汉朝的许慎写了《说文解字》,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尽管语言不是语文学唯一的研究对象,但语文学却是人类最早涉及语言现象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孕育了语言学,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材料。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称为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分别以字形、字义、字音为研究对象。

语文学

语文学

“语文学”一词是从英语的philology、法语的philologie、或俄语的Фипология翻译过来的。最初来自希腊语的philos(爱)+logos(言语),意思是“爱好学问”。语文学作为学术名称,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语文学和语言学有不同的方面,也有相同的方面。语文学着重研究书面文献语言的个别现象,以便校勘和训释这些文献;它不必重视口语,也不必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和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语言学既研究书面语,也研究口语,特别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和语言内部发展的规律。我国许多学者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及出版的著作,大都属于语文学的范围。现在人们把古代音韵的研究,古书词义的考释和语句的分析都算作语言学,这样语言学就把语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在内了。

☚ 基础语   小学 ☛

语文学

即“文献语言学”。

语文学

语文学yuwenxue

指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产生之前,古代研究语言的全部知识。在欧洲,古代的语言研究称作“philology”,即语文学。它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问,因此我们常把它译成“文献学”。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叫“小学”,即后来的“语言文字学”,它相当于西方的语文学。
语言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就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而言,是19世纪初产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为语言学诞生的标志。在此之前的几千年,按照这种说法,都该属于语文学的范畴。那时对语言研究感兴趣的大多是哲学家们。比如古希腊的学者们就曾对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进行过讨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对语言研究有过贡献,名词和动词的区别就是由柏拉图第一个提出来的。公元前3世纪,狄奥尼修斯就写了一部《希腊语法》,研究了词的重叠,语源和动词的变化等问题。古代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了波尼尼的《梵语语法》,对梵语做了详尽的分析。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荀子在《正名篇》里对名称和事物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精确的见解。汉代的许慎写了《说文解字》,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汉代以后又兴起了“小学”。
当时语言研究的目的,一般是对经典、文献作校勘或训诂工作,研究对象一般都是留存下来的古代书面语言或口传下来的经典。所以这种学科往往包括字源、文法、修辞、音韵、训诂等内容。大体上说,希腊学者是从阐述《圣经》开始的,印度学者是从说明古代经典《吠陀》开始的,中国古代学者是从研读“五经”的音义开始的。这时的语言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着经典或哲学的,对语言本身尚未作连贯的系统的研究。它虽然没有摆脱经典附庸的地位,但成就是巨大的。作为一种语言研究,语文学为语言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
语文学

语文学Yuwenxue

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科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可以包括在语言学范畴之内。“语文学”这一概念是翻译过来的。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早期的语文学都是为了对经典文献作注释引起的。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做了很多解释古书的工作。如公羊高、谷梁赤、左丘明对《春秋》经的解释。这时虽涉及一些语法现象,但没有专门研究。我国对语文学的研究是从字义上开始的。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 我国就有了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这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西汉时扬雄著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最早的方言专著。东汉刘熙著《释名》。用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推究事物得名的由来,类似词源学著作。这些著作对语文的研究偏重在训诂。对文字学作专门研究的是东汉时期的许慎 (约58—147), 他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本最完备的字书,本书共收字9353个,按字的部首分成540部。凡属同一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每个字先列字形,再释字义,有的还注明读音,分析其结构。我国对语音的研究稍晚。中国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对汉字的注音仍利用汉字。最初用的“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的方法。汉末, 出现了 “反切”的注音方法:就是用两个汉字的拼合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如: “都, 当孤切”, 这里的 “当” 表示“都”的声母[d], “孤”表示 “都”的韵母[u](包括声调)。这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分析的开始。我国早期的韵书有魏朝李登著的《声类》,隋朝陆法言等人编的 《切韵》,宋朝陈彭年等编的 《广韵》等。清代对文字、训诂、音韵的研究进入高潮。在训诂学、文字学方面成绩较大的有段玉裁和王念孙父子。音韵学方面有钱大昕、王念孙等人。中国古代语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学校不独立设语文学科,语文是文、史、哲的综合课程。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的经典。1898年,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设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学科逐渐独立。“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国文教学开始实施,语文学科趋于成熟。建国后,语文学科正式定名。目前我国的语文学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从 “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到 “大学语文”都承担有向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
西方对语文学的研究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三世纪, 在希腊的亚历山大里亚有一批学者整理和核对荷马史诗的各种手抄本。由于各种版本中有一些出入和错误,就需要进行考证。凡是最早的形式就认为是“正确的”形式。这就是语文学注重书面语和古老形式的起源。这时期的学者们作了许多分别词类、研究句法和语法的工作。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认识和介绍罗马的文献和文化,促进了语文学的发展。同时由于民族主义兴起,加强了民族语言的研究。又由于人们对语言的视野的扩大,开始接触了印欧语以外的语法。总之,欧洲语文学的发展中,语法是第一位的,它为19世纪语文学的各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源泉。

☚ 语言学   语言谱系 ☛

语文学

最初指对某民族的文化,主要是对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关书面文献的研究。现特指对古代的书面文献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属此范围。

语文学

philology


语文学

philolog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