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史的分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词史的分期

词史的分期

台湾学者对词史的分期问题做了多方面探讨。丘琼荪在《诗赋词曲概论》(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1月第3版)中认为词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期,唐玄宗元年至唐亡(公元742——906),凡165年。是词的幼年期。词在此期中孕育和生长,李白是产母,经张子和、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哺乳长大。尤以温庭筠、皇甫松两人抚育之功最大。第二期,五代十国梁太祖元年至宋太祖末年,南唐亡(公元907——975),为词的青年期。五代十国之际,词体的创作已完全成功,词人众多,且有不少作词的专家。在乐府中,词已替代了诗的地位,为当时唯一的新乐府。和凝、韦庄、牛峤、薛昭蕴、李珣、欧阳炯、孙光宪、李后主、冯延已等皆其著者。第三期,北宋太宗元年至钦宗靖康(公元976——1126),凡151年,为词的壮年期。词成了赵宋一朝的时代文学,体制上已由小令演化为慢词,作者可以畅所欲言。豪放派的兴起,打破了词只限于言情的局限,而可以发为议论,发为感慨,气象益发阔大,内容更加充实。在声乐上已独占了当时乐府的地位,得与诗文辞赋等并比齐观,不复以小道目之。这个时期的词作,当以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晏几道、苏轼及苏门四学士、贺铸、谢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第四期,南宋高宗元年至宋亡(公元1127——1279),为词的老年期。南宋词人,专研字面和音律,词的技术实已达到了最高峰,可惜过于雕饰,生机垂绝,已为词的没落时期。过此以往,便无可进展了。
郭天沅在《中国文化月刊》第119期(1989年9月版)著文《晚唐至清词之兴衰概述》,其中谈到宋词分期问题时认为,北宋词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传承时期,以晏殊、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承花间派的余绪,其特色有三:一、承袭唐五代的遗风,规模《花间》,所用词调大多是小令。二、多喜欢作婉约秾丽的小词。三、此时新腔未出,而旧曲犹传,一般作家刻意倚声,皆能被之歌喉弦管,谐律能歌。第二期是创造时期,以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为代表。其特点亦有三个,,一、以衍漫为主。二、柳永开了不避俚俗语的风气,黄庭坚继之,苏轼词也有俚俗语。三、及至苏轼,词在内容上更加解放。苏轼独以酒丽临达之气入词,别开境界,一洗绮靡之态,专事豪放。且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以诗、赋、经、文句入词。又不肯曲就声律而害意,完全以文学的内容为重。第三期是深进时期,以周邦彦为代表。其特质是严守音律,雕琢字句,在严格的词律中,用清丽婉美的辞章写出他的心怀,开了南宋词人的先声。
南宋词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奔放时期,正当南渡之后,许多慷慨悲歌之士,眼看半壁河山沦为异域,势不可返,颇有些愤激难平、髀肉复生之感。最初是几位慷慨激昂的政治家,继之有章、陆,再后则为刘过诸人。这类词的流行,一方面是由于金人的侵凌,一方面也为了苏氏作品受到久压之后的重新抬头。第二期为改进时期,在偏安的升平局面下,时人胃口又回到周美成的作风。代表人物姜白石、吴文英等,皆以雕饰为工,以合律为能。第三期是凝固时期,词体开始凝固,词人把词看做一种古典的文体,无从扩充其领土,只是力求精纯而已,于谐协音律外,还要文辞和平工整,典雅合法。

☚ 词与乐府关系的演变   唐代词作失传的原因 ☛
000068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