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车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车邻》有车邻邻,大车奔驰响辚辚, 有马白颠。马儿白毛生额顶。 未见君子,来访君子未见面, 寺人之令。等候侍者来传令。 阪有漆,高坡有个漆树园, 隰有栗。洼地有片栗树田。 既见君子,已经见到那君子, 并坐鼓瑟。同坐弹瑟乐晏晏。 今者不乐,今朝不乐待几时, 逝者其耋。转眼衰老气奄奄。 阪有桑,高坡有个桑树林, 隰有杨。洼地有片杨树荫。 既见君子,已经见到那君子, 并坐鼓簧。同坐吹笙喜盈盈。 今者不乐,今朝不乐待几时, 逝者其亡。转眼死去埋坟茔。 本诗旧说或谓“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毛诗序》);或谓“襄公伐戎,初命秦伯,国人荣之。赋《车邻》”(丰坊《诗传》);或谓“秦穆公燕饮宾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吴懋清《毛诗复古录》)。今人分歧更大,或谓是“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或谓“这是贵族妇人所作的诗,咏唱他们夫妻的享乐生活”(高亨《诗经今注》);或谓“没落贵族士大夫劝人及时行乐”(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或谓是“妇人喜见其征夫回还时欢乐之词”(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考察全诗,旧说似与本诗第二、第三章相劝及时行乐的意思不相合;今人各说虽较旧说为胜,但仍难以贯通全诗,不是后两章有扞格,便是首章欠圆满。今皆不取。 我以为本诗是写贵族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全诗三章皆为自述,表现了友人欢聚作乐的情景。首章从拜会友人途中写起,诗人说自己乘着马车前去,车声“邻邻”,如音乐一般好听,他仿佛在欣赏着一支美妙的曲子。正因为他有好心情,才觉得车声特别悦耳。最叫他得意的还是拉车的马,额头间长着清一色白毛,好似堆着一团白雪。白额的马,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他特地点明马“白额”的特征,当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贵,更重要的则是借此衬托自己的尊贵。因而从开头两句叙述中,可以察觉到诗人的自豪与欢愉的情怀。紧接着三、四句便说自己已安抵朋友之家——这是一个贵族人家,非一般平民小户可比,未见主人之前,必须等待侍者的通报、传令。诗人如此说,无非是要突出友人门第高贵,突出友人的高贵,目的则在暗示自己也是有身份的。首章后两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自我标榜,可谓含而不露。二、三章意思相同,说自己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头两句借当时民歌中常用的“阪(或山)有×,隰(或泽)有×”的句式起兴,以引出下文,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坐”表示亲热,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见面,就在一起弹奏吹打,亲密无间。主人一再劝告着: 今日会面要尽情欢乐,转眼间我们就会衰老,说不定哪一天会死去。这里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说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话很相似,它们之间也许有着相承的关系。本诗“今者”两句尽管情调有点消极,但放在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场合,坦露襟怀,以诚待友,在酒席上流露出的人生短促的感伤,本可以理解,不必非要斥之以“腐朽”“没落”不可。 诗经·车邻
【注】 这首是写贵族朋友间相会劝乐的诗,全诗三章以自述的口吻,表现了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首章说自己去拜会友人。车子平稳而轻快地行进,发出了音乐般悦耳的“辚辚声”,他听着,好象是欣赏一只美妙的曲子; 那拉车的马儿,额间长着清一色的白毛,好似堆着一团白雪,是那样的漂亮可爱,他看着,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白额的马,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主人特地点明他的马“白颠”的特征,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从诗的头两句简单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的欢愉而自豪的情怀。不消说,这好车好马载着他,很快就安抵朋友之家——这是有身份的人家啊,非一般平民小户可比,未见主人之前,必须等待侍者的通报、传令。诗人如此说,无非是要突出他的友人门第尊贵,突出友人的尊贵,目的则在暗示自己也是尊贵的。首章这后两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带点含而不露的意味了。二、三两章意思相同,说自己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头两句借当时民歌中常用的“阪(或山)有×,隰(或泽) 有×”的句式起兴,以谐音引出下文,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坐”表示亲热,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见面,便在一起弹奏吹打,亲密无间,无拘无束。主人一再劝告着: 今日会面要尽情欢乐,转眼间我们就会衰老,说不定哪一天就要死去。这里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说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话很相似,它们之间也许有着相承的关系。本诗“今者”两句尽管情调有点消极,但放在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场合,流露出人生短促的感伤,本可以理解,不一定非要斥之以“腐朽”不可。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说法颇多分歧,《诗序》以为是“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旧说多从之。但考察全诗,这一说似与二、三章相劝及时行乐的意思不完全吻合。今人或以为咏唱贵族夫妻的享乐生活; 或以为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此二说虽较旧说为胜,但于首章的解释仍难以圆通。附记于此,供读者参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