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诡辩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诡辩论

诡辩论guibianlun

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想形式之一。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法的总称。诡辩论的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论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但是诡辩论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者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述出来。列宁指出,辩证法同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这种灵活性,如果加以主观的应用=折衷主义与诡辩”。因此,形式主义地和主观地应用概念,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诡辩论常常巧妙地玩弄概念,用概念的联系取代、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在使用概念时,它不仅抽掉概念内容的丰富规定性,使其成为空洞的抽象形式,而且以概念表面形式的相似偷换其实际内容的差别。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无限和有限、否定和肯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等,都包含着绝对与相对的关系。绝对和相对不是彼此排斥、孤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诡辩论则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利用并极力夸大概念相对性的一面,否定确定性,否认绝对性,片面强调事物的流动性和认识的相对性。研究和批判诡辩论是在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 机械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诡辩论

离开事物的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而抹杀事物的本质区别的辩论或论证方法。反对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任意挑选事物的一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玩弄和曲解概念,混淆是非界限;偷换论题,虚构论据,以假代真。它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列宁说:“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统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这种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2页)例如,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的垄断联合,说成是资本主义逐渐长入社会主义的形式。

诡辩论

诡辩论

违背逻辑规律而做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证。在宣传中论证一个命题或说明一个问题时,诡辩论者不去如实地、以有力的逻辑力量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是从主观出发,以片面的、表面的、甚至不相干的一些现象制造虚假的联系、因果关系和主从关系,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为其荒谬的言论制造一种骗人的推理形式。诡辩论有时从多方面因素论证自己的命题,口若悬河,广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实则是冒充辩证法,以歪曲辩证法来破坏辩证法。诡辩论有时承认事物的永久运动,而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概念的确定性;有时又以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永久变动,把灵活性视作原则性。诡辩论脱离现实的具体条件,不尊重事物转化的规律性,把对事物解释的灵活性依据主观意志任意运用。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解释命题时,崇尚玩弄概念、故弄玄虚,用华而不实的辞藻美化相对主义的说教。正如列宁所说:“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列宁全集》第14卷第136页)
诡辩论带有玩弄推理技巧的意味,它所运用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它往往抓住事物一点,不及其余,把有联系的事物截然对立起来,偷换命题或概念,把现象视为本质,为错误的论点辩护,成为表达错误世界观和反动世界观的一种手法。

☚ 空飘   学术性理论宣传 ☛

诡辩论

theory of soph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