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诊断用生物制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诊断用生物制品

诊断用生物制品

本类绝大多数是抗原或抗体。利用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样品中有无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可为临床提供诊断根据,本为科研提供鉴定数据,是医学和生物学各学科的常用试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抗原抗体在溶液中相遇,相互作用乃至结合,是通过抗原分子上称为抗原决定簇的化学基团,和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抗原结合部位的化学基团之间的连接而实现,由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之力促成。抗原决定簇和抗原结合点密切的接触,非共价键引力才能有效发挥,接触得越合适、越紧密,结合力就越强,因此,诊断用品的制备原则是: 诊断抗原必需用特定的菌毒种或蛋白质和多糖类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精心制备,才能保证其抗原性(决定簇)在质与量两方面的标准化,诊断血清必须特异性强,敏感度高,这取决于选用优质免疫原、免疫方法,和适宜的动物。或是选用优质高产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去制备。亲和力强对于抗体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高度敏感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必须选用高亲和力的诊断血清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诊断用生物制品的类别 主要包括诊断抗原和诊断血清两大类。但是品种繁多,数可近千,不胜枚举。现把已大量生产供应的一部分诊断制剂另立条目。以下列举大量供应和部分小量试制产品的类别。
诊断抗原
❶细菌类: 如伤寒副伤寒菌、布氏菌、鼠疫FI抗原、结核菌素和PPD等。
❷病毒类: 如乙脑和森脑抗原、麻疹血凝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凝制剂(PHA)等。
❸毒素:如锡克及狄克诊断液,链球菌溶血素O等。
❹其它: 如梅毒诊断抗原、鼠疫噬菌体等。
诊断血清
❶细菌类: 如沙门菌因子血清,流脑球菌分群血清和痢疾菌分型血清等。
❷病毒类:如流感、肠道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的诊断血清等。
❸肿瘤类:如甲胎蛋白诊断血清等。
❹抗毒素类:如霍乱CT,大肠杆菌aT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B等的抗体等。
❺激素类: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蛋白等的诊断血清。
❻血型及HLA(人类白细胞抗原)诊断血清类:如ABO和Rh等血型。HLA-A,B,C,D和DR的特异性血清等。
❼Ig诊断血清:包括抗人五类Ig和K,λ轻链的诊断血清及各类抗动物Ig诊断血清。
❽其他:如转铁蛋白、纤维蛋白降解物诊断血清,羊、牛红细胞溶血素等。
基于免疫化学的发展,近年来已有许多品种用荧光素、酶和核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均用于高敏感度的抗原抗体反应,其中尤以各种标记第二抗体使用较广。
诊断抗原与抗体常单独供应,亦有配对供抑制试验等使用的品种。有些则是成套的或药盒式的,更加便于使用。
诊断试验 诊断制剂主要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绝大多数是血清学试验,试验种类繁多,概述如下:
凝集反应 细菌或红细胞与其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凝集成为肉眼可视的颗粒或絮块,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将溶解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红细胞或胶乳等载体表面,与相应抗体或抗原进行反应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者称为间接凝集反应,包括血凝和乳凝等。间接法比较敏感、快速、简便,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凝制剂可在2小时内测出少至10~30ng/ml的抗原,妊娠胶乳制剂可在3分钟内测出少至1~5IU/ml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鼠疫SPA试剂的敏感度是20万个菌/ml及微量抗体等。检测不完全抗体时,因虽有抗原抗体结合,但无可见的反应,可加抗抗体(第二抗体,即Ig的抗体)使出现凝集。这是另一类型凝集反应,即Coomb试验,检定Rh血型时常用。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早期常用絮状反应和环状试验。近年来由于方法学上发展快。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检测手段,常用的有琼脂扩散试验、对流电泳、火箭电泳和免疫电泳等。
