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许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许慎约58—约147

许慎


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词汇学家、经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偃城)人。少博览群书,精研典籍,尤精于文字学。曾师事贾逵,马融亦常推敬之,时人谓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初为郡功曹,举孝廉,后任太尉南阁祭酒,迁洨县(今安徽固镇东)长。所著《说文解字》一书,创稿于永元十二年(100年),至建光元年(121年)进于安帝,历时二十二年,搜集小篆、古文、籀文共九千三百五十三字,按其形体结构分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全书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极为简要地逐字解说形、声、义,全部解说仅十三万三千余字,集西周以来文字学与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至今对研究古文字与古代典章制度仍有重要价值。另撰《五经异义》,今佚。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
许慎

许慎约58—147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文字学家、经学家。著有《说文解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序》虽然论述中国文字的一般原理,但同书法及绘画关系密切,也渗透了美学思想。他认为,八卦及文字都是根据对自然事物的形象的观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出来的。这种“象”不仅是对于自然事物的单纯摹拟和记录,而表征和传达某种意识和情感,这已经是和艺术相通了。因此,中国文字既是一种指意的符号,又是一种合乎美的形式规律的创造。

☚ 列子   王逸 ☛

许慎

 东汉经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 (今河南郾城) 人。曾师从古文经学家贾逵。少博学经籍,受到马融的推敬,当时就有 “五经无双许叔重”的说法。许慎虽然也当过官,但并不显赫,他在经学上的权威地位是由 《说文解字》奠定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字书”,以篆书为主,同时也收籀文 (西周文字)、古文 (战国文字),共收入文 (独体为文) 和字 (合体为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说文解字》是最早从形、音、义的角度解释文字的 “字书”,如释 “元”: “始也(义),从一 (形),兀声 (音)。”又如释“儒”: “柔也 (本义),术士之称 (引申义),从人 (形),需声 (音)。”这种寻根究底、持之有故的态度,比起今文经学家根据隶书望文生意、穿凿附会的解释,自然更令人信服。《说文解字》是古文经学训诂的集大成,它的问世标志着古文经学开始压倒今文经学。唐宋以后,研究《说文解字》成为专门之学,号称“许学”。至清代,“许学”被经史学家视为基本功,《说文解字》研究空前热门,而以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释例》最著名,号称“说文四大家”。直到现代,《说文解字》仍是古汉语重要的经典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通《说文解字》 即可名家。

许慎约58—147年

字叔重。 中国古代卓越的文字学家。 汝南召陵 (今河南郾城县东) 人。 起初任郡功曹(州郡佐吏),后被推举为孝廉,曾任洨县之长,终官于太尉南阁祭酒。年青时博通经籍,师事贾逵,研读古文经学; 曾与刘珍、 马融校书东观 (皇家藏书处), 深为马融推崇, 当时有 “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誉。 他针对今文经学家颠倒文字演进历史、 胡乱说字解经的谬误, 积22年之功, 写成 《说文解字》 一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部次分明、 探源纳流的文字学巨著。清人段玉裁称赞这部书说: “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若网在纲, 如裘挈领, 讨原以纳流, 执要以说详, 与 《史籀篇》、 《仓颉篇》、 《凡将篇》 乱杂无章之体例,不可以道里计。”许书原本已佚,今传完帙为宋本。《说文》以外, 许还撰有 《五经异义》、 《淮南鸿烈解诂》 等, 今皆散佚。 清陈寿祺、 陶方琦有辑本。 参见 《说文解字》。

许慎

许慎

(约58-约147年)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人。曾任沛郡洨县(今安徽灵璧县)长和太尉南阁祭酒,是著名经学家贾逵的弟子,时人称赞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后汉书·儒林传》)。为了驳正当时人们以隶字形体解释经义的谬说,许慎著《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
《说文解字》奠定了传统文字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语文学的一大宝藏。在《说文解字·叙》中许氏还对“六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
许慎除《说文解字》外,还著有《五经异义》《孝经古文说》,并为《史记》《淮南子》作注,可惜都已散佚。

☚ 扬雄   郑玄 ☛

许慎

(公元58—148年?),一说(公元30——124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人。历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世称许祭酒。受业于贾逵,博通经籍,时人称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攻古文经学,为古文经学杰出大师。自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起,积20年之力,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撰成《说文解字》一书。其目的在于正秦汉以下字体错乱和今文学家臆解经义之谬。原本不传,今存有宋初徐铉校定本。《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保存了大量造字初期文字的本义。许慎为该书建立的文字学意义上的部首(五百四十部)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编纂字典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许氏的部首理论。另著有《五经异义》十卷,已佚,今存清人辑《五经异义》三卷。

许慎

140 许慎约58—约147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曾为郡功曹,举孝廉,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自幼通晓经书,颇得马融推敬。曾从贾逵受古文经学,时人称其“五经无双许叔重”。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至安帝建光元年(121)间,“博采通人,考之于逵”,写成《说文解字》14卷,叙目1卷,收字9353,重文1163,共10516字; 按字形偏旁540部排列,运用“六书”体系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文字语言学。又撰《五经异义》10卷,叙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异,今佚。

