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成像原理/图像的重建/颅脑CT检查/窗宽/窗位/窗中心/杭氏单位/CT值/灰阶/密度分辨率/部分容积现象/周围间隙现象/噪声/伪影/像素/薄层扫描技术/重叠扫描技术/两种电压扫描技术/高精度扫描技术/高分辨力CT/螺距/平扫/增强扫描/动态CT扫描/CT灌注扫描/脑池造影/造影扫描/CT血管造影/三维图像重建/CT仿真内镜/螺旋CT胆道造影/碘油CT/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空三角征/颞叶内侧环状假肿瘤/逗点征/带征/“D”字征/“O”字征/δ征/靶征/延迟增强扫描/大脑镰下疝/眶耳线/眦耳线/冠状层面扫描/颅脑断面扫描/星光闪烁征/血管成像征/枯树枝征/印戒征/轨道征/血管切断征/黏液支气管征/空泡征/马赛克征/双管征/梳样征/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软藤征/环征/骨内气体征/裸露小关节征/真空小关节面征/哑铃征/界面征/气袋征/漂浮主动脉征/膈脚移位征/突出乳头征/旋涡征/腱征/簇状征/微环征/模糊效应/血球压积效应/爆裂胡桃征/CT引导介入技术

☚ 特殊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

计算机体层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又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CT或CT)。1969年英国的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计算机横断体层摄影装置。1972年神经放射学家Ambrose首先应用于临床,并把这一成果在英国放射学会议上发表,1973年在英国放射学杂志上报道。该检查方法开始只用于头部,1974年,Ledly设计成全身CT装置,使之能对全身各个解剖部位进行检查,扩大了检查范围。目前CT装置在设计上已日趋完善。由于Hounsfield对医学的杰出贡献,1979年,他与CT成像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的Comark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CT是以X线束从多个方向沿着身体某一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CT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❶扫描装置:由X线管和能测量透过X线量的探测器所组成。
❷计算机: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储存、运算并能重建图像。
❸图像显示装置:包括阴极射线管、快速打印机、光学摄影机等。
❹图像工作站(imaging workstation):现代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容积数据和图像,往往需要配备独立的图像工作站,以便更快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资料。图像工作站一般由大容量、高速度、高性能的微处理机组成。图像工作站的用途主要是将二维数据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重建)。常用的技术如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表面遮盖(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可进行各部位组织器官的多平面重建、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等。CT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可把CT分成三类:
❶普通CT,即传统1~3代CT,扫描方式不同,目前常用的是旋转式和旋转/固定式,探测器从数百个~数千个,属第三代CT,扫描时间1~5s。第三代CT可以做局部放大扫描、动态扫描和图像重建等。
❷螺旋CT,属第四代CT,在旋转式扫描的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滑环技术实现了扫描床持续移动不间断的连续扫描,两层之间无时间间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利用计算机控制高压注射器行CT团注(bolus)增强,对体部脏器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疾病的定性诊断率。由于螺旋CT获得容积三维数据,加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的提高,可进行MPR、CTA、CTVE等,螺旋CT较常规CT有很大优越性,弥补了常规CT的不足,其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多层螺旋CT(mult-slice helical CT,MSCT)是CT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扫描更快,范围更大,增强扫描更准确,后处理技术更加智能化,实现了三轴空间分辨率的同向性,各种重建图像更加逼真。MSCT成功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对冠脉和心脏疾病的评价类似或达到电子束CT水平,对冠脉病变的评价优于磁共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❸电子束CT(electric beam CT,EBCT),也称超快速CT(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UFCT)或第五代CT,它采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过偏转线圈后快速轰击4个环靶所产生的X线进行扫描,由两个探测器环接受信号,依次轰击4个靶环,可同时得到八幅图像。EBCT一个层面的扫描时间可短到50ms,消除了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的伪影,可获得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的心脏、血管图像,实现了CT电影成像,扩大了心血管疾病的CT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但心血管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应用不多。

☚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成像原理 ☛
000166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