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小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小宛

 
 宛彼鸣鸠,① 短尾的那鸣鸠,
 翰飞戾天。② 高飞到了天空。
 我心忧伤, 我的心里忧伤,
 念昔先人。③ 想念昔日先人。
 明发不寐, 醒了达旦不睡,
 有怀二人。④ 还想他们二人。
 
 人之齐圣,⑤ 凡是正直聪明的人,
 饮酒温克。⑥ 饮酒能够蕴藉和缓。
 彼昏不知, 那些糊涂无知的人,
 壹醉日富。⑦ 聚饮沈醉日益自满。
 各敬尔仪,⑧ 各自儆惕你们的威仪,
 天命不又。⑨ 天命去了就不能再返。
 
 中原有菽,⑩ 田野里有大豆,
 庶民采之。 庶民去采摘它。
 螟蛉有子,(11) 螟蛉蛾有幼子,
 蜾蠃负之。(12) 蜾蠃蜂抱了它。
 教诲尔子, 教诲好你的儿子,
 式榖似之!(13) 就教好接代的呀!
 
 题彼脊令!(14) 细看那些鹡鸰!
 载飞载鸣。 一边飞,一边鸣。
 我日斯迈, 我日日的前进,
 而月斯征。(15) 你月月的前行。
 夙兴夜寐, 早而起,晚而睡,
 毋忝尔所生! 莫辱没生你的人!
 
 交交桑扈,(16) 飞来飞去的蜡嘴桑扈,
 率场食粟。 沿着场圃去啄食小米。
 哀我填寡,(17) 可哀我穷困寡财的人,
 宜岸宜狱?(18) 该罚做苦工,该关在牢里?
 握粟出卜, 抓一把小米出去问卦,
 自何能穀?(19) 从哪里能够得到吉利?
 
 温温恭人, 温温恭谨的人,
 如集于木! 好象打住在树木!
 惴惴小心, 惴惴小心,
 如临于谷! 好象面临于深谷!
 战战兢兢,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好象脚踏着薄冰!

 

(陈子展译)


 
 【注】 ①宛: 小而短尾的样子。鸠:斑鸠。②翰飞: 高飞。③先人:作者自称其祖先。④二人: 即前文之“先人”。⑤齐:正,正直。圣: 智慧超绝。⑥温:通“蕴”,蕴藉,指文雅自持。克: 克制。⑦壹:聚。富:义为“畐”,自满。⑧威仪:威仪,容貌举止。⑨ 天命: 上天的命令、意旨,这里指国运。又: 复,再。⑩中原: 即原中。原: 原野。(11)螟蛉: 螟蛾的幼虫。(12)蜾赢(guo luo): 一种细腰土蜂,又名细腰蜂。体有黄褐、赤褐及黑褐斑纹。常捕螟蛉喂它的幼虫。(13)式: 语助词。榖: 善。(14)题:通“谛”,视。脊令: 鸟名,即鹡鸰。(15)而: 通“尔”,你,作者称他的兄弟。(16)交交:来来往往的样子。桑扈:青雀,俗名蜡嘴,可笼养供观赏。 (17)填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填,病也。寡,贫也。填寡犹言贫病交加。” (18)岸:通“犴”,也是监狱。(19)榖: 善、吉。
 
