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诔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诔辞

诔辞

古代专门用来表彰死者功德的当众宣读的哀悼文体。是我国哀悼文体中最古老的形式。约形成于西周初年,当时有读诔定谥的制度。《周礼》:“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郑玄注:“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释名·释典艺》:“累列其事而称之。”《文心雕龙·诔碑》:“诔者,累也; 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初只限于上对下,长对幼。《礼记·曾子问》:“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后来人们逐渐不遵守这个“礼”的约束。扬雄就曾为汉元帝作诔,曹植也曾为文帝曹丕作诔。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盖古之诔本为定谥。而今之诔惟以寓哀,则不必问其谥之有无,而皆可为之。至于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内容一般分两部分,前边叙死者的家族世系,生平事迹,后边言悲伤哀悼之辞。感情要切至凄怆,笔调缠绵悲痛。陆机《文赋》:“诔缠绵而凄怆。”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论其人也,暧乎若可觌; 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此其旨也。”唐宋之后,诔词不仅内容有变化,格局也无定规,有序无序.序文有韵无韵,以及用四言、五言还是杂言,都由作者自便,不再局限于四言体的呆板形式,而是向灵活多样的骚体诗与长短句演进。如《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缠绵凄恻,是后来诔辞的范例。

☚ 悼词   哀辞 ☛
告词

告词

祭告的文辞:祭词
告神祈福之词:嘏词
哀悼死者的文章:诔(~文;~状;~辞;~词;哀~)
告祭死者神只的文字:祭文 吊文 哀文悼词 挽词 醴词 醮词 哀辞 嘏辞 告文 告祭 挽幅 哀策文
旧时祭文结尾常用的套语:伏维尚飨 伏维尚享 伏惟尚飨
祭告先祖的文字:告祖文 告庙文

☚ 铭文   各种程度的文字 ☛
诔辞

诔辞

文体名。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暧乎若可睹;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此其旨也。”诔之有忌,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其体先述世系行业,而末寓哀伤之意。”(徐师曾《文体明辨》)是以诔须“缠绵而凄怆”(陆机《文赋》)。诔有官诔、私诔之分。前者如《左传·哀公十六年》载鲁哀公《孔子诔》,后者如颜延之《陶征士诔》。

☚ 哀辞   挽辞 ☛
000052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