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四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四牡》

四牡騑騑,四匹公马跑得累,

周道倭迟。道路悠远又迂回。

岂不怀归?难道不想把家回?

王事靡盬,官家差事没个完,

我心伤悲。我的心里好伤悲。

四牡騑騑,四匹公马跑得疲,

啴啴骆马。黑鬃白马直喘气。

岂不怀归?难道不想把家回?

王事靡盬,官家差事没个完,

不遑启处。哪有时间家中息。

翩翩者鵻,鹁鸪飞翔无拘束,

载飞载下,忽高忽低多舒服,

集于苞栩。累了停歇在柞树。

王事靡盬,官家差事没个完,

不遑将父。哪有时间养老父。

翩翩者鵻,鹁鸪飞翔无拘束,

载飞载止,飞飞停停真欢愉,

集于苞杞。累了歇在枸杞树。

王事靡盬,官家差事没个完,

不遑将母。哪有时间养老母。

驾彼四骆,四骆马车扬鞭赶,

载骤骎骎。马蹄得得跑得欢。

岂不怀归?难道不想把家回?

是用作歌,将这编首歌儿唱,

将母来谂。儿将母亲来思念。

这是一首写某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的行役诗,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

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以下各章内容都是对“伤悲”情绪的具体补充,全诗渗透着一种伤感色彩,这也是那个纷乱艰难时世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吧。“四马騑騑,周道倭迟”,马儿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曲折悠远,漫无尽头。风尘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马车跑得越快,离故乡和亲人就越远。他脑子里在想什么?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么?不,他只在想一件事:“归”。却又用“岂不怀归”那样吞吐含蓄的反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丰富细腻一言难尽的思想感情,非常耐人寻味。这“周道倭迟”,不也正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么?多少人南辕北辙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而有“怀归”之想,而“王事靡盬”无情地鞭笞着他们无奈地违心地前进着。除了陶渊明式人物能毅然“归去来兮”外,谁也免不了会有“心中伤悲”的阴影掠过啊!诗的抒情韵味相当悠长。

全诗有三章写到马,因为马是载客的主体。有两章写到鵻,是行途所见。路上所见必不少,单单拈出鵻,自有一番良苦用心。鵻又称夫不、鹁鸠。《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诗人见孝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安居),更谈不上尽孝于父母,让孝鸟与客观上已成了不孝的人作对照,感喟良深。又鹁鸠非常逸豫闲暇,自由地飞上飞下,累了可以任意停歇,在柞树上行,在枸杞上也行,爱停哪里是哪里。可怜的四马呢?虽然是精心选拣出来毛色划一的华贵的骆马,但不得不终日拼命地跑,累了也得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还得跑。王家公事有规定期限,岂容半点差迟?在这里,鵻的闲又与马的累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而写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可见,诗中写马,写鵻,都非泛笔,而有很深的匠心在。

从谋篇布局来看,首章“我心伤悲”是定调,二章“启处”是安居乐业尽孝的基础,三、四章写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观念,次序不能移易。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来,以母概父。全诗层次井然。末章结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手法与《小雅·四月》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相同。

尽管这首诗是发泄牢骚,不满“王事靡盬”之作,但也可被曲解成忠孝不能两全而勉力尽忠王事之作,所以统治者用此诗来慰劳使臣的风尘劳顿。《左传·襄公四年》载穆叔云:“《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毛序》也说此诗“劳使臣之来也”。所以《仪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中也歌此诗。在笺释上,最典型的是毛传和郑笺。毛传云:“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郑笺云:“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都将此诗的“怨”思化为“美”意,实有悖于原作的主旨。《诗经》中像这样被曲解的诗,数量还相当不少,读者当能领会甄别。


诗经·四牡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四牡

 
 四牡騑騑,① 四匹马儿匆匆忙忙,
 周道倭迟。② 大路弯弯大路长。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王事靡盬,③ 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我心伤悲。 我的心里真悲伤。
 
 四牡騑騑, 四匹马儿匆匆忙忙,
 啴啴骆马。④ 黑鬣的白马喘得把口张。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王事靡盬, 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启处。⑤ 哪有空儿着席上。
 
 翩翩者, ⑥ 勃姑鸟翩翩地飞翔,
 载飞载下, 飞上去,飞下来,
 集于苞栩。⑦ 歇在密茂的栎树上。
 王事靡盬, 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将父。⑧ 哪有空儿把父亲来奉养。
 
