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词 词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本系合乐歌唱的歌词,初称“曲”、“杂曲”、“曲子词”。因为合乐歌唱,又称“乐章”、“乐府”、“琴趣”。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倚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字数、句数、平仄、韵律而填写,成为一种与音乐分离、句式长短不齐的格律诗,被称作“长短句”。词有许多不同词调,其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平仄、韵律均有不同规定,并各有特定名称,叫“词牌”。根据一篇字数、句数之多寡,词又有“小令” “中调”、“长调”之分。 ☚ 旧体诗 诗余 ☛ 菩萨蛮(平林漠漠)/忆秦娥(箫声咽)/渔歌子(西塞山前)/忆江南(梳洗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渔家傲(塞下秋来)/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蝶恋花(槛菊愁烟)/桂枝香(登临送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十年生死)/鹊桥仙(纤云弄巧)/一剪梅(红藕香残)/声声慢(寻寻觅觅)/满江红(怒发冲冠)/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都) ☚ 赤壁赋 菩萨蛮(平林漠漠) ☛ 词 词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依曲拍为句、用以应歌的燕乐歌辞——曲子词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一种以长短句为主、拥有上千个体调的新型诗体。词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段、抒情畛域和审美价值,千馀年来与古、近体诗并行共存,各擅胜场。词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抒情诗。但在它的发展中,存在着“歌词化”与“诗化”的两种倾向。前者旨在入乐歌唱,重视本身的音乐性、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当然也包括抒情功能);后者则以词调为载体,然已与音乐分袂,旨在运用发挥词体独擅的抒情功能并以此置于首位,无异是近体诗之后兴起的一种更为精致的格律诗。词有“曲子”、“曲子词”、“乐章”、“歌曲”、“词曲”、“近体乐府”、“琴趣”、“歌词”、“小词”、“寓声乐府”、“诗馀”、“长短句”等等别名。英文或译为Ci与Ci-Poetry(词一诗),或译为Song(歌曲),或译为Lyric Metres(抒情韵律),或译为Length Metres(长短韵律)。同词的种种别名一样,似乎都各取一端而未能圆该。 ☚ 概念术语 词学 ☛ 词 词古诗的一体。“词”亦作“辞”。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感触事物,托于文章,谓之辞。”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体凡》云:“进乎文为辞。”说明“辞”必须有较好的文采。古代多写作“辞”,如汉武帝的《秋风辞》,乐府诗的《木兰辞》等。唐以后往往写作“词”,如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山鹧鸪词》、《巴女词》,白居易的《狂歌词》、《春词》、《恨词》、《杨柳枝词》,李贺的《绿水词》,李商隐的《汉宫词》、《齐宫词》等。亦有不少写作“辞”的,如陆龟蒙的《战秋辞》、《迎潮送潮辞》、《问吴宫辞》。 ☚ 吟 引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词,词汇【同】 都是名词;都是语言学术语。 【异】 “词”是普通概念或个体概念,可以指单独的一个词或若干词;前边能受数量短语修饰。此外,还可指一种韵文形式,通常由不同字数的句子组成,押韵有一定格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其后演变为曲;“词汇”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例]这个句子里共有10个~。“词汇”是集合概念,是一种语言里(或特定范围)的所有词和固定短语总汇;不能单独指一个词;前边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但可以受语言名称、作家名称和作品名称修饰。[例]对《红楼梦》~研究的专著有好几部。
词 (1)词的概念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记录它们的书写符号是字。例如:他总是捣乱吗? “他”、“乱”都能单说,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吗”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均是能单用的语素,都是词。 词与词汇、短语、固定短语的区别: ①与词汇的区别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鲁迅全集》的词汇”。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②与短语的区别 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它和词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说或单用,但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即“扩展”)。 ③与固定短语的区别 固定短语是指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的短语,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与之相对的叫自由短语,自由短语的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可以临时组合。