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大叔于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大叔于田

 
 叔于田, 叔往狩猎启身行,
 乘乘马。① 四马一车任驰骋。
 执辔如组,② 手执马缰如织组,
 两骖如舞。③ 两匹骖马欢如舞。
 叔在薮, 狩猎来到沼泽边,
 火烈具举。④ 熊熊火炬齐点燃。
 襢裼暴虎,⑤ 袒胸赤手搏猛虎,
 献于公所。⑥ 把它献到公爷处。
 将叔无狃,⑦ 请叔千万莫大意,
 戒其伤女。 小心猛兽伤害您。
 
 叔于田, 叔往狩猎走得忙,
 乘乘黄。 驾车四马一色黄。
 两服上襄,⑧ 服马两匹齐昂首,
 两骖雁行。 骖马两旁似雁翔。
 叔在薮, 狩猎来到沼泽边,
 火烈具扬。 熊熊火炬齐高扬。
 叔善射忌,⑨ 叔善引弓射飞箭,
 又良御忌, 又善御马巧周旋。
 抑磬控忌,⑩ 忽儿勒马神贯注,
 抑纵送忌。(11) 忽儿纵马情自如。
 
 叔于田, 叔往狩猎出了门,
 乘乘鸨。(12) 四匹花马驾车奔。
 两服齐首, 服马两匹并起头,
 两骖如手。(13) 两骖恰似左右手。
 叔在薮, 沼泽丛林来狩猎,
 火烈具阜。(14) 熊熊火焰愈猛烈。
 叔马慢忌, 叔的马儿慢下来,
 叔发罕忌, 叔的发射减下来,
 抑释掤忌,(15) 揭开壶盖把箭收起来,
 抑鬯弓忌。(16) 解开弓套把弓藏起来。

 
 【注】 ①乘乘马: 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前一“乘 (cheng)”字,动词;后一 “乘 (sheng)”字,量词,四个之数为 “乘”。②组: 编织。此句是写御马技术高超,手持马缰绳有如织布时丝线有条不紊,很有节奏。③两骖:指一车四马中外侧的两匹马。④火烈: 火的行列。烈,同“列”。具: 通 “俱”,⑤襢裼(xi): 脱去上衣,露出肉体。暴虎: 空手搏虎。暴 (bo) ,通“搏”。⑥公所: 指收藏猎物的地方。⑦将 (qiang):请求。狃 (niu): 习以为常的意思。⑧两服: 指一车四马中内侧的两匹马。襄: 借为 “骧(xiang) ”,马头昂起。⑨忌: 语气词,下同。⑩抑: 发语词,下同。磬控: 用力勒马。磬,通“劲”,用力。(11)纵送: 纵辔放马而行。(12)鸨:通“鸨 (bao) ”,有黑白杂毛的马。(13)如手: 象人的左右手,以喻御者驭马如使用已手一样随意自如。(14)阜 (fu) :旺盛。(15)释掤(bing) : 解开箭壶盖子,准备将箭收起。掤:箭壶盖。(16)鬯弓: 把弓放进弓衣里。鬯,弓衣,这里做动词用。
 
