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合力消灭董卓 的事件 董卓 (?—192),本是陇西豪强。灵帝死前,出任并州牧,驻军河东,“以观时变” ( 《后汉书·董卓传》)。光熹元年 (189),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董卓入京相助,不料事败被杀,董卓却趁机率兵入京,并吞何进兄弟和执金吾丁原的军队,尽揽朝权。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汉献帝),逼走袁绍、曹操等人,先后自为司空、太尉、相国,并自封郿侯,非常专横。董卓的专权加剧了各地的分裂割据。许多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初平元年 (190),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军队推举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周围各地。董卓为躲避关东兵锋,避免被并州黄巾截断后路,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并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结果,沿途饥饿寇掠,积尸盈路,百姓怨声载道。行前,他还派人发掘诸帝陵墓及公卿以下冢墓,尽收其中珍宝。又派人火烧宫庙官府居家,使洛阳周围室屋荡尽,一空如洗。初平三年(192),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与中郎将吕布等人合谋,准备诛杀董卓。某日,汉献帝有疾新愈,群臣大会未央宫。吕布率领勇士十余人守卫宫门。董卓亦身着朝服,乘车入宫。行至宫门之际,吕布率勇士刺杀之,并当众宣布,“内外士卒,皆称万岁” (同上)。百姓们听说董卓被诛,纷纷歌舞于道,争相购买酒肉庆祝。虽然讨伐董卓取得了胜利,但军阀混战的局面并没有结束,北方人民仍生活在战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