固定短语又可分为专名(专有名称)和熟语两类。专名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占绝大多数。 (2)词的构成 根据每个词的不同内容形式,可以把汉语的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 ①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又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叫单音节单纯词。例如:人、鸟、山、高、绿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叫多音节单纯词,主要有以下四种: a.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有以下三种: 双声联绵词,指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存在声母相同的关系。例如:玲珑、蜘蛛。 叠韵联绵词,指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韵母有相重叠的关系。例如:腼腆、从容。 非双声叠韵的,例如:芙蓉、婀娜。 b.音译词,例如:沙发、咖啡、幽默、葡萄。 c.拟声词,例如:扑通、哗啦、咕咚。 d.叠音词,指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的词。例如:姥姥、纷纷、潺潺。 ②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汉语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有多种多样的构成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a.词根连接词缀构成的合成词。 这类词一般叫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可分为以下三类: 前加式(前缀+词根)。例如:老师、小李、第十、阿姨。 后加式(词根+后缀)。例如:瓶子、石头、花儿、弹性、笑眯眯。 前后均加式(前缀+词+后缀)。例如:反法西斯主义者。 b.词根相互整合构成的合成词。 这类词就是一般所说的复合词,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由这一形式构成。按照这类合成词中词根结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如下的几个主要类型: 并列式。这类词的两个词根的意义是并列的、平等的。例如:源泉、聪明、手足、眉目、骨肉。 偏正式。这类词经常是用前一个词根来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例如:红旗、火车、高山、粗心、汉字。 补充式。这类词经常是用后面的词根来补充说明前一个词根。例如:延长、推广、扩大、打动、降低。 陈述式。这类词的前一个词根是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词根则是陈述的内容。例如:肉麻、民主、胆怯、海啸、年轻。 支配式。这类词的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根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司法、吹牛、伤心、动员、拔河。 名量式。这类词由名词和量词构成。例如:花朵、布匹、车辆、船只、马匹。 重叠式。这类词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例如: AA式 姐姐 仅仅 刚刚 AABB式 花花绿绿 形形色色 条条框框 词的种类及构成方式一览表: 词 ③略语 为了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化简,成为略语。可分为两类: A.简称 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 a.只取每一个词的前一个语素或后一个语素。例如: 家用电器——家电 电影明星——影星 公共关系——公关 土地改革——土改 b.取前一个词的前一个语素和后一个词的后一个语素。例如: 外交部长——外长 脱离生产——脱产 扫除文盲——扫盲 高等院校——高校 c.合并的几个结构中相同的语素。例如: 中学、小学——中小学 军属、烈属——军烈属 理科、工科——理工科 陆军、海军、空军——陆海空军 d.包含外来词的名词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节(字)。例如: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加利福尼亚州——加州 e.其他。例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安全理事会——安理会 B.数词略语 a.对一些常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即构成数词略语。例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陆军、海军、空军——三军 秋收、秋耕、秋播——三秋 西北、华北、东北——三北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化 b.还有一些是根据共同的属性加上列举的项数构成的。例如: 酸、甜、苦、辣、咸——五味 猪、牛、羊——三牲(用于祭祀的) 金、银、铜、铁、锡——五金 马、牛、羊、鸡、狗、猪——六畜 词 唐宋以后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当初被称为 “曲子词”; 因其句式参差不齐,故又有 “长短句”之称。这些特征与汉魏乐府类似,故其也被某些人称为 “乐府”。但在唐宋时代,词却被视为 “小道”,不能与乐府相体并论,甚至不被视为“诗”。这是因为其所配之乐并非传统的 “雅乐”,而是隋唐以来才新出现的 “燕乐”。