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诈骗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财产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各样的财物、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有价票证以及计划供应票证。(2) 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用虚构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诈骗罪。行为人诈骗财物后,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处罚。(3) 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中,诈骗已成习性,并以诈骗所得为其挥霍或生活主要来源的,为惯骗罪。实行诈骗的基本手法是,编造谎言,制造假象,假冒身份,伪造凭证,以假乱真,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信任,非法占有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新中国刑法规定为侵犯财产罪的一种。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所有权; 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在客观上是用欺骗方法使被害人信任或产生错觉,从而“自愿地”把财物交给犯罪人。这是本罪区别于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的主要特征。欺骗方式主要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两种情况。诈骗罪与一般诈骗行为不同,只有数额较大、危害较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诈骗罪与刑法规定的其他骗取财物行为应予区别,如伪造货币、迷信骗财等均构成其他犯罪。

☚ 冻结   社团法人 ☛

诈骗罪

是指以假冒身份、隐瞒真象、伪造证件、虚构事实等欺骗手法,来取得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我国为侵犯财产罪之一。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本罪。

诈骗罪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1) 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的对象只限于公私财物。如果用欺骗的手段取得其他非法利益,应根据其所侵犯的客体定罪,如用欺骗的手段进行拐卖人口,是拐卖人口罪。(2)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用欺骗方法占有财物,是诈骗罪区别于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的本质特征。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伪造、涂改单据骗取财物;订立假经济合同,骗取定金和预付款; 以筹集资金办企业、合伙经商为诱饵骗取现金等。(3) 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挪用公款罪   盗窃罪 ☛

诈骗罪

offence of swind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