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权威
解释活动中先入为主的一种观念,“以人为据”的一种僵化思想。它以权威人士的只言片语来肯定或否定一个论题,或因权威人士从未说过而无视一种论证的正确性。在解释和讨论问题时,不作独立、创新式的探索,处处以前人的论断衡量自己的思维方向,考察各种事物,是诉诸权威的解释方式。伽利略曾举例说,中世纪一位经院哲学家认为人的神经汇合于心脏,一位解剖学家请他参观人体解剖,让他亲眼看到神经确实在大脑中汇合,但他仍然不相信这一事实,说:“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没有与此相反的说法,……那我一定会承认这是真理了。”这个例子被哲学界公认为是“诉诸权威”的典型。在社会主义理论宣传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解释中曾出现过“诉诸权威”的解释方法,不管历史条件和论题对象的具体情况如何,一概以经典理论家的语录作为论据,曾经严重束缚了思想理论活动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