实际上,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是伴随着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抒情诗体。中国人自来就有厚古贱今的传统,所以词被排斥在正统的文学王国之外。直到清朝,尽管词已经由俗文学变成雅文学,但科举考试有考吟诗作赋的,却仍然没有考填词的。正因为如此,士大夫就以词这种形式来表现他们不便在诗中表现的 “艳情” 或别的什么情,于是同样一个人就常常表现出两种人格: 诗中的“正经” 与词中的浪漫。从形式上说,词与乐府也有区别: 乐府不讲究格律,词却要讲究格律; 乐府句子的长短与多寡是随意的,而词的句子长短与多寡却是词调所规定的。词与格律诗也有区别:格律诗句子长短相等,词的句子长短不等;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简单,词的平仄格式复杂,一个词调就是一个格式。尽管我们今天可以将诗和词都称作“诗歌”,但在古代,诗自诗,词自词,绝不能混为一谈。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但和今天不一样的是,古代常常是先有曲谱,然后比着音律节拍来写词,所以叫作 “填词”或 “倚声”。北宋词人柳永填写的词非常流行,以致有 “凡有井水处,无不歌柳词” 的说法。苏轼的名篇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最初也是供演唱所用的歌词,而不是供朗诵或供案头阅读的抒情诗。元明以后,与词相配的音乐大多失传,即使有乐谱流传下来,大多数作者是 “乐盲”,于是只好按照前人作品的平仄句式来填写,这样词就彻底和音乐脱离了联系,而纯粹成为诗的别体了。词的平仄、句式、押韵构成了 “词律” 的主要内容。词律比诗律复杂得多,诗律可以总结为几种类型,而词律却一言难尽。一个词调就是一个格式,清人万树所编 《词律》 列出了六百六十种词调以及同调而句式或字数不同的别体一千一百八十余种。也就是说,词的平仄格式多达一千一百八十种。后来王奕清奉旨编纂 《钦定词谱》,列出的词调及其别体几乎翻了一倍。而一调之中的平仄格式,绝非律诗那样只是四种基本句型的交替出现,而是变化多端的,通常需要死记。故一般词人填词,经常需要翻着《词律》或 《词谱》,比照着上面的平仄格式 “对号入座”。所谓“词调”,本来是指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 “词牌”。词与音乐脱离关系后,词调就只是平仄格式的依据了。不同词调的字数和结构不同,古人根据字数多寡,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小令在五十八字以内,中调在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之间,超过九十则为长调。最短的小令 《十六字令》 只有十六字,最长的长调 《莺啼序》却多达二百四十字。从结构形式上说,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不分段,双调分为上下两阕(段),三叠、四叠就是分为三段、四段。 词 词隋唐以来逐渐流行的一种音乐文学品种,隋唐燕乐曲子的文学产物。其主要特征是依曲调格式填写文辞,故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辞式多样的格律诗。 ☚ 词学知识 曲子词 ☛ 词读音c·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似兹切,平,之韵。 上一条: 祠 下一条: 詞 词〔ci〕 ghob leb ndeud. ![]() ![]() 词;词汇cí cíhuì【同】 都是名词;都是语言学术语。 词詞*䛐cí❶句子里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天”“跳”“美丽”“不但”等。 词阴平cī词cí词❶语言里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性︱~类︱~义︱~典︱~语︱~句︱组~。 词cí❶ 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动词│词组│词汇│遣词造句。 词cí❶ 言辞;文辞。《公羊传·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耳。”《离骚》:“就重华而陈词。” 词指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 能够独立运用于造句, 是它区别于下级单位 (语素) 的重要标志。 所谓能够独立运用是指词作为现成的造句材料, 可以自由地组织到句子当中, 或独立成句, 或作句子成分, 或起语法作用。 最小的造句单位又是它区别于上级造句单位 (词组) 的重要依据。 词组也是造句单位, 但不是最小的, 它可以切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 词是句法分析的终极单位, 词组一般不是。 判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 要把上述两点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按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如: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 接意义多少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按构词语素多少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按语法功能分为实词和虚词, 每类内部又分为若干小类; 按书写形式分为同形词和异形词等。 