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西汉扬雄对赋的分类和评价。语出《法言·吾子》:“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 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扬雄将赋分作两类,以屈原为代表的是诗人之赋,因为屈赋体同诗雅,兼具“诗三百”写作精神,得风雅之旨,有教化作用。扬雄推崇这种诗人之赋。而辞人之赋,则指景差、唐勒、宋玉等人的赋,其赋是“必也淫”。扬雄的划分虽有欠恰当,但从总体上将屈原的骚体赋和汉大赋区别开来,不仅指出了体制上的差异,也指出了内容和艺术上的不同,这还是符合实际的。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丽”,美巧、华丽。赋,博采摛文确体现了“丽”的特点。但“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却有分别。前者丽,而有则,即有法度,即诗人之赋符合儒家讽喻劝谏教化的法度。后者丽,而淫。淫,过分,泛滥放荡,指文辞闳侈巨衍靡丽,形式的铺张,文辞的华艳,损害了主题的表达,淹没了讽谏的旨意。扬雄从赋体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屈原的骚赋和汉赋加以对照比较而得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个论断,是对赋家创作经验的一个理论总结。这个论断是在辞赋发达的时代提出的,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批评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晋代挚虞把赋分为“古之赋”、“今之赋”,指出“古之赋,以情义为主”;“今之赋”,“假象过大”,“逸辞过壮”,“辨言过理”,“丽靡过美”。刘勰提出“为情造文”,“为文造情”的论断,清陈廷祚说:“以理胜者,虽则弗丽,以词胜者,虽丽弗则,不则不丽,作者不为也。”显然,他们的观点都是扬雄这个论断的发挥。今天,我们研究屈骚和汉赋,扬雄的观点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