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缵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缵绪

诗缵绪

诗经学专著。十八卷。元刘玉汝撰。玉汝字成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尝举乡贡进士。所作《石初集》序,末题洪武癸丑(1373),则明初尚存也。元代的诗经学,已成为朱熹学派的天下,当时的诗学著作,如刘瑾《诗传通释》、梁益《诗传旁通》、朱公迁《诗经疏义》、梁寅《诗演义》等,大都演述朱熹之说,尺寸不逾,少有发挥,惟独刘玉汝所作《诗缵绪》,对于朱熹《集传》,有所发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大旨专以发明朱子《集传》,故云《缵绪》,体例与辅广《童子问》相近,凡《集传》中一二字之斟酌,必求其命意所在。或存此说而遗彼说,或宗主此论而兼用彼论,无不寻绎其所以然……虽未必尽合诗人之旨,而于《集传》一家之学,则可谓有所阐明矣。”刘氏阐发《集传》,主要在论比兴之例和用韵之法两个方面,论比兴,谓有取义之兴,有无取义之兴,有一句兴通章,有数句兴一句。分析取兴的方式,别为一体者,亦复不少。阐明用韵之法,曾指出有隔句为韵、连章为韵、叠句为韵、重韵为韵等类型。此外,论风雅之殊,谓有腔调不同之类,皆可供参考。综观其书,对《集传》所定比兴,发明尤多。例如:《黍离》篇云:“以《黍离》为赋者,谓故都宗庙宫室全不见,而所见惟此耳。然不言所不见,惟言所见,则故都兴亡盛衰之感,皆在黍离二语,而有无限悲怆之情矣,故因以兴下文行迈心忧之意。”这是对《集传》“赋而兴”的阐发。《关雎》篇云:“兴有二例:有无取义者,有有取义者。传前以彼言此者,无取义也;后言挚而有别,和乐恭敬者,兼比也。兼比即取义之兴也。”。这是对《集传》“兼比之兴”的阐发。此外,谓《兔罝》篇“此诗全篇兴体也”;谓《泉水》篇“首章之兴,乃一篇之兴”;谓《园有桃》篇“此所兴与所咏尤不相干,不过托此起辞”。分析《集传》比兴之旨,极为精细。此书诸家书目皆未著录,独《永乐大典》颇载其文,四库馆臣辑其佚文,定为十八卷。今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诗疑   毛诗古音考 ☛

诗缵绪

十八卷。元刘玉汝(生卒年不详)撰。刘玉汝字成之,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曾举乡贡进士。《诗缵绪》失传于明代,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者据《永乐大典》著录整理而成。其体例仿效宋辅广《诗童子问》,一诗一解,先录原诗,再进行阐释。《诗缵绪》的贡献有二。一,该书是为了阐释朱熹《诗集传》而作,故名“缵绪”。作者为此意图下了较大的功夫,是朱熹《诗集传》较好的普及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能反复体究,缕析条分,虽未必尽合诗人之旨,而于《集传》一家之学,则可谓有所阐明矣。”二,该书在研究方法上有可取之处,如强调“反复吟哦而玩味之”,强调整体综合研究等。三,对《诗经》艺术研究有独到之处,如认为“兴”有取义之兴,无取义之兴。有一句兴通章,有数句兴一句,有兴兼比,赋兼比之类。在用韵方面,有隔句为韵,连章为韵,叠句为韵,重韵为韵等。对《诗经》艺术作如此深入分析还不多见。不足之处是,作者局限于阐释《诗集传》,起点低。曲折回护,将错就错,影响了该书的质量。书中不时散发着迂腐的理学之气,特别是对待爱情诗更是如此。版本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 《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艺文印书馆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