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汾沮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汾沮洳

 
 彼汾沮洳,① 在汾水旁的低湿处,
 言采其莫。② 采摘那野菜草莫。
 彼其之子, 有一个这样的人,
 美无度。 美好的无法量度。
 美无度, 美好的无法量度,
 殊异乎公路。③ 很不同掌大车的公路。
 
 彼汾一方, 在汾水旁的一个地方,
 言采其桑。 采摘养蚕的柔桑。
 彼其之子, 有一个这样的人,
 美如英。 美的象花儿一样。
 美如英, 美的象花儿一样,
 殊异乎公行。④ 很不同掌兵车的公行。
 
 彼汾一曲, 在汾水湾湾的河曲,
 言采其。 ⑤ 采摘那草药的。
 彼其之子, 有一个这样的人,
 美如玉。 美的象一块晶莹的玉。
 美如玉, 美的象一块晶莹的玉,
 殊异乎公族。⑥ 很不同掌宗族的公族。

 
 【注】 ①汾: 汾水,发源山西晋阳西南,流入黄河,沮洳 (ru) : 水浸处的低湿地,言: 发语词。②莫 (mu) : 野菜,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可作羹。③公路: 官名,掌管大车。④公行: 官名, 掌兵车行列。 ⑤(xu) : 水舄, 叶如车前草, 可作中药。⑥公族: 官名,掌宗族的事务
 
 这首诗,采用叙述、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用类似的句式,反复吟咏,热情地赞美一个非常美好的人。至于此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诗作写得比较模糊和朦胧。总之,此人是作者极为倾心喜爱的人。
 此诗共三章,每章六句。第一章比第二、三章,在写作手法上略有不同。它是采用抽象的叙述和对比的手法,来赞美 “彼其之子”的。“美无度”和“殊异乎公路”两句,都写得比较抽象,意思是说: “彼其之子”,此人的风度和气质,落落大方,很不同于那个令人讨厌的掌大车的官员——公路。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颇令人费解。即开头一、二两句所写,那个在汾水旁湿地里采摘野草的人,他是作者本人?还是与 “彼其之子”同属于一个人呢? 这在诗中写得模棱两可。说他们是一个人,可以; 说他们为两个人,似乎也可以。正因写得比较模糊,因而更加令人思索,更能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第二、三章,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三章,除每章前三句用叙述句和最后一句用对比句外,另外“美如英”、“美如玉”是比喻句,着意说明 “彼其之子”,仪表出众,与品行不端的掌兵车的公行和掌宗族事务的公族,则截然不同。诗作用令人喜爱的花儿和白玉作比,对“彼其之子”予以赞美和歌颂,就特别引人瞩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国古代,对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用花和玉来赞美,因此诗中用“美如英”和“美如玉”来赞美“彼其之子”,就有很大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就给这首诗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赋予它一种朦胧的意境,因而也就更加耐人回味,给人一种模糊的审美感受。
 由于诗中对“彼其之子”,采用类似的句式、反复吟咏、热情歌颂的艺术手法,就使作品具有和谐、抒情、轻松、欢悦的音乐旋律,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

《诗经》·《汾沮洳》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汾沮洳》

彼汾沮洳,在那汾水低湿地,

言采其莫。来此采莫心欢喜。

彼其之子,瞧我那位意中人,

美无度。英俊潇洒美无匹。

美无度,英俊潇洒美无匹,

殊异乎公路。公路哪能和他比。

彼汾一方,在那汾水河流旁,

言采其桑。来此采桑心欢畅。

彼其之子,瞧我那位意中人,

美如英。貌若鲜花朝我放。

美如英,貌若鲜花朝我放,

殊异乎公行。公行哪能比得上。

彼汾一曲,在那汾水弯弯处,

言采其藚。来此采藚心欢愉。

彼其之子,瞧我那位意中人,

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

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

殊异乎公族。公族哪能比得汝。

此诗主题,《毛诗序》云:“《汾沮洳》,刺俭也。其君子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韩诗外传》则以为是美隐居之贤者,云“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前者是说因君子勤俭,亲自采莫、采桑,有失体统,故作此诗以刺之。后者是说,汾水沮洳之间,贤者隐居其内,采莫、采桑、采藚以自给,然其才德,实在超乎“公路”、“公行”、“公族”之上。毛、韩二家之外,还有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的“晋人刺其大夫”说、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诗人赞其公族大夫之诗”说、傅恒等《诗义折中》的“刺遗贤”说、郝懿行《诗问》的“美勤俭”说等。这些说法在我看来都是不符合文本语义的。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首先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其说可从。

《汾沮洳》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且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代民间文学作品中不乏其例。汉魏乐府古辞《陌上桑》中采桑女子的夸奖“夫婿殊”的一段话,在艺术表现上和此诗是有因袭继承关系的。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