 《大叔于田》与上篇《叔于田》应该是基于同一母题写成的姊妹篇(“大叔于田”冠以“大”字不过以区别篇目而已) ,然而,两诗的写法却迥异其趣。如果说《叔于田》是通过抒情主人公主观感受的抒发,显示一位猎者的英雄出众,那么这一篇则是直接把“叔”推到众人面前,表现他的不同凡响; 前者借助衬托,引人联想,后者多用赋笔,以正面渲染见长。这样,作者就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诗一开始,就推出一幅车马奔驰的出猎画面,把人们带进一个紧张、热烈而又节奏明快的动态情境之中: “得得”的马蹄声,飞扬的尘土,欢快舞蹈的骏马,英武威风的驭者……而在这开阔、飞动的场面中,镜头的焦点又始终未离开“叔”的身影。两骖步履谐和中节,自是驭者御术娴熟; 一句“执辔如组”,就把他引动马缰绳有条不紊、挥舞潇洒的情态形容殆尽。作者正是在这惊警动人的画面和气氛中用近镜头把主人公推到人们面前,一开始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叔在薮,火烈具举”,自此始,作者开始正面展现狩猎的情景。这是在一片沼泽丛林地带一次大规模的火田围猎活动,作者只选择“举火”这一富于色彩和表现力的情节,便活生生托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对于这里的“举火”,胡承珙断言“此诗自是宵田用燎” (《毛诗后笺》) ,其实,古代围猎用火,是为了驱走野兽,并阻绝其逃路,《尔雅·释天》“火田为狩”、《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均谓此,本诗似不必特指夜猎。所谓“火烈俱举”,《毛诗传》释“烈”为 “列”,《郑笺》 申之云“列人持火俱举”,则“火烈”即火的行列。由火的行列可以想见人的行列,由火红的炬光可以想见人们激昂亢奋的情绪,而一个“俱”字,又生动地描画出排排火焰同时升腾的壮观景象。
 正是在这熊熊火光的映照下,正是在这群情振奋的热烈气氛中,英雄的主人公挺身而出,与猛兽展开了殊死格斗。“襢裼”,写其搏战之激烈,“暴虎”,更见其气概之非凡,而“献于公所”,则可见其胜利者的自豪与微笑。就在这人与自然较量的浓缩投影中,人的力量得到了升华与高扬,“叔”这一英武猎者的形象也就在这大幅度的动作中,在众人围观的烘托中得到了有力的凸现。至于“将叔无狃,戒其伤女”两句,看似劝戒,实则是从一个很好的角度,对于“叔”的雄豪自肆作了巧妙的渲染,愈见其无所畏惧的英雄胆气。
 继首章集中描写围猎中“叔”激战猛虎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格斗之后,第二章虽以叠唱的形式出现,却又包含了事件的发展和内容的演化,描写了“叔”登车驭马追射走兽的新的一幕。“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原来,这位猎人不但膂力超绝,胆气过人,而且射技神奇,御术高超。显然,与首章选择典型情景集中刻画不同,这里变为一种概括的描述,但其用语仍极富于表现力,“抑磬控忌,抑纵送忌”,寥寥数语,就把“叔”忽儿止马立定全神贯注、忽儿从容不迫任马自驰的具体情态描画得淋漓尽致。不难看出,这一章仍是表现“叔”在狩猎活动中的雄勃英姿这一基本主题,却由于变幻角度和写法,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形象的内涵,使我们获得了新的感受。
 至于第三章,是写狩猎的结束,看似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却自有佳趣。请看,这里的描写是何等细腻: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从“叔”减慢车速、减少射箭,一直写到打开箭筒、放进余箭,又把弓藏进弓衣……简直细得有些琐碎、繁冗、絮叨了。其实,作者这样写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说是一种追踪式的特写,这使“叔”的形象自始至终占据了整个画面的最大空间。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更明显地体味到,全诗的基本笔法虽是对主人公作再现式的铺陈描写,但其中却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色彩,浸透了作者对“叔”无比爱慕和关注之情。全诗的描写本身就不乏夸美之笔,而从末章这旁若无人,凝神注目“叔”的一举一动的目光中,更明显地透露了个中消息。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说此诗与《叔于田》应该是基于同一母题而写成的姊妹篇,更具体说,是出自同一作者对同一对象饱含深情的赞美。是否如此?诗无达诂,读者尽可以自己去想象。

