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萚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萚兮》萚兮萚兮,枯叶呀枯叶, 风其吹女。风吹动了你。 叔兮伯兮,弟兄们呀, 倡予和女!唱起你的歌,我来应和! 萚兮萚兮,枯叶呀枯叶, 风其漂女。风吹落了你。 叔兮伯兮,弟兄们呀, 倡予要女!唱起你的歌,我来收束! 有一年秋末,笔者在北京郊外的香山住了几日。满山红叶已经衰残,但当着正面的日照,犹然显出浓烈的色泽。山脚的草地上孤立着一株高大的古银杏,则是满树黄叶,好像染过似的。山风吹过,听到一片簌簌轻响;而当风吹得猛烈的时候,就见银杏叶如成千成万的黄蝶离树飞舞,然后纷纷地飘落在草地上,铺作薄薄的一层。伫立于秋日的风景中,想起《诗经》中的这首《萚兮》,心里写下一句“落叶飘飞正是古人唱歌的时节”。 在《诗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极为简单。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呢?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他只是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近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 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在我看来,《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难道真的就有人应着你的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难道寂寞真的会让人相互走近?呼唤也只是呼唤而已吧。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朱熹《诗集传》更谓:“此淫女之词。”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想要做圣贤的人,到处看见淫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诗经·萚兮
【注】 这是民间集体歌舞活动中一位领唱人的即兴之歌。领唱人是女子,她以风吹叶飘起兴,领头唱起来,邀大家来和。全诗节奏明快,充满欢快的情调。 东周时代郑国本有青年男女欢会游乐的习俗,如《溱洧》诗即记述三月三日上巳节男女会和游玩的情景。从这首诗来看,青年男女会和歌舞并不仅限于规模盛大的上已节,本诗中的集体歌舞活动就发生在深秋时节。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言,风吹叶落的深秋或初冬,田禾已经收割完,青年人也就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此唱彼和,或一人唱众人和。这首诗也是我国上古民间习俗的一个留影。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领先唱起来,她毫不忸怩作态,曼声高歌,勇敢地向小伙子们挑战,邀他们齐声和唱。短短两章,活现了青年女歌手爽朗、洒脱的形象,表现了民间青年男女集体歌舞的自由欢乐场面。 两章诗都以风吹叶落起兴。这个起兴与内容有关联: 一是“人在歌舞欢乐的时候常有飘飘欲起的感觉”,由此而引发联想 (余冠英 《诗经选》注) ; 二是向大家暗喻,风吹叶儿落,秋收已经完了,大家尽情唱起来吧。 全诗两章八句仅三十二字,文字简炼,并无深寓,本来不难理解,但历来注疏,却颇多歧义。过去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以汉代《诗序》为代表: “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这纯属附会,把男女唱和之辞生拉到封建教化的道德说教。二是以宋代朱熹的 《诗集传》 为代表: “此淫女之辞。”他看到了这是男女唱和之歌,但这位主张男女有别的道学大师不能容忍男女会和欢歌,扳起卫道的面孔予以新的曲解。三是现代学者的 “恋歌”说,他们推翻前两种曲解,认为这是一个女子邀她的情人唱和的情歌。“恋歌”说直至当代仍有影响,为一些今注今译所取。 当代有些学者已经认识到这首诗不是情歌。“叔兮伯兮”,明明是对许多青年男女说的,解释为 “是对一个人说话”并无根据。因而,不能说是要求自己的情人和唱。为了把这首诗定为女子要求情人和唱的恋歌,一些注释就把末句断开,成为 “倡,予和女”。这样断,意思就是“你领唱,我来和”。可是,这个女子已经在领唱,怎么又邀别人领唱呢?其实,“倡予和女”是 “予倡女和”的倒文,即我领唱,你来和。这样倒文,是为了和前面句式对应以及同字同韵,也是古汉语的常用句式。 我们认为: 把这首诗理解为集体歌舞时一个女子的领唱邀和之词,是切合诗义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