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绿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 绿色衣啊绿色衣,
 绿衣黄里。① 绿色外衣黄里衣。
 心之忧矣, 见到此衣心忧伤,
 曷维其已!② 不知何时才能已!
 
 绿兮衣兮, 绿色衣啊绿色衣,
 绿衣黄裳。 上穿绿衣下黄裳。
 心之忧矣, 穿上衣裳心忧伤,
 曷维其亡!③ 旧情深深怎能忘!
 
 绿兮丝兮, 绿色丝啊绿色丝,
 女所治兮。④ 丝丝是你亲手织。
 我思古人,⑤ 想起我的亡妻啊,
 俾无訧兮。⑥ 遇事劝我无差失。
 
 絺兮绤兮,⑦ 夏布粗啊夏布细,
 凄其以风。⑧ 穿上风凉又爽气。
 我思古人, 想起我的亡妻啊,
 实获我心。⑨ 样样都合我心意。


 

(据程俊英译文有改动)


 
 【注】 ①里: 即下章之裳。衣在外,裳在里。②曷: 何。维: 语助词。已: 止息。③亡: 通“忘”。④治: 犹制,此指染织。⑤古人: 即故人,指亡妻。⑥俾(bi):使。訧(you): 指责之意。⑦絺(chi): 细葛布。绤(xi) : 粗葛布。都是夏季的优良衣料。⑧凄: 凉。⑨获: 得。
 
 一位丧偶的男子穿上妻子生前给他做的衣裳,睹物思人,哀伤不已,唱出了《绿衣》这首沉痛凄楚的悼亡之歌。
 全诗分为四章,以衣为线索,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的无限伤悼之情。前两章重在写己之“伤”,后两章重在写对妻子之“悼”。
 “绿兮衣兮”,这起首一句,间用两个语气词“兮”,隔断词语,造成一种强烈的顿宕,即刻给人以缓慢沉重和一唱三叹的哀伤感。读这句诗,我们不是分明可以感受出诗人的咽塞和抽泣吗? 以下各章的第一句,也都采用这样的句式,复沓叠唱,从而造成全诗哀伤的氛围和悲痛的旋律,强烈地振动了读者的心弦。第二句“绿衣黄里”,与下章的“绿衣黄裳”互文重叠。闻一多先生说: “此里,谓在里之衣,即裳”。因为“衣在表,裳在里,衣短裳长”,所以“此章曰绿衣黄里,以内外言之; 下章曰绿衣黄裳,以上下言之。” (《诗经通义》) “绿衣”二字是“绿兮衣兮”的紧缩重复。绿色的上衣,黄色的裙裳,这色彩是多么的鲜艳,搭配得又是多么的协调。可是这艳丽的衣裳,却触动了作者无限的伤痛: “心之忧矣,曷维其己”!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原因何在呢?从第三章里我们得知,原来这衣裳都是出于妻子之手 (“女所治兮”) 。如今衣犹灿然,而妻子已经作古,怎能不令人心伤! 诗人触物伤情,无比悲痛,这揪心的伤悲何时止息! 那千恩万爱又怎能忘记! 诗人无尽的忧伤、浓重的哀思,不能不掀动读者心中的波涛。接下来,诗人又由衣说到丝,由丝说到絺、綌,由自己的忧伤转到对故妻的深挚悼念。诗人望着绿色的衣丝,自然想到治丝之人。他沉痛地说: “这绿丝是你亲手染织的啊”! 这绵绵绿丝,凝集着妻子生前的多少恩爱!又抽绎出作者如今的多少情思!絺、綌分别是细葛布和粗葛布,从全诗“似乎无头无绪,却又若断若连”(姚际恒《诗经通论》) 的结构线索看,它和上文的衣、裳、丝是紧相关联的,当是指衣或裳的质料而言。这葛布是夏季的优良衣料,同样是妻子染织,并缝制成衣。现在诗人把它穿在身上,“凄其以风”。这里的“凄”字用得很妙,它在此兼有“凉爽”和“凄凉”双重涵义。诗人身上感到凉爽舒畅,而心中,却充满了 “物是人非”、“惨惨戚戚”的孤独和哀伤,就难免感到凉风凄凄了。这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此时身心上的复杂感受——既有对妻子厚爱的幸福体味,又渗透着失去爱妻后的凄凉伤悲。诗人睹衣思人,激情难抑,从肺腑深处进发出“我怀念您啊,亡故的爱妻” (“我思古人”) 这样深情的呼唤,并赞美她“使我挑不出半点瑕疵” (“俾无訧兮”),赞美她“使我称心如意” (“实获我心”) 。这里,诗人的赞颂与惋惜,热爱与痛悼是交织在一起的。他赞颂愈多,憾恨就愈深; 与热爱之极所伴随的,也正是痛楚之至。因此,诗人在深情赞美的话语后面,给我们留下了悼惜不已的悠长余韵。
 提起悼亡诗,人们自然会想到潘岳、苏轼等人之作。特别是潘岳《悼亡诗》睹物思人的抒情方式,更为后人所称道。其实这种艺术手法,在《绿衣》 里早已得到成功地运用。一身衣裳既是引发诗人万千思绪的契机,又移注了他的全部情感。诗人穿上妻子生前为他缝制的衣裳,触物伤怀,无限的思念与哀痛顿时绵绵不绝地涌上心头。诗人由眼前的绿衣黄裳追溯到妻子是怎样治丝、染色、织布,缝衣,又想到妻子的辛勤贤惠、体贴关怀,美好无比。恍惚之间,爱妻的形象几乎就在眼前。一身衣裳,又浓缩着妻子的一生劳动和全部恩爱。通过它,诗人把过去和现在,把妻子的厚爱与自己的伤悼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以少胜多、包容无穷的抒情效果。只要看到这“绿衣黄裳”,就会引起诗人的绵绵思绪。遗物与诗人朝夕相伴,那么这种深深的伤悼之情也就永无绝期了。
 最后应提到,关于此诗,《毛序》解释为“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后儒便据此在“黄”、“绿” 两种颜色上做文章,以为黄为“正色”,喻庄姜; 绿为“间色”,喻宠妾; “绿衣黄里”喻宠妾上僭夫人之位云云,皆穿凿附会,不足取。

