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省根据国家的人口政策,逐步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1950年至196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认识到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相反,在一段时期内,还片面地宣传“人多是好事”,实际上是鼓励多生多育,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1954年11月30日,中央商业部、卫生部联合发出指示,提出了改进避孕和人工流产的办法。从此,安徽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始宣传避孕节育。1954年12月16日,安徽省商业厅、卫生厅又共同制定和公布了《关于避孕药物的管理和供应办法》,在大中城市公开出售避孕药物,放宽了避孕节育的管理。但因没有把这件事当作控制人口增长的大事来抓,宣传内容单调,宣传范围小,广大群众仍停留在无计划生育状态中。
1962年至1966年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使人们头脑清醒过来,计划生育被提到议事日程。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出了贯彻执行中央指示的通知,提出了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的要求。1963年初,成立了省计划生育工作7人领导小组,要求省卫生厅和省妇联协同管理,并开展了组织宣传、技术指导、避孕药具供应,做了一些基础建设工作。1963年和1964年,编印下发6种计划生育资料和计划生育宣传员手册,对宣传计划生育,指导避孕节育起了很好的作用。1963年6月,培训了避孕技术指导员和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壮大了计划生育技术队伍。同年10月,由13名专家、教授组成安徽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指导小组,负责处理全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疑难问题。1964年8月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在批转省卫生厅、省劳动局、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意见》中,作了一些政策性规定。1965年7月2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将省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改成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当安徽省计划生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之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工作被迫中断,生育又陷入无政府状态。
1971年至1978年 1971年12月,在马鞍山市召开了全省首次计划生育座谈会。此后,计划生育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1972年,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改为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省各地、市、县也相应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使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了领导,有了组织保证。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城乡逐步展开。1973年10月,制定了《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八条)。1974年3月,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大检查,接着,又组织全省各地分期分批培训技术人员。同年,全省各县派出手术小分队1333个,共计6575人,下到基层,深入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这对降低当年人口出生率和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都有很大的作用。据统计,全省1974年比1973年少生205388人,1975年以后,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但是,这一时期,没有放开手脚全面展开工作,有些地方工作不力,使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在群众中,旧思想、旧习惯势力严重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生率仍然很高,多胎生育的人也比较多。
1979年至198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计划生育工作也被提到事关经济建设全局和民族前途的重要地位,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79年,省计划生育办公室改为计划生育局,作为省政府的一个职能机构,由省政府直接领导。为了贯彻执行中央(1978)69号文件,1979年至1981年,认真抓了五件大事:一是召开了第一次全省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二是经过半年的筹备,在省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型计划生育展览,有50多万人观看并受到教育。三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招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知青3000多人,充任农村公社、城市街道的计划生育专职人员。四是将原来《安徽省计划生育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八条)修改补充为《安徽省关于计划生育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十二条)。五是成立了安徽省人口学会。
1982年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将省计划生育局改组成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省政府职能部门,由魏心一副省长兼任委员会主任、王仲坤任副主任,主持工作,全省县以上计划生育部门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后,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对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宣传;开展了“基本国策宣传月”活动。这两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又将《安徽省关于计划生育若干政策问题暂行规定》(十二条)修改补充为《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即十六条,推行了安徽省滁县地区实行的社员生产、生育双包合同制和干部岗位责任制,狠抓了15个后进县的转化工作。在总结推广太和县“九个月改变计划生育后进面貌”的经验后,省政府又在天长县召开了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促进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1983年实行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班子,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由杨纪珂副省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刘连廷、邹世功、陈兆霞为副主任。1983年至1985年的3年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项:(1)学习宣传贯彻了中共中央[1984]7号文件。使广大群众提高了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2)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将《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十六条)修改补充为《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规定》(十八条)。(3)抓了综合节育措施。在多胎率和计划外二胎率高的农村,重点抓了有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放避孕环,有二个孩子和二个孩子以上的育龄夫妇一方结扎,计划外怀孕采取补救措施。(4)加强计划生育的基层组织建设。据1985年底统计,全省大部分地、市、县都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1/2的区、乡建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50%的乡(镇)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各地还在行政村和自然村确定专职干部,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全省所有乡(镇)都建立起育龄妇女档案、卡片和定期孕检制度。(5)抓了对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除每年选拔一些计划生育干部报考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的计划生育专业外,省计生委还委托安徽医科大学举办计划生育大专班、淮南卫校举办中专班,并对地(市)、县计生委主任和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各地(市)、县计生委也办了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对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起了积极作用。
1985年,成立了安徽省计划生育协会,并且出版了《千家万户》报,对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1971年至1983年是开展计划生育的13年,与1958年至1970年没有开展计划生育的13年相比,全省共少出生284万人。年出生人数由1971年的143.8万人,减少到1983年的65.1万人;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35.9‰,降到1983年的16.76‰,下降了19. 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1年29.99‰,降到1983年的10.93‰,下降了19.06个千分点。
1986年至1992年 全省计划生育系统共抓了如下几件大事:一是充实加强了领导班子,逐步配齐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力量和工作人员,并于1989年恢复成立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省委由一名副书记担任组长,省委和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二是加强了计划生育立法工作,于1988年将原《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规定》(十八条)修改为《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于1988年12月1日施行。同年经省政府批准,由省计生委、公安厅、工商局、民政厅、劳动局、城建局6个部门共同下发《安徽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暂行办法》。三是于1987年7月1日成立了安徽省计划生育学校,于1989年建立黄山计划生育干部培训基地。四是确立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立足于抓好基础建设,如在乡镇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技术服务站,在乡村成立计划生育协会,普遍建立统计台帐等。五是坚持分类指导,狠抓后进地区转化,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重点抓好人口大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设立“笼子县”,目前笼子效应在全省开花结果。六是层层建立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生工作任务落在党政一把手肩上,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每年检查、考核责任制落实情况。

☚ 一 计划生育   育龄妇女人数 ☛
000000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