词ci词采 词彩 词典 词调(diao) 词法 词锋 词赋 词根 词海 词话 词汇 词句 词类 词林 词令 词目 词牌 词频 词谱词气 词嵌 词穷 词曲 词人 词讼 词素 词条 词头 词尾 词形 词性 词序 词选 词义 词意 词语 词源 词韵 词藻 词章词缀 词宗 词族 词组 哀词 贬词 宾词 唱词 斥词 措词 答词 大词 代词 单词 悼词 动词 遁词 副词 歌词 根词 供(gong)词 鼓词 贺词 介词 借词 旧词 连词 量词 慢词 没词儿名词 判词 生词 诗词 实词 饰词 誓词 颂词 讼词 数词 说词 台词 弹(tan)词 叹词 提词 题词 体词 填词 托词 挽词婉词 微词 猥词 文词 系词 戏词 献词 小词 谢词 新词 虚词 训词 严词 言词 语词 赞词 证词 致词 中(zhong)词 主词 祝词 助词 褒义词 贬义词 单纯词 单音词 叠音词 对口词多口词 多义词 多音词 发端词 反义词 方位词 方言词 仿造词复合词 古语词 合成词 基本词 简缩词 解说词 联绵词 派生词判断词 潜台词 前置词 群口词 生造词 数量词 时间词 双声词他动词 同义词 同音词 同源词 外来词 文言词 象声词 形容词异形词 译音词 语气词 语助词 中性词 竹枝词 助动词 字母词自动词 词不达意 词钝意虚 词斟句酌 遣词造句 强词夺理 理屈词穷 大放厥词 各执一词 过甚其词 含糊其词 念念有词 闪烁其词 一面之词 众口一词 词ci❶(~儿)语言中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这个~是什么意思|“伟大祖国”由“伟大”和“祖国”两个~组成。 词cí❶统指说话和书面语中的语句: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八·185)(黛玉)虽看完了书(西厢记),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二三·524)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曰《秋窗风雨夕》。(四五·1044) 词cí言辞。这里指案情事实: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妄控?(八六·1114) 词cí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1856年理雅各译《智环启蒙塾课初步》第百六十二课:“It expresses qualities, such as hard, soft, old, new, & c . 言语有形容人物之情状者,如刚、柔、新、旧等词。”1904年徐超《虚字会通法初编·代名词》:“代名词: 此、彼、某、或、者、诸、其、之、所。代名者,以天下一事一物,皆有一名;或上文已明揭其名,下文可用省笔,不必再述;或悬拟一事一物,不能实呼,即以此等字代之,故曰代名词。” 词【同义】总目录 词琴趣诗余 词 词由语素构成的,造句时能够自由独立运用的,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的最小的语言结构单位。如:“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由八个词构成。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如:“以”、“为”、“哆嗦”、“蝴蝶”; 可以由两个语素构成,如:“现代”、“汉语”、“北京”、“语音”; 也可以由三个或更多的语素构成,如:“火车站”、“油母页岩”、“无产阶级化”。词是最基本的造句单位。从语法功能来看,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意义比较实在,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的是实词; 意义不实在,不能作或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的是虚词。 ☚ 语素 词汇 ☛ 词 词伴随音乐而产生、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种诗体。又称“雅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琴趣”等。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其起源比较复杂,历代词论家意见纷纭,较为主要的有两种: 一说认为词起源于音乐,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歌曲的音律拍节写作,配合器乐歌唱,后来乐谱失传,歌词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宋·沈括《梦溪笔谈》:“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 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唐人乃以填词入曲中,不复用和声。”另一说则认为词起源于唐代近体诗,是由近体诗经过增加泛声或和声而形成的。清·方成培《香研居词尘》:“唐人所歌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焉。故词者所以济近体之穷,而上承乐府之变也。” ☚ 失粘 雅词 ☛ 词 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物。语音是词的形式或物质外壳,意义是词的内容。每个词都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词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它和词素不同,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和造句功能;也和词组不同,具有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定型性,不能拆成更小的语言单位,或按句法规律加以扩展变形。词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图表如下: 从意义上看,词有单义词、多义词的区别。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多义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从形式上看,词有单音词、多音词的区别。单音词由一个字形成,多音词由两个或几个字组成。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词都是用汉字记录的。