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后记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后记 从1946年到1990年除夕,历时四十五年,笔者写成了《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初稿。从十七岁的少年写到鬓发斑白的老年,其间有甘甜,但更多的是辛酸;有坦途,但更多的是泥淖;有幸运,但更多的是忧患。 从1991年迄今,又历时十年,拙著《诗词今古韵大字典》终于出版了,与读者见面了,笔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犹如湛蓝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红日,其乐无以形容。这十年中笔者总的感觉是:写书难,出书更难,难于上青天。但是,这个“青天”毕竟是上去了。脚踏彩云,站在青天之上的笔者,俯瞰万里云空,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之所以能站在青天之上,原因是在笔者的身旁,有一个长长的人梯,有一个高入云霄的人梯。此时此刻,笔者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组构这个“云梯”的单位和个人:李兆基先生,郭鹤年先生,郑周敏先生,黄廷芳先生,王永庆先生,刘永行先生;甘肃人民出版社,甘肃省新华书店,天水新华印刷厂;王化鹏先生,张正杰先生,马牧先生,胡廷贵先生,罗文健先生,毛惠云女士,张文涛先生,翁文泉先生,黄雪桥先生,魏凤琴女士,张壮先生,王明明先生,陈梅英女士,梁前刚先生,赵恩和先生,王维喜先生,兰卫国先生,卢宝泰先生,黄兴来先生,魏武映先生。 [李秀文]先生是我的前妻,如今已经作古。李先生1954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本科,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在这部《诗词今古韵大字典》中,也注入了李先生的心血和汗水。为此,在这部大字典出版的时候,特告祭于李先生的在天之灵。 为了生存,为了著述,我又结婚了,我现在的夫人是诗人旦丹。她曾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追梦的女孩》系列丛书主编、某空军大学文学客座讲师、甘肃省诗词研究会秘书。旦丹的专著,有:《新诗与古诗的今韵与今律》、《毛泽东诗词的韵与律》等。三年来,她日以继夜地校对这部大字典,付出了极大艰辛。为此,我谨致以由衷的敬意。 “无错不成书”这句话,已成诸多读者的口头禅。这部《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虽然长达三百万字,但经过五年激光照排八次校稿,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差错。决不敢说这部《诗词今古韵大字典》是完美无疵的;但它的参与者确实是尽力了,确实是“呕心沥血”了,“鞠躬尽瘁”了。 从1946年至1990年除夕,笔者在写作《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初稿这一期间,所参考的主要工具书是:《尔雅》、《玉篇》、《说文解字》、《广韵》、《集韵》、《康熙字典》、《辞海》、《辞源》、《中华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字典》等。从1990年除夕到1997年10月,在修改、完善《诗词今古韵大字典》的校稿期间所参考的主要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以上这些主要参考工具书,是拙著《诗词今古韵大字典》的生长土壤,是这部大字典的大地母亲。所以,此时此刻,笔者是以最虔诚的心情,是以儿子对母亲的心情,来向以上这些主要参考工具书顶礼膜拜的。遗憾的是,限于篇幅(每一个汉字字头的字义部分只占约40个印刷字符的空间),故在本大字典中无法一一注明出处,无法一一注明每一个字的字义来源于以上主要参考工具书的何处。为此,笔者再一次以最虔诚的心情,请求以上这些主要参考工具书给以宽宥。 在奋斗拼搏中崛起的中华民族,跨入了更加辉煌的21世纪。在这样的时刻,拙著《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得以出版,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在此,我谨以这部大字典,献给新世纪的祖国和人民。黄宝文 2001年元旦 于中国·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教二楼 |
☚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诗词今古韵大字典》内容概况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作者简介 ☛ 00013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