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证据的客观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证据的客观性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不是主观想象、猜测和捏造的事物。不仅所有的痕迹、物品、文件等实物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案件事实为当事人亲自实施和经历,为在场的人所了解,形成反映形象并用言词表述出来,也是对案件事实的反映。这些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不依赖于办案人员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办案人员只有收集、利用这些事实作为证据,而不能改变歪曲这些事实。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即证据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任何主观想象和猜测,都不得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这一本质属性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审查证据,善于鉴别和排除虚假的材料,防止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


证据的客观性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为人们所感知,在活动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和物品,就是存在于外界并能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作为证据的事实,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不论人们发现或收集与否,它们都客观地存在着。除认为证据纯粹是客观事实而不依人们主观意志独立存在的观点以外,法学界还有人认为,证据是通过人的意识作用再现的客观事物;或者认为证据是人们主客观矛盾统一的产物。在诉讼实践中,强调证据客观性的目的在于,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审查证据,防止主观臆断,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证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依赖于办案人员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任何一个案件的发生,都引起周围外界的变化,留下各种痕迹、物品、文书,或反映在人的意识中。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各种痕迹、物品、文书或者人对案件事实的认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想象、估计、分析、猜测、推论等,均不能作为证据。关于证据的客观性,学者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总体上属于主观范畴。因为证据是由正常思维的人提供的,其中掺杂着主观判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