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雄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雄雉
(程俊英译) 【注】 这是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的诗。 前两章的一、二句,以鸟类起兴,雄雉比喻丈夫。以鸟类起兴以思念宗族故国、祖先亲人的情况在《诗经》 中并非个别现象,除《雄雉》外,如《燕燕》、《凯风》、《鸨羽》、《伐木》、《小弁》等很多诗歌都是这样。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它直接来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观念,以后才变得复杂和多样化起来,思念范围得到了扩大,而宗教意识则日趋淡薄。对此,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周南》一文中阐述十分详尽。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写雄雉鼓翼振飞的姿态,那样子是颇为得意的,它比喻丈夫离家外出了。作为妻子的,平素与丈夫很是恩爱,一旦分离,其忧愁牵挂之情可想而知。她思念丈夫,望着飞翔的雄雉,孤独苦思之情益增,因此发出了 “心中怀念我夫君,自找离愁空忧伤”的倾诉。这四句,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具体感受表现得极为充分。丈夫为什么外出?诗中没有作明确交代。王先谦认为: “案《序》:大夫久役,男旷女怨,正此诗之旨。宣公云云,乃推本之词,诗中尝未及之”。可供参考。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下上其音”在《燕燕》一诗中也出现过,意思是鸣叫声忽高忽低有变化。有的注家解释为鸣叫声由近而远、由大而小,亦可。此处暗示着丈夫离家渐远。雄雉的鸣叫声引起了诗人的强烈思绪。“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 (黑格尔《美学》) 在诗歌中,人与人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外物作为媒介而后进行交流的,意,依附于形。所以,这里看来似乎单纯写物,实质是为了引出感叹之词。正因为这种感叹以外物为依据,因而显得深沉有力。在思念的深刻程度上,则“展矣君子,实劳我心”比“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更进了一步。 紧接着的第三章,写随着时光流逝,丈夫始终不回家,妇女望眼欲穿,不禁怨嗟伤悲。心理学告诉我们: 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理心理差异。有事业的男性,往往显得心胸宽阔,洒脱不拘,注意力容易转移,较多群体活动; 而妇女比较执着专一,感情细腻。本诗作者生活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社会,其家庭的社会地位当较高,大致属于贵族阶层。这样一位具有文化教养、多情善感的妇女追求着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渴望丈夫能陪伴着自己,于是乎她对长年不归的丈夫不禁产生怨恨了。全章四句一气呵成,感情真挚深沉,行文流畅自然,流传至今已成为抒写离愁别绪的名句。 最后一章,写妇女对丈夫及其同僚们长期在外征战表示不满和否定。“百尔君子”,即“所有你们这些君子们”的意思,当指在朝执政、决定并参与征战的人们,也包括了诗人的丈夫在内。“不知德行”句,德行,《周礼》注云: “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行”连语,在《大雅·抑》中也曾出现: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诗人认为执政者们关于征战的决策和行动是不符合善良的德行的。她接着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 你们如果不从事这种损人和贪索的战争,那么,肯能无往而不利! 言下之意是说你们就不会陷入长期征战的泥淖之中,早就安然回家与亲人团聚了。这一章,是全诗思想性最强的部分,难度较大,历来见解分歧也较大。有人认为作者应是下层劳动妇女,这四句发出了对统治阶级的诅咒。这没有什么根据,而且过分拔高了全诗的主题。 《诗经》中反映战争离乱的作品不少。《君子于役》写农村主妇傍晚见牛羊归家,想到征人还不得回,即景生情,语淡意浓。而《雄雉》写贵族妇女见雄雉振翅,触发对丈夫的思绪,如诉似怨,情真词烈。我们可对照阅读,鉴别异同。 《诗经》·《雄雉》雄雉于飞,雄雉空中飞, 泄泄其羽。扑翅真舒畅。 我之怀矣,我在想念他, 自诒伊阻。音信恨渺茫。 雄雉于飞,雄雉空中飞, 下上其音。上下咯咯唱。 展矣君子,只是那个人, 实劳我心。让我心忧伤。 瞻彼日月,看看那日月, 悠悠我思。思念更悠长。 道之云远,路途太遥远, 曷云能来?哪能回故乡? 百尔君子,所有这些人, 不知德行。全不知修养。 不忮不求,你若不去贪, 何用不臧?哪有不顺当。刺卫宣公也《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说刺卫宣公,诗中没有提及。而“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诗旨所在,即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其主题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也可备一说。 诗的前两章都是以雄雉起兴。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 三章以日月的迭来迭往,来兴丈夫久役不归。同时,以日月久长来拟自己的悠悠思绪。而关河阻隔,怅问丈夫归来何期,亦可见思妇怀念之切。四章语气一转,忧其丈夫仕于乱世,希望他善能周全,可见其深思至爱之意。 雉是耿介之鸟,就其品性可比作君子,《兔爰》“雉离于罗”,即比君子遭罪。末章“不知德行”从反面伸足此义,就其品性来讽劝君子。一、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上下其音”),突出其反复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三章“瞻”涵盖思妇所见。思妇与所见的日月构成意象空间,让人想见思妇正在伫立遥望的情景,加以前文所见雄雉的点染,便传递出强烈的画面感。“道之云远”把思妇的视线指向其久役的丈夫,它与一章“自诒伊阻”相承为义,分别从空间的距离(“远”)和空间的间断(“阻”)来说的。“曷云能来”,是对思妇“悠悠我思”的现实回答,也是思妇瞻望的必然结果。道远路阻,丈夫无法回来,这也深深透露出对当时现实的无奈。 牛运震《诗志》指出:“‘实劳我心’、‘悠悠我思’,从‘自诒伊阻’生来,却为末章含蓄起势,此通篇结构贯串处。”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篇法上虚下实,前三章曼声长吟,愁叹之音也;后一章心惧语急,悚切之旨也。全诗皆为‘不臧’而言,文阵单行直走。”可谓善于解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