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派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因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该派的主要成员均为《语丝》周刊的撰稿人,有孙伏园、鲁迅、周作人、江绍源、川岛、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等。该派作者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创作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风格泼辣幽默,形成一种影响颇大的“语丝文体”,故称为“语丝派”。该派成员在1927年10月24日《语丝》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封闭之前,在声援“五卅”运动、北京女师大事件,揭露“三一八”惨案,批判现代评论派中,都表现了相当激进的立场,形成了共同的态度和特色。诚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诞生,对于有害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不愿意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权威,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我和〈语丝〉的始终》)后来由于客观形势的突变和内部成员思想和地位的变化,出现了分化,终至解体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