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认知策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这一术语最初由布鲁纳于1956年提出。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Renzhi celue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调节、监控和管理认知加工过程的心智活动。其主要形式是恰当的、合乎规则的活动程序。认知策略有多种,如复述策略、精心加工策略、概念形成中的聚焦策略与扫描策略等等。若根据其概括程度的不同,可将认知策略分为3类: ☚ 认知结构 学习策略 ☛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指导和监控认知过程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的总称。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流经过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和提取等阶段。在每一阶段,都受到认知策略的调节和指导。目前得到公认的认知策略有: (1)在短时记忆中的形成组块策略,(2)在系列学习中的复述策略; (3)配对联想学习中的表象加工策略; (4)自由回忆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5)人工概念研究中发现的集中策略和扫描策略。对于在高级思维与解决问题中的策略虽有许多研究,但无公认的命名与鉴别方法。R.T.怀特和威特罗克于1982年提出四种一般策略,即寻求深层意义、接受部分目标、探索的灵活性、对部分加以综合,并认为它们对解决问题的许多课题都适用。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认知技能。是一类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1915— )1956年提出。 ☚ 认知方式 心理旋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