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简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简兮》

简兮简兮,鼓声咚咚响不停,

方将万舞。万舞马上就举行。

日之方中,太阳恰好当头顶,

在前上处。他是舞列第一名。

硕人俣俣,身体壮美又魁梧,

公庭万舞。来到公庭跳万舞。

有力如虎,力大无比如猛虎,

执辔如组。手把缰绳像织布。

左手执籥,左手拿籥跳文舞,

右手秉翟。右手雉羽频挥举。

赫如渥赭,脸色红润如赭土,

公言锡爵。公爷赏酒让他去。

山有榛,高高山上榛树生,

隰有苓。低湿之地长苦苓。

云谁之思?朝思暮想竟为谁?

西方美人。西方美人心中萦。

彼美人兮,美人已去无踪影,

西方之人兮。远在西方难传情。

《简兮》一诗,由于卒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所以全诗旨趣要眇难测。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如《毛诗序》、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吴闿生《诗义会通》等均持此说。而今人多以为《毛诗序》不足征,纷出新解。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认为是描写舞女辛酸的诗歌,翟相君《诗经新解》却考定诗中舞者为庄姜,此篇是讽谕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案据诗中所用“山有榛,隰有苓”这一隐语,可知有关男女情思,所以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等认为是卫国宫廷女子(贵族妇女或一般侍女)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此说可从。

全诗四章,第一章写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交代了舞名、时间、地点和领舞者的位置,第二章写舞师武舞时的雄壮勇猛,突出他高大魁梧的身躯和威武健美的舞姿,第三章写他文舞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舞师的多才多艺使得这位女子赞美有加,心生爱慕。第四章是这位女性情感发展的高潮,倾诉了她对舞师的深切慕悦和刻骨相思。

全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第四章,吴闿生《诗义会通》曾引旧评说“末章词微意远,缥缈无端”,这一章用朦胧的意象和晦涩的隐语将这位女性绵邈低徊的相思展示无遗。诗歌用“山有榛,隰有苓”托兴,根据《诗经》中其他七处“山有……隰有……”对举句式的理解,此处是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思,引出下文“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西方美人”,旧说多附和曲解,诗意因此玄之又玄。在诗中,“西方美人”乃是指舞师,其例一同于屈原用美人代指楚王。后四句若断若连,回环复沓,意味深远。“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两句是“云谁之思?西方美人”两句的扩展延伸,钟惺《评点诗经》云:“看他西方美人,美人西方,只倒转两字,而意已远,词已悲矣。”而“后一章两‘兮’字忽作变调,亦与首章首句神韵相应”(陈继揆《读诗臆补》),以“细媚淡远之笔作结,神韵绝佳”(牛运震《诗志》)。


诗经·简兮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简兮

 
 简兮简兮,① 敲起鼓来咚咚响,
 方将万舞。② 万舞演出就开场。
 日之方中, 太阳高高正中央,
 在前上处。 舞师排在最前行。
 
 硕人俣俣,③ 身材高大又魁梧,
 公庭万舞。 公庭前面演万舞。
 有力如虎, 扮成武士力如虎,
 执辔如组。④ 手拿韁绳赛丝组。
 
 左手执龠,⑤ 左手握着笛儿吹,
 右手秉翟。⑥ 右手挥起野鸡尾。
 赫如渥赭,⑦ 脸儿通红象染色,
 公言锡爵。⑧ 卫公教赏酒满杯。
 山有榛, 榛树生在高山顶,
 隰有苓。 低地里有草苓。
 云谁之思? 是谁占领我的心?
 西方美人。 是那健美西方人。
 彼美人兮, 美人美人难忘怀,
 西方之人兮! 他是西方周邑人!

 

(程俊英译)


 
 【注】 ①简: 鼓声; 一说武勇之貌,亦通。②万舞: 周天子宗庙舞名,内容分文舞、武舞两部分。③硕人: 指舞师。俣俣 (yu) : 身体魁梧的样子。④辔:马韁绳。组: 用丝织成的宽带子。⑤龠(yue) : 古代乐器名,如笛,三孔。⑥秉: 拿。翟 (di): 舞师指挥的野鸡尾。⑦赫: 红色。渥; 涂抹。赭 (zhe) : 红土。⑧锡: 赐。爵: 酒器。
 
 现代研究者多断言此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躯体高大的舞师,这里是她对于那位舞师的赞美和热恋的歌声。” “这是一个女子观看舞师表演万舞并对他产生爱慕之情的诗。”类似之说,尚不仅此。
 关于“一个女子”,或逐章逐句逐字的反复推敲,或透过纸背的发掘,都难以探测到一丝倩影、半点芳踪。那么,“一个女子”爱慕舞师这个论断究竟从何而来呢?它可能来自末章: 起兴二句以榛喻男、以苓喻女为隐语,“云谁之思”的“思”,即隐喻的女性在“思”,所“思”的“谁”指“西方美人” (即伶人) 。
 当代注家多同意余冠英先生的“隐语说”,可惜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明,似不足为凭。至于 “西方美人”的解释,明、清以来即出现一些曲解,当代则大半断为舞师 (伶人) ,几成定论。
 其实,以“西方美人”指“公言锡爵”的卫公,较合诗的原意。“美人” 比喻君主屡见于《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指出: “美人谓怀王也。人君服饰美好,故言美人也。” 《离骚·序》亦云: “灵脩美人,以媲于君。”朱熹《集注》说: “美人,谓美好之妇人,盖词而寄意于君也。” 《九歌·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章句》又引五臣云: “以喻望君之使未至。” “西方”指卫国西边的周室,因卫是武王分封其弟康叔的国土,卫在东,周邑在西,所以称卫公是来自周室的“西方美人”。《集传》云: “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 《列子·仲尼》云: “西方之人,有圣者焉。”有的诗歌表面上似有断裂之处,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牵线搭桥。倘若其间突然冒出一个什么来,牵强附会,就会觉得一脉不和,周身不遂了。“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当对应、紧扣“赫如渥赭,公言锡爵。”方丝丝入扣,顺理成章。
 从此可见,此诗所表现的根本不是什么“一个女子”爱慕之情,而主要是“硕人俣俣”的精神面貌。首章着重从侧面描绘舞师:那雷动震耳的鼓声,那当顶的红彤彤的太阳,烘托出庙堂万舞即将开演的隆重、热烈的气氛,这种气氛和舞师的高大形象是十分协调的。同时,“万舞”重复两次,引人特别注意: 能够领衔主演这种大规模舞蹈的,正是挺立在最前行的那位气势昂扬的伶官。第二章则正面描写他的精湛舞技:他既能武舞又能文舞,多才多艺。当他进行武舞时,他有老虎那样的力气,韁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柔软的丝带。当他进行文舞时,左手执笛吹奏,右手挥舞雉尾,态度从容,动作灵活。舞蹈完毕,他满面红光,热气腾腾。于是卫公赐酒,备加赞扬。末章写舞师对卫公的感激: 首二句以榛苓起兴,前人说:“山之有榛,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这正是隐喻舞师受到卫公的赏识。最后两句反复强调“美人”、“西方”,则表达了舞师心目中洋溢着对卫公的感激之情,实质上也就是对西周盛王的称颂。
 这里必须指出: 《简兮》的章句排列也出现了不同形式。除了陈子展《诗经直解》分为三章六句与《毛诗正义》 (见《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相同外,几乎所有《诗经》译注都分为四章,前三章各为四句,末章为六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同一内容的差异。管见以为三章六句能较好地对舞师形象进行概括集中的描绘,而四章的前三章各为四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体系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