 此诗《小序》说是“大夫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说是“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从原诗看,朱熹所说不误,但第二章当是暗刺幽王纵酒败德,政治黑暗,必将导致覆亡。
 首章用鸣鸠起兴。作者看见斑鸠在高高的天上来回飞翔,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想到自己却充满忧患,心里无限忧伤,是对比的写法。为何忧伤?诗中没有明说;作者是王室的一员,从下文看,此时王朝正充满危机,若王室倾覆,他自己当然也难逃厄运;而且,从第五章看,作者还常常遭到迫害。正是自身的不幸遭际,使他想到自己的祖先,夜里不能成眠。“二人”即上文的“先人”,指周室祖先中两个特别杰出的人,《毛传》认为指周文王、周武王,言作者追念周朝开国的君主。或说指作者的父母,下文“毋忝尔所生”可证。(高亨《诗经今注》) 似觉与次章的“天命”不甚协调。第二章紧承“我心忧伤”,写感事伤时,暗写幽王饮酒败德,王室堪忧。写的是醉酒,着眼的却是政治,观下文“天命”可知。虽然没有点明所指,但可以肯定主要是针对幽王,因为只有他才与下文的“天命”和诗中所写的政治情势相合。商纣之亡,即与他作酒池肉林有关。周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的故乡,因为殷民嗜酒,周公特别以成王之命戒之,作了《酒诰》,历数纵酒之危害,并特别提到文王在西土时就常教谕部下勿多饮酒,要康叔牢记。此诗的用意亦在于此,上章的“念昔先人”,亦当包含文王的教谕在内。诗中将正直聪明的人同昏妄无知的人饮酒加以对比,对后者聚众狂饮,滥醉失德,丑态百出,狂妄无礼,进行愤怒的鞭挞。作者警告说,如果一味纵酒失德,败坏威仪,就必然遭到上天的厌弃。《酒诰》云: “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说纣王和群臣沈湎于酒,腥秽闻于上天,故天无爱于殷,使之灭亡,就是因为纣王只贪图逸乐。此诗命意与此相同。以亡国警告,揭露是尖锐的,作者的心情也是沉痛的。
 王朝的前途如此,作为它的一员,作者不能不想自身今后的命运。由此引到他同兄弟的自勉上面。第三章写教子。前四句举了两事,庶民采摘田野里的大豆,蜾蠃负养螟蛉之子,是兴,也是比,姚际恒称为“双起兴”,构思极新奇,后一事尤其见出作者观察的细致。蜾蠃常产卵于螟蛾幼虫体上,螫入毒汁,令其麻痹,然后把它背入树洞中,蜾蠃幼虫孵出后,即以这被麻痹的螟蛉为食粮,古人因误以为蜾蠃养螟之子为己子。诗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以螟蛉为养子的代称,即源于此。螟蛉蜾蠃均为叠韵,四句的句式又两两对称,富有唱叹之致,深化了诗的思想感情。“教诲尔子”指作者兄弟两人而言。教子以承祖德,以继家业,是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也有以幽王为戒之意。第四章以脊令起兴,写兄弟二人起早睡晚,辛苦奔波。脊令在《诗经》中用来比喻兄弟,此诗而外,《小雅·常棣》也有“鹡鸰在原,兄弟急难”的诗句。“所生”指父母。朱熹释“我日”四句说: “言当各务努力,不可暇逸取祸, 恐不及相救䘏也;夙兴夜寐,各求无辱于父母而已。” (《诗集传》) 三国魏徐干在《中论》中特别引录这四句说,“迁善不懈之谓也”,这些说法都是不错的。教子和律己,写出了身处乱世的人忧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第五章应与第二章合看,既是伤时,也是自伤。因为政治腐败,致使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桑扈鸟本来食肉,现在也相率到场圃上来啄食小米,喻民生困苦。贫病交加的人,无端被投进监狱。遭逢乱世,人人自危,都纷纷求人占卜,以求生路。姚际恒说: “持粟出卜,古人常事,近代以来,然后用银钱也。《管子》曰,握粟而卜者屡中; 《史记·日者传》曰,卜而有不当,不见夺糈粮,皆可证。(朱熹) 《集传》谓言握粟以见贫窭之甚,此以后世说古,非也。”所论极确。此章所写既指众人,也包括作者,画出了当时哀鸿遍野,人心惶惶的景象。末章写畏祸心情,也兼作者和众人而言。诗中连用三个比喻,声调急促,文意一层紧逼一层,把人们的恐惧心情,写得惊心骇目。“集于木”言好象扒在树上,“如临于谷”言好象站在崖边,下临万丈深谷,都是讲害怕坠落。“如履薄冰”言害怕陷没在冰水中。《郑笺》云,这是写“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读本章,人们朝不保夕的惊恐神态,仿佛就在眼前。
 此诗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兼用赋、比、兴三体,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而以抒情为主,有的章低回不已,有的章悲愤激烈,读来非常感人。二是无论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变化。从内容讲,从追念先人,到暗刺幽王,到兄弟相戒,到忧惧时势,有许多转折。从形式讲,不仅比兴方面双起兴、全章都用比喻这样的特别手法,就韵律言,除了通常的一章一韵之外,还有全章都以一字为韵的特别押韵法,更有第五、第六两章一三、二四、五六为韵的神妙变化。(第五章一三句古音扈与寡叶韵,属鱼部) 另外,叠韵、叠字的运用,也很突出。除了上面讲到的“螟蛉”、“蜾赢”外,尤其末章,六句中连用四对叠字,第五句全用叠字组成。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经》·《小宛》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小宛》

