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须愈转愈深
这是词论家在造句谋篇方面提出一条美学原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由一个意思转出另一个意思。刘熙载《艺概》说:“词须愈转愈深,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如“稼轩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玉田云:‘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下句即从上句转出,而意更深远。”(沈祥龙《论词随笔》)一种是指同一意思在不同作家的不同词中愈翻愈妙。“如周清真《满路花》后半云:‘愁如春后絮,来相接。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除共天公说。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酷尽无聊赖之致。至陆放翁《一丛花》,则云:‘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其情加切矣。至孙夫人《风中柳》则更云:‘别离情绪,待归来都告。怕伤郎,又还休道。’则又进一层。然总此一意也,正如剥蕉者,转入转深耳。”(《皱水轩词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