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韵

诗韵

诗歌类名词。做诗所用之韵。见于韵书。较早讲诗韵的韵书有隋陆法言《切韵》、唐孙缅《唐韵》等,已佚。其后有北宋陈彭年等《广韵》、丁度等《集韵》,但分韵太繁,不便使用。南宋平水人刘渊(或谓金王文郁)编著《礼部韵略》,将可以同用的韵加以合并,定为一百零七韵(后减为一百零六韵),世称“平水韵”。因简明适用,遂为后世诗家所遵用。清官修韵书《佩文韵府》、私修韵书《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皆沿袭“平水韵”,为现今流行之韵书。

☚ 腹联   韵脚 ☛

诗韵

诗韵

本诗韵采自清余春亭《诗韵集成》。共一百零六部。各部韵字排列略依其旧。对少数冷僻字作了删除,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一字收入两部以上而意义有所不同,则在不同韵部中注明其不同意义。通用字和异体字也择要加括号注明。一部韵字在词韵中分属两部者,则适当调整其秩序,使之分成前后两半,中间用“‖”加以隔开。

☚ 诗韵▷   上平声 ☛
诗韵

诗韵

诗歌创作据以押韵的书。现存最早的韵书,为隋陆法言的《切韵》残本。其书分平声五十七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唐孙愐的《唐韵》,宋陈彭年的《广韵》,都沿用了它所分的韵部。因为分韵过细,不便运用,宋淳祐间,江北平水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始尽并同用的韵部为一百零七部,称之为“平水韵”。清张玉书奉敕于康熙十三年编撰《佩文韵府》,以宋末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为蓝本,将韵部合并为一百零六部,词语则按最后一字分韵排列,共二百十二卷。因为卷帙浩繁,不便携带,清周兆基乃删繁就简,由博返约,成《佩文诗韵释要》五卷。又因为义简意略,初学者病其不能收到修辞发藻的效果,于是清季旌德、汤祥瑟荟萃各家韵注,详加勘定,增益有关诗料至十馀种之多,号为《诗韵全璧》,一时风行海内,被士林推为首善之本,自辛亥革命以还,上海各书肆缩印传布者,无虑数十家。此为韵书发展变化之大要。

☚ 诗律   古韵 ☛

诗韵

作诗所押的韵或依据的韵书。隋陆法言《切韵》是最早的韵书。该书共分206韵,唐初规定邻韵可以通押。南宋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以唐诗用韵为依据,把《切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因刘渊是平水人,故称“平水韵”。宋至明、清、近体诗一直沿用此韵。

诗韵

作诗押韵的韵部。 古人为了音乐上和谐的需要, 写诗时讲究押韵。 常常在一起押韵的字可以归纳为一个韵部。 诗分古体和近体, 两者用韵宽严有所不同。 时代不同, 语音发生变化, 韵部归纳也会不完全相同。 通常所说的诗韵, 指 《佩文韵府》、 《诗韵纂成》、 《诗韵合璧》一类韵书。 诗韵共有106韵: 平声30韵, 上声29韵, 去声30韵, 入声17韵。 依次是: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琰二十九豏; 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祃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入声17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除了平声韵也用仄声韵。近代以来,诗韵分部就更宽了,出现了所谓的“十八韵”“十三辙”。

诗韵

诗韵

作诗所押的韵或依据的韵书。隋·陆法言《切韵》是我国最早的韵书。该书共分206韵。唐初规定邻韵可以同押。南宋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以唐诗用韵为依据,把《切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 (后人又减为106韵)。因刘渊是平水人,故称“平水韵”。宋至明、清,写作旧体诗一直沿用此韵。现代新诗于押韵不甚讲究,押韵的诗作多用从民间说唱艺术中形成的“十三辙”韵。其名称依次为“发花”、“梭波”、“乜斜”、“姑苏”、“一七”、“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根据韵字发音方法的不同和音响效果的差异分作洪亮、柔和、细微三个级别。洪亮级包括言前、江阳、人辰、发花、中东五辙,柔和级包括梭波、遥条、由求、怀来四辙,其余灰堆、一七、姑苏、乜斜为细微级。

☚ 诗的押韵   韵脚 ☛
诗韵

诗韵

诗歌的用韵。这里的“韵”比音韵学中的韵母范围要大,只指韵母的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是没有韵尾的韵,就只指韵腹),不包含韵头(介音)在内。韵头不同,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即同属一韵。如李白《朝发白帝城》,今天仍很合韵,用汉语拼音将其押韵的字标注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jiān)
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shān )
诗中“间”“还”“山”押韵,它们的韵头各不同(“间”的韵头是i,“还”的韵头是u,“山”无韵头),但韵腹都是a,韵尾都是n,an就是这首诗的韵。古代虽没有采用音素音标记音,但诗歌声音的和谐却是凭直感可以辨析的。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因此我国从上古开始就有不少押韵的诗歌。
唐代诗人写诗用韵多是参照陆法言《切韵》(已佚,仅余残卷)、孙愐《唐韵》(仅余唐写本残卷)等韵书,并按唐代实际语音情况作了一些归并,这种归并反映在宋代《广韵》中某些韵的“同用”上。到了金代,人们把唐宋诗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刊行了《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它既是唐宋诗用韵的归纳,也是以后作诗押韵的准则,清代的《佩文诗韵》即准此颁行。参见“平水韵”条。

☚ 集字   押韵 ☛
韵律

韵律

声韵
文字声韵的规律:音律
诗的韵律:诗韵
诗的韵律、气韵:
诗的声韵:体韵
雅正的韵律:雅韵
险僻难押的诗韵:险韵
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脚
戏曲歌词的韵脚:
诗曲韵脚相合:合辙
天然之音自成韵律:神籁自韵
(声韵和节律:韵律)

另见:声调 韵味 规律

☚ 韵律   格律 ☛

诗韵shī yùn

诗歌的韵律。白居易《继之尚书寄遗非一以此篇用伸酬谢》:“交情郑重金相似,~~清锵玉不如。”

诗韵

诗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编辑、出版。大32开,84页。剪辑整理1916年上海鸿宝斋石印《增广诗韵全璧》中诗韵和检韵两部分而成。随韵附入经史子集典故并杂句苏轼诗。

☚ 诗韵手册   北京俗曲百种摘韵 ☛
诗韵

诗韵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1983年出版。系剪辑、整理《增广诗韵全璧》(1916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中诗韵和检韵两部分编辑而成。随韵附收经史子集典故并杂句、苏轼诗等。

☚ 佩文诗韵释要   新诗用韵手册 ☛

诗韵

rhyme in poetry;rhyming dictionary;rhym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