宛彼鸣鸠,小小斑鸠不住鸣,

翰飞戾天。展翅高飞破苍旻。

我心忧伤,忧伤充满我内心,

念昔先人。怀念祖先倍感亲。

明发不寐,直到天明没入睡,

有怀二人。想着父母在世情。

人之齐圣,聪明智慧那种人,

饮酒温克。饮酒也能见沉稳。

彼昏不知,可是那些糊涂蛋,

壹醉日富。聚众滥饮日日甚。

各敬尔仪,请各自重慎举止,

天命不又。否则天不佑你们。

中原有菽,田野长满那豆菜,

庶民采之。众人一起去采摘。

螟蛉有子,螟蛉如若生幼子,

蜾蠃负之。蜾蠃会把它背来。

教诲尔子,你们有儿我教育,

式穀似之。继承祖先好风采。

题彼脊令,看那小小的鹡鸰,

载飞载鸣。边翻飞呀边欢鸣。

我日斯迈,天天在外我奔波,

而月斯征。月月在外我远行。

夙兴夜寐,起早贪黑不停歇,

毋忝尔所生。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桑扈,小青雀叫叽叽叽,

率场啄粟。沿着谷场啄小米。

哀我填寡,自怜贫病更无依,

宜岸宜狱。连遇诉讼真可气。

握粟出卜,抓把米去占一卦,

自何能穀?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温恭人,温和恭谨那些人,

如集于木。就像聚集在树顶。

惴惴小心,担心害怕真警惕,

如临于谷。就像深谷脚边近。

战战兢兢,心惊胆战太不安,

如履薄冰。就像踩上薄薄冰。

《毛诗序》说:“《小宛》,大夫刺幽王也。”郑笺又订正说:“亦当为厉王。”但从诗的内容来看,看不出和幽王或厉王有多大的关系,讽刺的意味也不突出。朱熹的《诗集传》就不同意他们的说法,认为“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他说这是一首“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朱熹看出前人解说的破绽而提出新说,这是可贵的。但细玩诗意,他仍没有理清作者与所述内容的关系,而后世的众多解诗者又多是在毛、郑、朱诸说之上修修补补,致使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首诗没有真正搞清读懂。从诗篇所述的内容来看,作者可能是西周王朝的一个下级官吏。父母在世时,对他有良好的教育,家庭生活似乎还很富裕。可是父母去世之后,他的兄弟们违背了父母的教诲,一个个嗜酒如命、不务正业,致使家道衰败,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都弃养了。作者恪守着父母的教诲,终日为国事或家事操劳奔波,力图维系着家门的传统。但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邪恶势力的威逼和迫害,已力不从心。他贫病交加,并连遭诉讼,所以忧伤满怀,以至“惴惴小心”、“战战兢兢”地生活着,盼望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家道复兴。在他“宜岸宜狱”之时,更是耿耿难眠、百感交集,既怀念死去的父母,又怨恨“壹醉日富”的兄弟,思前想后,感慨万端,因而写出了这首忧伤交织的抒情诗。它虽然不是什么“刺王”之作,但却反映了混乱、黑暗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对我们还是有认识意义的。

全诗六章,章六句,而怀念父母的思想感情却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全诗中。首章直述怀念祖先、父母之情,这是疾痛惨怛的集中表现,也暗含着今不如昔的深切感慨。二章感伤兄弟们的纵酒,既有斥责,也有劝诫,暗示他们违背了父母的教育。三章言代兄弟们扶养幼子,教育他们长大继承祖业家风。四章述自己操劳奔波,以慰藉父母在天之灵。五章说明自己贫病交加,又吃了官司,表现出对命运难卜的焦虑。最后一章,总括了自己诚惶诚恐、艰难度日的心情。各章重点突出,语意恳切;全诗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即使从语言的使用上来看,质朴而又整饬,在雅颂作品中是颇为别具一格的。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时,虽然是以诉说为主,但并不是平铺直叙、直来直往,而是采取了意味深长的比兴手法,使读者感到作者的每章诗意都是在因物起兴、借景寄情。第一章以斑鸠的鸣叫、翰飞、戾天来反衬他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忧伤,第二章以“齐圣”之人的“饮酒温克”来对比自己兄弟的“彼昏不知,壹醉日富”,第三章以“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来比喻自己代养兄弟们的幼子,第四章以鹡鸰的“载飞载鸣”来映衬自己“夙兴夜寐”地“斯迈”、“斯征”,第五章以“交交桑扈,率场啄粟”来象征自己“填寡”而又“岸狱”的心态和心情,都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贴切真实,耐人咀嚼和回味。至于第六章连用三个“如”字,更把自己“惴惴小心”、“战战兢兢”的心境描绘得形神兼备,真切感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但表现得却十分活脱、鲜明和生动,这在雅颂作品中也是别具特色的。

总之,《小宛》在内容主题上是今人比较难于索解的,但在艺术技巧上,却是比较优秀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