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汉章帝知窦宪欺罔而不治之东汉一代,多为幼童为帝,外戚与宦官凭其特殊条件而串走政治舞台,横行逞凶,搞得政治上乌烟瘴气。外戚窦宪曾一度掌权得势,飞扬跋扈,曾以贱价请夺沁水公主(明帝之女)园田,逼使公主畏惧而不敢计较。章帝(明帝之子)过园田时问窦宪,窦宪密呵左右不以实对,后来章帝发觉,大怒,切责窦宪玩弄 “指鹿为马”的欺君手段,竟然敢于欺侮贵主,并说:“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窦宪惧而谢罪,以田退还公主。章帝并没有严厉制裁之。 司马光对此发论,说:“欺罔”是臣对君的大罪,所以明君对此最恨。章帝责窦宪何异指鹿为马,这是对的;然而不能治其罪,这怎么惩戒奸臣呢!他还指出:君对臣,患在不知其奸,如果知之而又赦之,还不如不知为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人为奸而君不知之,“犹有所畏”;君知之而不能治之,他就知道“不足畏”了,于是“放纵而无所顾矣!”结论是:“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乃君主之 “深戒”。 这是司马光所发为君之道的言论,与其用人必辨贤奸、去奸用贤的思想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