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眼 诗眼见“潜溪诗眼”。 ☚ 潜溪诗眼 李希声诗话 ☛ 诗眼 诗眼诗句中最精彩最关键的某一个字叫“诗眼”,也叫“句眼”。清贺贻孙《诗筏》:“诗有眼,犹弈有眼也。诗思玲珑,则诗眼活;弈手玲珑,则弈眼活。所谓眼者,指诗弈玲珑处言之也。学诗者但当于古人玲珑中得眼,不必于古人眼中寻玲珑。”施补华《岘傭说诗》:“五律须讲炼字法,荆公所谓‘诗眼’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此炼实字。‘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蚁浮仍蜡味,鸥泛已春声’,‘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此炼虚字。炼实字有力易,炼虚字有力难。”参见“句眼”。 ☚ 句眼 活句 ☛ 诗眼 诗眼shīyǎn━┃ 诗篇中的眼目,即全诗主意之所在。唐·李商隐《少年》诗,纪昀评:“末句是一篇之诗眼。”又指诗人的鉴别力。宋·范成大《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诗:“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 诗债 狐穴 ☛ 诗眼 诗眼中国古典诗论中指诗中能令全篇生色的使人快目的关键之字和使人醒心的活泛之意。倡自宋代江西诗派。黄庭坚《赠高子勉》:“拾遗句中有眼”,“眼”即指诗眼。“诗眼”似取譬于人的眼睛,目明则有神,状诗用字的精警; 取譬于弈棋,有“眼”则活,无“眼”则死,状诗措意的活泛。宋·范温有《潜溪诗眼》一卷,书中有云:“世俗所谓乐天《金针集》,殊鄙浅。然其中有可取者,‘炼句不如炼意’,非老于文学不能道此。又云‘炼字不如炼句’,则未安也。好句要须好字,如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劝客尝’,见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老杜画马诗‘戏拈秃笔扫骅骝’,初无意于画,偶然天成,工在‘拈’字。柳诗‘汲井 ☚ 无技巧境界 文眼 ☛ 诗眼 诗眼诗句中讲究“炼字”的位置。杨载《诗法家数·总论》:“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施补华《岘佣说诗》:“五律须讲炼字法,荆公(王安石)所谓诗眼也。”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中还认为“眼用活字”。从他所列举的诗句看,所谓“活字”都是比较形象化的动词。但也有些诗家对“诗眼”之说有不同的看法。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盛唐句法浑涵,如两汉之诗,不可以一字求。至老杜(杜甫)而后,句中有奇字为眼,才有此,句法便不浑涵。昔人谓石之有眼为研(同‘砚’)之一病,余亦谓句中有眼为诗之一病。”此外,词中亦有“眼”,被称为“词眼”。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词眼’二字,见陆辅之《词旨》,其实辅之所谓眼者,仍不过某字工、某句警耳。” ☚ 炼句 词眼 ☛ 字眼 字眼用在某处的字眼、词语:字样 ☚ 词语 句子 ☛ 诗句 诗句骚句 另见:诗 诗作 写诗 ☚ 词句 语言、文学 ☛ 观察力 观察力鉴察力:玑镜 另见:观察 考察 ☚ 悟性 聪明 ☛ 诗眼shī yǎn❶诗句中最关键的字眼,也指一首诗的眼目。李商隐《少年》诗纪盷评》:“末句是一篇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