《诗经》·《绿衣》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裳啊绿衣裳,

绿衣黄里。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之忧矣,心忧伤啊心忧伤,

曷维其已!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兮衣兮,绿衣裳啊绿衣裳,

绿衣黄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之忧矣,心忧伤啊心忧伤,

曷维其亡!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兮丝兮,绿丝线啊绿丝线,

女所治兮。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古人,我思亡故的贤妻,

俾无訧兮。使我平时少过失。

兮绤兮,细葛布啊粗葛布,

凄其以风。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古人,我思亡故的贤妻,

实获我心。实在体贴我的心。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所以,自古以来从这方面来表现的悼亡诗很多,但第一首应是《诗经·绿衣》。(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今不取其说。)

这首诗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鉴赏之时,要四章结合起来看,才能体味到包含在诗中的深厚感情,及诗人创作此诗时的情况。

第一章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表明诗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来翻里翻面地看,诗人的心情是十分忧伤的。第二章“绿衣黄裳”与“绿衣黄里”相对为文,是说诗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细心看。妻子活着时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远不能忘记的,所以他的忧愁也是永远摆不脱的。第三章写诗人细心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丝线与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针都反映着妻子对他的深切的关心和爱。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时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使他避免了不少过失。这当中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第四章说到天气寒冷之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妻子活着的时候,四季换衣都是妻子为他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子去世后,自己还没有养成自己关心自己的习惯。到实在忍受不住萧瑟秋风的侵袭,才自己寻找衣服,便勾起他失去贤妻的无限悲恸。“绿衣黄里”是说的夹衣,为秋天所穿;“兮绤兮”则是指夏衣而言。这首诗应作于秋季。诗中写诗人反复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夹衣。人已逝而为他缝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针线的细密,使他深深觉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诗是写得十分感人的。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第二首“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等,实《绿衣》第三、四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