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评 诗评见“诗式”(皎然)。 ☚ 诗议 中序 ☛ 诗评 诗评诗格著作。宋桂林僧景淳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此书,云:“桂林僧□淳撰”,“僧”下注“原阙”二字。卢文弨校云:“《通考》至大年本是‘德淳’”,未必可据。考书中征引诗例,有“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一联,乃宋初九僧之一惠崇《书杨云卿别业》句,录于其《自撰句图》之首。惠崇约卒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则《诗评》必成于此后。惠洪《冷斋夜话》卷六“僧景淳诗多深意”条云:“桂林僧景淳,工为五言诗,规模清寒,其渊源出于岛、可,时有佳句。元丰之初,南国山林人多传诵。”其诗既传诵于元丰之初,则其人当在此之前,从时代来看,正稍后于惠崇。又《冷斋夜话》同卷“象外句”条即出于本书“象外句格”,其引用无可诗例文字亦全同(《全唐诗》即有异文)。可知惠洪不仅亲见其书,而且有所袭用。从《诗评》多引贾岛等人的作品来看,这与景淳五言诗之“渊源出于岛、可”正相印证。其言桂林僧,或是因为当时法名景淳者不一,如纂集《海会语录》的法演禅师弟子亦名景淳,故以示区别。于此可知,此书作者当为北宋仁宗至神宗朝的桂林僧景淳。此书理论上颇受皎然《诗式》之影响。如云:“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显然出于皎然所谓“意中之远”及“意中之静”。又论诗之体势,亦有取于皎然之“明势”。其言诗歌之“言”、“意”关系当“如铅中金,石中玉,水中盐,色中胶,皆不可见,意在其中”,在严羽《沧浪诗话》中得以进一步发挥。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诸本,今人整理者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 诗中旨格 处囊诀 ☛ 诗评 诗评诗格著作。佚名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诗评》一卷,云作者“不知名氏”,当据北宋蔡传编《吟窗杂录》本。此书列于《续金针诗格》后,未署姓名。后人误以为作者同前,遂题作梅尧臣撰。明抄本《吟窗杂录》卷前总目“《诗评》”下即题“梅尧臣撰”,胡文焕《诗法统宗》则题作《梅氏诗评》,并署梅尧臣撰,《诗学指南》本承之,亦署作梅尧臣。于此可知,此书作者移至梅尧臣的名下,可能是到明代才有的。此书作者既已佚名,时代亦不可考。浩然子《吟窗杂录序》谓其所收诸书乃自“魏文帝以来,至于渡江以前”,而《诗评》列于《续金针诗格》之后,其产生年代可能也在此之后,但不会晚于北宋末。从内容来看,作者颇为浅陋。如引贾岛《送杜秀才东游》,乃题作《送杜甫》,不知杜甫死后近十年贾岛才出世;又引杜荀鹤诗而题作杜寂,不知杜寂乃大历时人,而杜荀鹤为晚唐诗人。至于理论上,也只是捃拾齐己《风骚旨格》以来的馀绪,无多发明。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今人整理者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 笔记 梅氏诗评 ☛ 诗评 诗评见“松石轩诗评”。 ☚ 松石轩诗评 诗法 ☛ 诗评 诗评见“国朝(明)诗评”。 ☚ 国朝(明)诗评 艺圃撷馀 ☛ 诗评 诗评诗话著作。明蒋一癸撰。蒋一癸,字仲舒,常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尧山堂外纪》等。《诗评》一卷,分统论和杂论。统论二章,录高棅《唐诗品汇总序》、李维桢《唐诗纪序》,以表达其撰述之旨。蒋一癸论诗宗主盛唐,非薄晚唐和宋、元。杂论八十二则,辑录历代诗人论诗之语,杂以己见。首录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中关于唐诗发展的理论。至于皎然《诗式》、严羽《沧浪诗话》、杨载《诗法家数》、谢榛《四溟诗话》、皇甫汸《解颐新语》、王世贞《艺苑巵言》等著作中评述唐诗之语,亦多收录。同时对诗歌创作的理论和方法,亦用较多的篇幅予以述说。特别对古诗、律诗、绝句的作法,述说尤详。有日本宝历刻本。 ☚ 诗本事 藕居士诗话 ☛ 诗品【同义】总目录 诗评诗品 诗评 诗评南朝·梁·钟嵘所著《诗品》的别称。《梁书·文学传上·钟嵘》:“嵘尝品古今五言诗,论其优劣,名为《诗评》。” ☚ 范史 南华 ☛ 评论书画 评论书画评论文章:铨文 ☚ 评论 评论人物 ☛ 《诗评》shi pingA Critique of Poetry→皎然 (Jiaor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