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诚斋易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诚斋易传

南宋杨万里著。该书以人事说《易》,颇为洞邃。谢山认为,“《易》至南宋康节之学盛行,鲜有不眩惑其说。其卓然不惑者,则诚斋之《易传》乎”(《宋元学案》卷44)。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宇宙论和阴阳对立统一观。其伦理思想主要在于借鉴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赋予仁义道德以实际的政治、经济内容。指出:“何以为仁?曰财而已。虽有仁心,仁闻,而天下不被其仁之恩泽者,夺民财为己之财而已。故鹿台聚而商亡,鹿台散而周王。散财则民聚,此仁之实也。然仁不孤立,必有义焉。何谓义?教民理财,义也”(《系辞》)。有清刻本。诚为诗之本 是元代元好问的文学伦理观点。语出《杨叔能(小亨集)引》:“唐诗所以绝出于《三百篇》之后者,知本焉尔矣。何谓本?诚是也。”诚就是真诚、诚实,心口为一;与虚假、虚妄、心口不一相对,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审美道德情感。诗歌能否感动人,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根本就在于作者是否“诚”。“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厚人伦,美教化,无它道也。”相反,“夫惟不诚,故言无所主,心口别为二物;物我邈其千里,漠然而往,悠然而来,人之听之,若春风之过马耳,其欲动天地,感思神难矣。”(同上书)诚是真和善结合在人的内心所引起的情感反映,可以说是道德的审美情感或审美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被灌注到作品之中,蕴含在形象之内,在阅读作品时被传导给读者,引起他产生类似的既是道德的也是审美的感情,从而起到道德教化和审美感化的作用。因此,诚为诗之本,是典刑的文学伦理学命题,是在继承古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化和理论化。早在《周易·乾卦·文言》中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汉代王充有“实诚在胸臆、文章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论衡·超奇》)的说法,都是以“诚实”来要求文学创作。可见,以“诚”论诗,是我国的一种传统。

诚斋易传

诚斋易传

宋代理学著作。南宋杨万里著。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思想家。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赣州司户,官至秘书监。力主抗金,曾向朝廷上《千虑策》。提出“保国之大计,在结民心”,“养民在仁政”(《壬辰轮对第一札子》)。文学上成就颇丰,时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为四大家。除《诚斋易传》外,还著有《庸言》、《天问天对解》、《诚斋集》等。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杨万里开始了《诚斋易传》的写作。直到他去世前两年(1204)才完成,历时十七载。
《诚斋易传》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源。“乾之元,物资以始;坤之元,物资以生。始者,气之元;生者,形之元。”(卷一)这种“元气”就是“太极”。“元气混沌,阴阳未分,是谓太极。”“盖太极者,一气之太初也。”“故一气者二气之祖也。二气者,五行之母也。”“天地之道,何道也?一阴一阳而已矣。阴极未分谓之太极”,“太极既分谓之阴阳,其为天地之道一也。”“天地之道,本乎阴阳。夫阴阳之道安在哉?在乎生物而已。”(卷十七)也就是说,太极是天(阳)地(阴)未分之前混沌无形的元气。它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最初本原。由它派生出阴阳两气,从而演化出天(乾)地(坤)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等整个物质世界。由此,批判了周敦颐以太极、无极为虚无的观念,“周子所谓‘无极’者,非‘无极’也,无声无臭之至也”(同上)。天地阴阳的根本之道在于派生万物,而非虚无。
此书吸取了《易经》的变化发展观念,认为《易经》一书所谈的变易之道,即是讲述阴阳二气的变化发展规律的。“易之道一阴一阳而已”(卷十七),“道”是阴阳二气运动发展的法则。宇宙从混沌未分的元气演化为阴阳二气以至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何谓变?盖阴阳太极之变也,人与万物五行之变也,万事与万物之变也。”(同上)进一步提出“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立”(卷一)的命题。所谓“和”,意味着两种对立面之合一,或是集多种事物的对立面以得一个新的统一。因此,这一命题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他把阴阳、大小、刚柔、强弱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看作是“理之自然”的必然规律。他说:“四阳盛强,二阴微弱;大者胜则小者衰;刚者动,柔者退,强者长,则弱者消;理之自然也。”(卷九)
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圣人作易之道,本乎天地;而天地之道,本乎阴阳。”(卷十七)这种“易之道”是从“天地之道”中而得的,符合“天地之道”。人们应当根据所认识的天地之道去治理天地。“易之既作也,还以易之道而理天地之道。”“惟其准则乎天地,故能遍经乎天地,非以易而理天地也,以天地理天地。”(卷十七)这涉及到认识客观世界并以所认识的宇宙法则改造宇宙、社会的问题。
有清刊本。

☚ 胡致堂崇正辩   四书集注 ☛

诚斋易传

二十卷。杨万里(1127——1216)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 (今江西吉水)人。历永州零陵丞、太常博士、太子侍读、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宝谟阁学士等职。文章行谊,冠绝当世。亦善长作诗,构思新颖精巧,世人称为 “杨诚斋体”。与尤袤、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家”。终身师事紫岩先生张浚,颇得其学精髓,学者称诚斋先生。著有《诚斋易传》、《庸言》、《诚斋挥尘录》、《四六膏馥》、《天问天对解》、《诚斋集》、《千虑策》、《锦绣论》、《分类诚斋文脍后集》、《诚斋诗话》等。其《易》学属于义理派。发挥程颐 《伊川易传》 的思想,反对象数派、图书派《易》学,在宋代和后世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周易》经文时,十分重视引用史事阐发经文含义,注意义理讲解的连贯性,不拘泥于文字训诂和注疏,不割裂义理。认为《易》是圣人通变之书,依据过去的事情,推测、预知事情在未来的发展变化,指出易之道也就是天理。其《易》学轻言理、数,重点在于讲人事。《诚斋易传》二十卷,前十六卷解上下经,卷十七、十八解《系辞》,卷十九解 《说卦》,卷二十解 《序卦》、《杂卦》。每于《易》辞之下,博引三代至唐之史传为正,间有个人意见穿插其中。提出只有中,才能中天下之不中;只有正,才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则万变通。还指出《易》古无文字,八卦的卦画就是文字。该书可称为义理派《易》学的名著。宋时曾与《伊川易传》并刻刊行,名为《程杨易传》。后人评价不一,多有贬抵者。但由于该书固有的价值,使“其书究不可磨灭,至今犹在人间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经部·易类三》)。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闽覆本,道光三十年(1850年) 刊 《经苑》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易学丛刊》收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