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 奖赏与 酬 购(购赏) 奖赉 褒授 劝赏 嘉赏 赏庆 奖赏有功的人:酬功 酬庸 对有功的人给予爵位等奖赏:酬勋 奖其功劳:奖劳 奖赏供献贡品的人:赏共 奖赏归降的人:赏附 奖赏时不要漏掉了地位低下的人:赏不遗贱 评定奖赏:第赏 给予奖赏:行赏 理赏 授赏 酬奖 根据人们的称赏给予奖赏:以誉为赏 发给奖品:发奖 颁奖 给奖 授奖 摆出功劳,要求奖赏:摆功邀赏 行赏及时,不拖延时间:赏不逾日 赏不逾时 立功的奖赏:功赏(~兑现) 竞赛所设的奖赏:标赏 俸禄奖赏:俸赏 俸赐 表彰奖赏:旌奖 旌赏 褒美奖赏:懋赏 受奖赏:受赏 受奖 冒功受赏:冒赏 得到奖赏:得奖 获奖 按功劳大小给予不同的奖赏:论功行赏 照功行赏 计勋行赏 计功行封 计功行赏 论功封赏 依次论功行赏: 赏 合理的奖赏:善赏 上等的奖赏:上赏 厚重的奖赏,诱人的东西:重赏甘饵 破格的奖赏:不次之赏 非次之奖 奖赏和所立的功劳不相称:赏不当功 (奖励赏赐:奖赏)
另见:奖励 奖赏之物 ☚ 赏罚 让给 ☛ 计功行赏指考核功绩,给予赏赐。”计功,考核功绩大小。清代钱彩等《说岳全传》第七十八回:“收拾人马,放炮安营, 计功行赏。” 计功行赏东汉末年,会稽余姚有个人叫虞翻,学问广博,很会说话,被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太守属下官吏,相当于总务长)。孙策征讨会稽,虞翻知道孙策为人豁达大度,善于用人,深受百姓拥戴,就劝王朗不要与孙策对抗。王朗不听,结果失败了,只好逃亡到其他地方。孙策占领会稽后,仍让虞翻当功曹,并以朋友相待。 后来,孙策打算夺取豫章。华歆当时任豫章郡太守。孙策请虞翻去说服华歆献城,孙策说:“华歆虽然名气很大,但不是我的对手,如果仗打起来,不可能不伤害到百姓!请您前去,把我的意思向他说清楚。” 虞翻奉命前往。到豫章后,虞翻问华歆:“听说您和王府君(王朗)齐名,我虽在东边,也非常敬仰您。”华歆答道:“我不如王会稽。”虞翻趁机问:“不知道豫章兵力和会稽相比怎么样?”华歆答:“大大不如。”虞翻于是劝道:“孙将军智谋盖世,用兵如神,平定会稽的情况您一定听说了。您要守一座孤城,力量悬殊,孙将军的大军离这儿很近了,不早早打算,恐怕后悔来不及呵!”终于说动华歆答应投诚。 孙策很顺利地占领了豫章后,便计功行赏,特别褒奖了虞翻,并说:“您还是以功曹的身份作我的‘萧何’,镇守会稽吧。” 以后,“计功行赏”这一成语,用来表达考定功绩、给予赏赐。 计功行赏jìgōng-xíngshǎng计:核记,考核。同“论功行赏”。 计功行赏jì gōng xíng shǎng考核功绩大小,给予赏赐。也作“计功受赏”、“计功行封”、“计勋行赏”。 计功行赏jìgōng-xíngshǎng〔连动〕 评定功绩大小而施行奖赏。语本《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说岳全传》78回:“岳雷大军过了界山,收拾人马,放炮安营,~。” ※ 行,不读作háng。 △ 褒义。多用于写对人按功奖赏。 也作“计功受赏”、“计勋行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