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诊断性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诊断性评价

教育评价用语。是对评价对象的问题及其发展情况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评价对象在过往学习的知识、技能或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采取适当措施,弥补过往教与学中的不足,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扫清道路;或者是通过诊断,可以设计一种排除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把高于和低于所假设的“零点”的学生置于最佳的教学序列中。进行诊断性评价的时间,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实施。评价的重点是评价对象的认知能力、情意和技能,以及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环境因素。评价手段应为鉴别评价对象学习错误而特别设计的测验。评价目标的取样,应是学生学习错误的特定样本和行为有关的生理、心理与环境样本,难度通常较低。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zhenduanxing pingjia

此评价旨在研究学生的实际困难,发现其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其特点是布置一批诊断性作业,要求学生按期完成。作业内容是与当前教学有迫切意义的最基本的知识,偏重于与学生有关的某些领域里常犯或共同性错误的项目,而且注重学生对特定题目的反应或整组题目的反应。题目难度不高,总分并不重要。

☚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IPP评价 ☛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zhenduanxing pingjia

指在将要实施某种教育实验活动之前(如在开学初),为使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丽对学习者的准备状况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诊断 (了解或调查)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技能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心理状态,以及造成这种实态的基本原因和有关因素,以便为实施新的教育或教学目标作充分的准备。因此,诊断性评价不仅诊断学习的 “症状”,也应通过对被诊断对象给以必要的 “治疗” 指导。

☚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形成性评价 ☛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zhenduanxing pingjia

在新课程或新知识内容的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动机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或了解使学生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时进行的测试。教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信息。
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不是为了给学生贴标签。诊断的结果,不应该用于把基础较差的学生转入一个课程内容经过简化的班级,或小组。诊断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排除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使某些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时对基础知识技能得到加强;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教材内容的情况下,提出较高要求,防止厌烦和自满情绪。诊断性评价采用绝对评价的方法,即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客观标准,而不以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判断他原有基础的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方面的诊断,可以采用问卷的方法,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以往的学习习惯。
在新学期开始时进行的诊断性评价,可以利用上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但不应简单地根据考卷的单一总分下结论。单一的总分对于八九十分的学生也许能表明已具备了学习下段课程的条件,但对于六七十分的学生在新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帮助,并没有提供较为详细的线索。应根据终结性评价的内容与目标双向细目表来考查学生在哪些内容上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诊断的结果越详细具体,对新学期的教学方案就越有利。利用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诊断,对于教师接受一个新班,对于新升入高中的学生和高中文理分班时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诊断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在教授新单元时,了解学生与新单元内容相关的原有或新学过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一般可以利用每一章结束后所进行的形成性评价结果。诊断性评价不限于辨认先决知识技能方面的弱点,对教学中学生反复表现出的错误和补习性的辅导毫无效果的内容,进行诊断性评价,可以找出学习困难重复出现的原因。这种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不同,终结性评价必须概括较为广泛的内容,并以大纲的目标要求为标准,而这种诊断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平均低于大纲标准的学习薄弱环节上,学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所以测试应包括各种较低的目标层次,同时内容较为集中,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 形成性评价   物理教育测量 ☛
000156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