《诗经》·《大叔于田》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大叔于田》

叔于田,三哥出发去打猎,

乘乘马。驾起大车四马牵。

执辔如组,手拉缰绳如执组,

两骖如舞。骖马真似舞翩翩。

叔在薮,三哥冲进深草地,

火烈具举。四面猎火齐点燃。

襢裼暴虎,袒身赤膊斗猛虎,

献于公所。从容献到主公前。

将叔无狃,三哥请勿太轻率,

戒其伤女。老虎伤人提防严。

叔于田,三哥出发去打猎,

乘乘黄。驾车四马毛色黄。

两服上襄,服马马头高抬起,

两骖雁行。骖马整齐如雁行。

叔在薮,三哥冲进深草地,

火烈具扬。四面猎火烧得旺。

叔善射忌,三哥射箭箭法准,

又良御忌。驾车本领也高强。

抑磬控忌,勒马止步弯下腰,

抑纵送忌。纵马奔驰松马缰。

叔于田,三哥出发去打猎,

乘乘鸨。驾车四马杂色毛。

两服齐首,服马齐头又并进,

两骖如手。骖马如手双协调。

叔在薮,三哥冲进深草地,

火烈具阜。四面猎火熊熊烧。

叔马慢忌,三哥控马渐慢行,

叔发罕忌。三哥放箭渐稀少。

抑释掤忌,打开箭筒箭收起,

抑鬯弓忌。拉过弓袋弓放好。

此诗主题,《毛序》谓“刺庄公也”,认为“叔”即庄公之弟共叔段,孔颖达疏云:“叔负才恃众,必为乱阶,而公不知禁,故刺之。”刘沅《诗经恒解》以为叔段武勇善射,“庄公不能善教之以成其材,又不能善用之以全其才,而使陷于恶,诗人流连咏叹,惜叔实刺公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又云:“叔段长于射御,力能暴虎,为国人所叹赏,宣扬传颂。”今人则多认为是赞美猎手之作。

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女子。她赞美的大约是自己的恋人,一位青年猎手。古人以伯、仲、叔、季作排行,叔本指老三。《郑风·萚兮》有“叔兮伯兮,倡(唱)予和女”之句,《郑风·将仲子》中提到“仲子”,则当时郑国女子对恋人也可称“伯”、“仲”、“叔”,大约相当于今日民歌中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诗中说这位青年打死虎之后“献于公所”,可知他是随从郑伯去打猎的,然指实为共叔段,似乎并没有什么理由。

第一章“叔于田”直截了当点出要写叔的什么事。“乘乘马”表现出其随公畋猎时的气势。三、四句则描绘他驾车的姿态。驾车之马有四匹,四匹马的缰绳总收一起拿在手中,如绶带或织带时的经线,两面的骖马同服马谐调一致,像在舞蹈一样整齐。其得心应手的情况,就像马完全在按驾车人的意识行动。把叔驾车的动作写得同图画、音乐、舞蹈一样,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像《淮南子·览冥》说的王良造父驾车的情形,“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若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然而在本诗中只用了八个字。下面“叔在薮,火烈具举”,将叔放在一个十分壮观的背景之中。周围大火熊熊燃烧,猛虎被堵在深草之地,唯叔在其中与虎较量。叔脱去了上衣,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和身,也照亮了将要拼死的困兽。其紧张的情况,同斗兽场中惊心动魄的搏斗一样。结果呢?“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叔不但打死了猛虎,而且扛起来献到了君王面前,像没有事一样。一个英雄勇士的形象活生生显示了出来。这十五个字的描写,可与《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那一段精彩的叙述相媲美。诗人夸赞叔,为他而自豪,又替他担心,希望他不要掉以轻心,这个感情,是复杂的。

第二章写叔继续打猎的情形,说叔“善射”、“良御”,特别用了“磬控”一词,刻画最为传神。“控”即在马行进中骑手忽然将它勒住不使前进,这时马便会头朝后,前腿抬起;人则弯曲腰身如上古时的石磬。第三章写打猎结束时从容收了弓箭,以其在空手打虎和追射之后的悠闲之态,显示了他的英雄风度。全诗有张有弛,如一首乐曲,在高潮之后又是一段舒缓的抒情,成抑扬之势,最有情致。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评曰:“描摹工艳,铺张亦复淋漓尽致,便为《长杨》、《羽猎》之祖。”认为此诗实为汉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等专写畋猎的辞赋的滥觞,他的意见有没有道理呢?读者自可善加评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