有的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如“天”“人”“高”“长”;有的两个字代表一个词,如“倜傥”“逍遥”;有的一个字代表两个或几个词,如“诞生”的“诞”和语词“诞”是两个词;有的字古代是词,现代不是词,如“民”“英”“惦”“忱”。 此外,古代“词”又特指虚词或语助词。《说文解字·矢部》:“矣,语已词也。尔,词之必然也。”《玉篇》:“不,词也。”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一部专门解释古代虚词意义的书。 ☚ 二、词汇 词汇 ☛ 词cí〖名词〗 词cí❶ 言词,词句。《陌上桑》:“罗敷前致~:‘使君一何愚!’” 词(一)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它以语义为内容,以语音为形式,以文字为书写符号。兼有词汇属性和语法属性。由于古汉语(主要指上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反映在书面上往往就是一个字表示一个词,故前人称词为字。其实词和字的关系比较复杂,词可以用单个的字来表示,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反之,单个的字可以表示一个词,也可以表示几个词,还可以表示一个词中的一个音节。简言之,字可以是词,但不一定都是词;词可以是单个的字,但并不都是单个的字。且古今词形也有很大的变化。这是理解古汉语词必须注意的。古代汉语的词亦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语音形式上看,又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从内部构成看,还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二)统指虚词或单指语气助词。亦作“辞”。前者如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后者如《楚辞·九歌·云中君》: “蹇谁留兮中洲”。汉·王逸注: “蹇,词也。” 词 词❶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词是语素组成的,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词跟语素、短语不同:语素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自由运用;短语虽能自由运用,但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因此,词是高于语素低于短语的语法单位。词可以进行分类,不同的标准,分出的类别不同: 根据词的内部语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的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 根据词的意义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标准,主要依靠它的语法功能,也就是组合能力,同时也参考它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单独成句的能力,一是它在组合中的活动情况:经常和哪些词组合,组合时经常处于什么位置,组合起来产生什么关系,等等。 ☚ 复数记号 字 ☛ 词*詞;△䛐ciB4CA 各种诗 各种诗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词/辞藻/辞藻华丽/词语/字眼 ☚ 字体 词 ☛ 文辞 文辞辞(辞语) 词(词言;词语;文词;笔词) 藻缋 藻绘 另见:文章 措词 辞采 辞藻 ☚ 文辞 好的文辞 ☛ 诉讼 诉讼讼(讼矢;讼诉;讼诉;词讼;辞讼;诉讼;言讼;狱讼) 词(词讼;词诉;质词) 狱 言告 官司(打官司;吃~) 珥笔 雀角辞诉 辞诉 狱犴 告事 经官动词 经官动府 另见:告发 违法 冤屈 法律 判决 案件 ☚ 诉讼 争讼 ☛ 词 词词(名~;动~;代~;连~;叹~;量~;副~;宾~;助~;介~;单~) 辞 另见:字 词语 ☚ 词 辞藻 ☛ 言辞 言辞言(言词;言语;言论;言说) 辞(辞言;辞语;辞气;辞说;谈辞;说辞)词(词说;语词;谈词;说词) ☚ 言辞 言辞尖锐 ☛ 词詞cí似兹切,平之。 词 254 词合乐的歌词。是隋唐时期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词的名称,通常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它按谱填词、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也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宋代开始盛行,句子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诗馀”、“乐府”、“琴趣”、“乐章”等。它分为“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较短。“引”和“近”较长。“慢”更长一些。词一般都分段落,一段叫“一片”。它根据词牌要求填词,现存词牌有1000多个。由词牌规定格律。格律的基本要求是:字数一定,讲究平仄,句式参差不齐,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对仗可灵活掌握等。 ☚ 竹枝词 古文 ☛ 词 词ci语法学术语。指由语素组成的、造句的基本语法单位。如“人、葡萄、东西”。词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词有一定的构词方式,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划分词的标准是:1.可以单说,即独立成句。最小的句子就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因此,一个语素如果能单说,它就同时是一个词。如:“人”,“小”。2.不能扩展。凡是能让别的语言成分(有意义的,能说得通、站得住的)插入到中间或前后,扩展成更大的语言片段,并能保持住原有的基本语法关系和语义的就不是词,而是短语。