 翩翩者, 勃姑鸟翩翩地飞翔,
 载飞载止, 飞上去,停下来,
 集于苞杞。⑨ 歇在密茂的杞树上。
 王事靡盬, 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将母。 哪有空儿把母亲来奉养。
 
 驾彼四骆, 驾起那四匹黑鬣的白马,
 载骤骎骎。⑩ 搭搭搭地赶前方。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是用作歌, 这儿编支歌来唱,
 将母来谂。(11) 母亲啊,使我多怀想。

 
 【注】 ①騑(fei) 騑: 行走不停。②周道: 大道。倭迟,迂回辽远。③靡:不。盬(gu),息,止。④啴(tan)啴: 喘息貌。⑤遑:暇。 启处,安息。 ⑥(zhui): 勃姑鸟。 ⑦栩 (xu):栎树。⑧将: 养。⑨杞: 枸杞。⑩骤:疾走。骎 (qin) 骎:马前进貌。(11)来: 语辞。谂(shen) : 念。
 
 这首诗,写小官吏行役的苦恼,叹息他不能回乡奉养父母。诗分五章,章五句,一、二章重调,三、四章重调,五章单独成篇。在重调的一、二章,三、四章中,均兴而比,比尤具有特殊意义,紧扣所赋的行役之事来对比,显示出诗的深刻性。首章的“四牡騑,周道倭迟”极写四马驾车奔驰在弯弯长长的大路上,而自己的行役自不待言。“岂不怀归”?一问,诗意翻腾,语言跳跃,振起全篇。为何如此,实以 “王事靡盬”,官家的差遣没停止,老百姓的供给更可想而知。所以只落得“我心伤悲”。二章再写马之奔驰,突出马的疲劳,“啴啴骆马”,具体地写黑鬣的白马跑得气嘘嘘的,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句之提问与首章同,答语亦相同。而自己则“不遑启处”,哪有片刻停息。以上重调两章实写在路上的奔忙,以马起兴,以马为此,赋出一己的辛劳与叹息。
 三、四章的重调在手法上仍是以兴而比,以赋其事。不过以走兽变为飞禽,把四牡换为鸟。 以三句铺写鸟之行止, 是“翩翩者, 载飞载下,集于苞栩”。四章也只换了“下”为 “止”,换了“栩”为“杞”。极写鸟之飞飞停停,还能聚落在密茂的栎树、 杞树上。 又名勃姑, 是个孝鸟。更显出鸟还能孝顺父母,而自己呢?则是“王事靡盬”,“不遑将父”,“不遑将母”。痛息人不如鸟,而“王事靡盬”之差役、迫使人不能奉养父母,其罪恶可想而知。诗富有揭露性,但又寓意幽深,综观重调的一、二、三、四章,以重调加深涂抹,但又提顿见意,使诗情翻腾而又深刻。小官吏之忙迫,身心辛苦,倾泻无余。
 五章又回应到首章的诗意来,以 “驾彼四骆,载骤駸駸”遥应首、二章之骆马之奔驰,继续前行。三句之“岂不怀归”仍系以提问见意。但嗟叹之不足,又咏歌之,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点明作诗宗旨,是永远忘不了母亲,以结束本诗。揭露性强,而又充满孝思,是一首思想意义很强的诗篇。在结构上,虽为重调,但写法上仍有差异。一、二章之一、二句均系写马之行驰,以 “岂不怀归”提问,再叹息劳役之苦。三、四章则写鸟之自由,飞飞停停。以三句铺写之,然后再转到己身之服役,不能奉养父母。五章虽与一、二章重调,但末二句为抒情,仍小有差异。重调中均显出同中有异,以扩大、深入写其内容。又用提笔以振起全篇,用铺写来曲尽诗意,显示诗的有起伏,有波澜,而又倾怀泻出、淋漓尽致。其语言则随所写对象之不同,有的凝重,如“四牡騑騑,啴啴骆马。”有的则轻快,如“翩翩者,载飞载下”。 以显示其不同之音调, 增加诗的乐感,收到诗的美学效果。
 如把本诗和《北山》对读,可以看出《北山》铺写劳役之不公,是以多许胜少许,本诗则是以简炼称,以少许胜多许。各臻其妙。如把它和《蓼莪》对读,又可以看出《蓼莪》是铺写孩儿对父母的怀念,悲痛不能终养,铺写得详尽无遗,也是以多许胜。本诗也是怀念父母,不能奉养,又是以少许胜。两诗各有特色,而其孝思则一。这都可以起到敦风俗、兴教化的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