☚ 扬雄   郑玄 ☛
许慎

许慎约58—约147xushen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曾任洨长、太尉南阁祭酒等职。《后汉书》有传。
许慎青年时代曾拜大经学家贾逵为师,攻古文经学,通晓经书,当时人们称赞他为“五经无双许叔重”。鉴于当时俗儒说字解经义常“向壁虚造”,与古义不合而“使天下学者疑”(《说文·叙》语),许慎竭尽心力编成《说文解字》这一巨著。此书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至安帝建光元年(121),历时21年始完成。它是中国第一部说解文字的专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著作,对中国文字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为研究汉字的必读文献。
许慎作《说文解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经书、明古义。他以小篆为主要依据,从分析字形入手考究字原,探求本义,多有发明创见,对人们了解词义发展很有帮助。此外,他还首创了部首分类法,把汉字的偏旁加以归类,分成540个部首,使数量庞大、形体繁杂的汉字得以按部归类,便于掌握和检索,形成严密的体系。他所创立的字书体例也成为后世字典的范例,为历代所沿用。

☚ 速记   仓颉 ☛

许慎

见“语言文字”中的“许慎”。


许慎约58—约147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曾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曾为经学家贾逵弟子,主攻古文经学,当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有《五经异义》十卷,已亡佚。所著《说文解字》十五卷,为中国第 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求字源的专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于后世影响很大。

许慎约58-147xǔ shèn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葶苈(69)。人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师事贾逵。曾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博通经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评,著有《说文解字》、《五经异义》。

许慎约58~147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许慎少即“博学经籍” ,建初八年(83年),著名古文经大师贾逵受诏选高材生授徒,许慎盖在此时应选入京师洛阳,“从逵受古学” 。作为名门高徒,加之京师良好的学习条件,许慎很快便成了古文经学派中的一员主将,形成了他自己的学术思想风格。他在洛阳求学期间,博采众长,站在时代的高处,“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 《五经异义》 ,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 ,以实现他雄伟的学术抱负。许慎初创 《说文解字》约10余年之久,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正月草就。其后拜官为太尉南阁祭酒。《说文解字》就是用 “太尉祭酒”之名作题署的。约在安帝元初六年(119年),许慎一度 “再迁,除洨长” 之职,建光元年(121年)九月,许慎在家乡,苦心把《说文解字》全稿审定告罄,遣子奏上。这一部不朽的文字学名著,付出了他前后达30余年的辛勤劳动。在当时,人们把他看成是 “五经无双” 的一代鸿儒,在民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许祭酒” 、“许洨长” 。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一部解释汉字本形本音本义、探究字源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而系统的字典。它的问世,为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说文解字》正文连同后叙共15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用540个部首统摄之,用于解说上的字数凡133400多个。《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它按一定次序将部首编排起来,把意义和类别相近的字归纳在一起。《说文解字》还确立了汉字 “六书”的条例,并通过说解文字的实践,充分阐发了“六书”理论。《说文解字》是沟通殷周古文字与现代文字的中间桥梁,而且对于中国文字的规范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成书后,很快便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形成了 “ 《说文》学” 。到唐代,《说文》被推为文字学的经典,“ 《说文》学”亦成为传统小学的研究核心。

许慎约58一约147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曾任郡功曹、洨长、太尉南阁祭酒等职。师事贾逵。少博学经籍,为马融所推重,时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评。以22年时间著成《说文解说》,收小篆、古文、籀文共9353字,加以解说,集西周以来文字学之大成与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另著《五经异议》,以古文经学观点,对《古文尚书》说、《今文尚书》夏侯欧阳说,古文《毛诗》说、今文《韩诗》鲁说,《古文周礼》说、今文《周礼》戴说,古文《春秋左传》说、今文《春秋公羊传》说,古文《孝经》说、今文《孝经》说,分别予以解释,不仅从文字上,而且从内容上,区别经今古文。原书已佚。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议疏证》,注录较详,可参考。另著有《淮南子注》,今本与高诱注混杂。

许慎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曾任洨长、太尉南阁祭酒。受业于贾逵。博通经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评。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为十五卷,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后代研究文字及编辑字书最重要的根据。另撰《五经异义》十卷,已佚。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辑注较备。

许慎约58—约147

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河南郾城东)人。初为郡功曹,举孝廉,迁洨长,入为太尉南阁祭酒。死于家。曾从贾逵就学,博通经籍,时称“五经无双许叔重”。时今文经学家根据隶定古籍曲解经文、视篆、籀古文为奇怪之迹,他乃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著《说文解字》十五卷。内收小篆及其它古文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逐字注释其形体音义,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是我国文字学方面第一部系统专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又著《五经异义》及《淮南鸿烈解诂》等。皆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