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认知不和谐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认知不和谐论 认知不和谐论Congnitive Dissonace又译“认知失调论”。态度改变研究理论之一。195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首次提出。他认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包含多种因素,有的相互联系,有的互无联系。有联系的认知因素一般呈现协调和不协调两种状态。对每个人来说,决策、选择和新信息都具有引起不协调的潜力,一旦人的认知处于失调(不和谐)状态,人的心理就会不平衡,产生痛苦、压力和“心理上的不舒服”。人会采取行动减轻不和谐而建立和谐状态,并利用选择心理“主动避开那些可能会增加不和谐的情景和信息”,寻求支持自己已作出选择的信息。一般来说,解决认知失调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自身的协调因素,二是同外界其他因素相协调,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重视,对于研究人的态度改变有重要价值。 ☚ 文字传播 认知失调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