反之,不具备上述扩展可能的就是词。如:“吃饭”,能扩展,是短语;“主席”不能扩展,是词。 ☚ 语法单位 词素 ☛ 词 词ci中国古典诗体形式之一。原为合乐歌词,与隋唐时期产生的燕乐相配合。词与曲调相对而言,故唐代称“曲子词”。敦煌写本称“曲子”。宋代也有称“曲子”、“今曲子”的。词又称“长短句”、“倚声”、“诗余”等。 ☚ 豪放派 文赋 ☛ 词 词古典诗体形式之一。词与曲调相对而言,故唐代称“曲子词”,敦煌写本称“曲子”,宋代也有称“曲子”、“今曲子”的。词又称长短句、诗余、倚声、乐章、琴趣等。词约始于南朝,定型于中晚唐,盛行于赵宋。词包括种类繁多的词调或词牌。除一部分字数较少的令词外,大多数词调分为两段,也有分为三段、四段的。两段的词,前段称为 “上阕”、“上片”,后段称为 “下阕”、“下片”、“过片”。词调总数有一千多个,常用的只有一百多个。词分为 “令”、“引”、“近”、“慢”等。“令”比较短,这些名称都来源于音乐的区别。明代时,出现“小令”、“中调”、“长调”的名称,只是从篇幅字数上区分。词有一定的格律,句式参差不齐,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长的有九字句、十一字句。每个词调字数一定,句式一定。讲求平仄,有的仄声还区分上去入。押韵的位置各调不同,有上下句押、隔一句押、隔两句押等形式,句中对仗较为灵活。 ☚ 笔记 楹联 ☛ 词 词ci由语素构成。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所谓“能够自由运用”,是指词可以根据交际需要,按语法规则自由地运用在短语或句子里。所谓“最小”,是指词的不可分割性,构成词的语素之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词跟语素、短语不同。语素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自由运用;短语虽然能自由运用,但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因此,词是高于语素低于短语的语法单位。词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和固定的意义。词的语音形式指完整、固定的音节结构。词汇意义是指词本身所能表示的内容,即所表达的概念。语法意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它本身单独成句的能力,一是它在组合中的活动情况,即经常和哪些词组合,组合时经常处于什么位置,组合起来产生什么关系等。词可以进行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分出的类别不同:根据词的内部语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的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根据词的意义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根据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作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可以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除副词可以作状语外,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成分,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 发音器官 词汇 ☛ 词 词Ci❶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抓住词“可以独立运用”和“最小”这两个特点,就可以把词同词素与词组区别开来。词素虽然具有意义,但它仅仅是组成词的要素,不能“独立运用”,词则能“独立运用”。这是词和词素的主要区别。有些复合词不易和词组区别开来,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区别就在于:词组可以“独立运用”,但不是“最小”的单位;词则是既能“独立运用”又是“最小”的单位。 ☚ 词汇学 词素 ☛ 词 词又称 “乐府” “长短句” “诗余” “琴趣” 等,是我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词这种诗歌形式,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形成于中晚唐,而鼎盛于宋代。现传较早的唐代民间词是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其内容相当丰富,但艺术上比较粗糙。中晚唐时期 一部分诗人开始填词,如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词才逐渐走向成熟,并且趋于文人化。词原来是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所以又有 “曲” 或 “曲子词” 之称。后来按照乐谱的声律与节奏而写作新歌词,称为“填词”或者“倚声”。再以后,则按照前人作品的行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写,从此便脱离开乐谱,成为 一种句子长短不一的格律诗。词的押韵比律诗与绝句要自由得多,可以用平声韵,可以用仄声韵,也可以用入声韵,有的还可中途变韵。词由于原来是合乐歌唱的歌词,因此有许多不同的词调,而每种词调又各有特定的名称,叫做 “词牌”,如 “西江月” “忆秦娥” “如梦令” “念奴娇”“菩萨蛮”等等。不同词牌的词,其段落、句数、句式、字数、声律、韵律等均不相同,按其长短的不同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小令一般是指字句短小的词。前人多以58字以内的词称为 “小令”,如 “十六字令” “渔歌子”等。后将体式短小的散曲,也称为“小令”。中调一般是指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的词而言,前人多以58字以上、90字以内的词称“中调”,如“一剪梅”“蝶恋花”等。