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通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通义

诗经通义

诗经学专著。近人闻一多撰,解释《诗经》词义的专著,以《诗经》篇名立目,收《周南》、《召南》、《邶风》三部分共计三十一篇,每篇列一题或若干题,并引《诗经》其他部分的相关词语,以为类比论证。全书所论,颇多胜义,如《桃夭》篇“桃之夭夭”,《毛传》训“夭夭”为“少壮貌”,《邶风·凯风》篇“棘心夭夭”,《毛传》训“盛貌”,《朱传》训“少好之貌”。闻一多根据《说文》夭部“夭,屈也,从大,象形”,推知诗中“夭夭”之义,亦当从“屈折”之状去设想,再证之《乐府·长歌行》“夭夭枝叶倾”、谢灵运《悲哉行》“夭袅桃始荣”都是形容随风倾曲的样子。足见旧训“少壮”、“盛貌”并失之。又如《汉广》篇“言刈其楚”,闻氏引《管子·地员》篇“其草宜楚棘”为证,论证说:“楚为草名,故本篇楚与蒌并举,《王·扬之水》篇楚与薪、蒲并举,《郑·扬之水》篇楚与薪并举,《绸缪》篇楚与薪刍并举。蒌、蒲皆草类,薪、刍亦谓草也。”并以民俗学的观点,推论本篇“二章刈楚与三章刈蒌,乃当时婚礼中实有之仪式”,从而断定《郑笺》以楚为泛喻女之高洁,《王·扬之水》、《毛传》训楚为木皆误。《诗经通义》的缺点一为喜用廋语说诗,并把许多诗篇解释成表达性欲情绪的作品,使诗歌旨趣流于卑下。一为好改字为说,及滥用喻义说诗。如《邶风·柏舟》“日居月诸”,闻氏释为下土即下地,妇人以天喻夫,以地自喻,日月与下土对举,犹天与地对举,并进而断定《国风》中凡妇人之诗而言日月者,皆以喻其夫,有以偏概全之弊。就多数诗篇看,《诗经通义》每较《新义》为详,又多《邶风》一个部分。二书的写作,孰先孰后,难以断定。《诗经通义》原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清华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后收入《古典新义》,见开明书店版《闻一多全集·乙集》。

☚ 风诗类钞   诗经新义 ☛
诗经通义

诗经通义

清人朱鹤龄撰。全书十二卷,《凡例》云“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是专主尊《序》而力驳废《序》之非的作品。《凡例》言“后《序》多汉儒附益者,今取欧、苏、吕、严诸说为之辩正,错简伪字亦详订焉”,所采诸家多用毛郑及孔氏颖达之说,以申《诗序》本义,改变其“久置不讲”的局面。正文前附《诗经通义谱》,论列各诗创作时代及国别,表明作者“郑氏《诗谱》不可废”的态度。在对诗的具体解说中,每句为训,并引诸家说以辩正,“取其合于古义者”,然后申以己意,诠释诗歌大意,以正《小序》之旨。该书以辨正勘误为长,然亦以征引繁冗纷杂而为短。

☚ 诗解颐   诗广传 ☛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著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大布衣”。鹤龄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擅长笺疏之学,所撰《杜工部集辑注》、《李义山诗集笺注》一时甚有影响。所作诗文,宗杜甫、李商隐,感事伤时、沉郁顿挫,内容颇丰。后从顾致力经学,造诣颇深。鹤龄著述宏富,有《愚庵诗文集》、《读左日钞》、《禹贡长笺》、《春秋集说》、《易传义略》、《尚书埤传》及是书,并传于世。是书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持论近于汉、唐。所采诸家,于汉用毛亨、郑玄,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谦、严粲,清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清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玄《诗谱》,皆有条理。立说严谨,皆有根据。然鹤龄学问深博,往往嗜博好奇,引经繁富,伤于芜杂。有海源阁杨氏旧藏钞本《诗经通论》,可能朱氏所录是书副本,其小注二本多有不同。是书有雍正六年刊本,康熙乙巳 (1665) 刊本及 《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