(1) 琼脂扩散试验: 在琼脂半固体中抗原抗体双扩散相遇而结合,在比例合适处形成沉淀线,双扩散法能精确鉴定抗原异同是其突出特点。如在琼脂中混入抗体,只令抗原辐射状单扩散,则能形成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或面积又与抗原量成比例,所以单扩散法能进行定量,敏感度在测IgG时可达10μg/ml,临床常用于Ig和补体C3等的定量。
(2) 对流电泳、火箭电泳和免疫电泳:在琼脂凝胶中不同位置的抗原抗体,经电泳定向迁移相遇而结合,在比例合适处形成沉淀线,对流电泳较扩散速度快,1~2小时即出诊断结果。敏感度也明显提高; 如抗体已在琼脂中均匀混合,则抗原电泳定向迁移呈峰状。形似火箭,其长度和面积与抗原量相关。用于测定Ig和甲胎蛋白等,敏感度较单扩散提高5~10倍或更高; 如先将抗原如血清蛋白在琼脂或聚丙烯酰胺等凝胶中电泳,使其中各组分分散成一线状,再在一侧开沟加入抗血清,经扩散抗原抗体相遇在比例合适处出现沉淀线弧,能精细地鉴定组分。免疫电泳变法甚多,双向法还能同时进行质与量的鉴定。
补体结合试验 有些抗原抗体结合后肉眼看不见,加入补体后再加入溶血系统以溶血与否来判定结果。此法相当敏感。特异性也较高,但操作较为复杂,最常用于病毒的诊断。
中和试验 外毒素和病毒都是抗原,能被相对应的抗体中和而失去毒作用和感染性,中和试验有动物体内法、试管法和组织培养法。通过检测是否中和及其程度,可以对细菌外毒素的性质与含量作出鉴定,对病毒作出诊断。
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 在抗体或抗原分子上连接上荧光素、酶或核素而成为标记抗体或抗原。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不必依赖敏感度低的、肉眼可见的凝集或沉淀等现象,直接检测荧光、酶活性和放射性核素的存在与否,即可诊断出即使是含量极少的抗原或抗体。荧光抗体法以快速和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诊断而常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 被称为最敏感的血清学试验法,如检测IgE时敏感度可达0.4ng/ml,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时可达0.3ng/ml,但因使用核素,有效期一般不长 (如常用的高能的131I半衰期为8.06天、低能的125I也只有60天),而且有防护问题,目前只能在大城市中使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使用辣根过氧化酶或碱性磷酸酶等标记抗体,结合抗原后即能形成复合物不被洗去,再加底物,遇酶降解呈现显色反应。由于不存在放射性核,素那种防护要求,敏感度又接近放射免疫分析,如在IgE可达4.8ng/ml,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达到0.5ng/ml,较血凝制剂等远为敏感,因此在我国目前已广泛地使用ELISA技术从事多方面的工作,现在已有ELISA测定仪,多管移液皿及微量反应极等商品,配用酶标第二抗体能在短时间内半自动的进行大量标体检测。供应的这种商品板或珠子能很好地吸附抗原或抗体,亦称固相载体,可使反应在其表面进行,既省去离心操作又能提高敏感度,是血清学上的一项发展。
细胞毒试验 检测HLA和许多科研工作中常用这种试验。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加抗血清结合后再加入兔补体,则出现靶细胞被杀伤的现象,称为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 ),比早期用于检测HLA的血凝试验法敏感近100倍,观查结果可用活细胞拒染法或核素如51Cr释放法; 另一种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ADCC),是用51Cr标记的细胞,结合抗体后加入淋巴细胞,能导致靶细胞被杀伤,由于ADCC较CDC敏感100~1000倍,可用于测定微量抗体或抗原。
检测细胞免疫的诊断制剂 较少。目前常用的有结核菌素(OT或PPD)和链激酶-链道酶等。在选用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测定细胞免疫功能时,可用此种制品的稀释液做皮肤试验,这些属于特异性反应,如用PHA做皮肤试验,则是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 人血白蛋白   细菌诊断血清 ☛
000057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