长调则是指字数较多的词,前人多以90字以上的词称“长调”,如“水调歌头”“满江红”等。词的形式由于长短句式相间,较之律诗与绝句灵活了许多,其音韵与节奏也更为优美、活泼。 ☚ 绝句 骚体 ☛ 词学词典/词律辞典/常用词牌详介/词话丛编索引/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唐宋名家词检索大全 ☚ 宋诗鉴赏辞典 词学词典 ☛ 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结构单位。 词文体。诗歌的一种。均合乐能歌,故与曲调相对而称“词”。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每首字数一定,句式参差不齐,平仄、对仗、用韵都有规定。词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至宋大盛。另有长短句、诗馀、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词 词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句子是由一个个词构成。词是语素组成的,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词跟语素、短语不同。语素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自由运用;短语虽能自由运用,但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因此,词是高于语素低于短语的语法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整体。词能不依靠别的成分就有语法功能,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帮助造句。词具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功能上的特点。每一个实词经常表示一个确定的概念,词一般都有完整固定的语言结构形式,在它的末尾允许停顿。词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前者包括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形容词,后者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 词素 词类 ☛ 词 词文体名。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因按谱填词,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如《云谣集杂曲子》。宋代时又称“今曲子”。又因词的句子长短不一,亦称“长短句”、“诗余”。词在曲调上又分“令”、“引”、“近”、“慢”等不同种类,后又有“小令”、“中调”、“长调”的分法,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是分段的,一段叫“一片”。多数词分两段,即上、下片,或上、下阕,或前、后阕,叫作双调。词有不同的词调或词牌,种类繁多,常用的有100种左右。词有一定的格律,即词律,其特点是,每一词调字数、句数是一定的;讲究平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对仗可灵活掌握。宋以前词人填词,要求合乎音乐腔调,又要求合乎一定格律,如字数、平仄、句式、韵位等。格律的规定和音乐的腔调是相关联的,它是通过合乎格律来达到合乎音乐的腔调。但格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有许多词人只懂格律不懂音乐,他们只按格律填词,使词与音乐逐渐脱离,成为纯粹的抒情诗形式,不再兼有合乐的功用。 ☚ 宋元话本 文赋 ☛ 词cí❶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词 词在解释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是词汇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从词汇角度看,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词汇的元素。作为基本的语言单位,词是一个语音语义的统一体,统一体的声音是词的形式,统一体的意义是词的内容。词具有名称性的特点,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代表或符号,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或标志作为依据。在不同的语言里同一事物获得名称的依据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的语言里表示同一概念的词具有不同的内部形式。词又是概念的表示者,词的语义内容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可以抽象概括为概念。从语法角度看,词是句法结构的最小单位,即词是语言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所谓“独立运用”,是指词在句子中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充当句法结构的一个成分;所谓“最小”,是指词在句法结构的分析中具有终极性的特点,是句法结构中不可再分解的单位。词作为句法结构的单位,具有词的语法形式和词的语法意义两个方面。 ☚ “我在”的解释学 词义 ☛ 词(詞)[䛐]cí ❶ (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 speech;statement;lines of play: 开幕 ~ opening speech; 词cilyrics; song lyrics 词ci poetry 词word 词❶word; term; terminology 词cí❶ 词詞;䛐cí(7画) *词(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