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小牋 > 談箋 談箋 tánjiān 亦作“譚箋”。紙之一種。爲松江府談仲和所造,故名。起於明,達於清。其紙密實光澤,暗浮各色花鳥,狀類宋人五色牋砑光版。明·屠隆《考槃餘事·紙箋·國朝紙》:“松江談箋,不用粉造,以荆川連紙,褙厚砑光用蠟,打各色花鳥,堅滑可類宋紙。”明·文震亨《長物志·器具》:“近吳中灑金紙,松江譚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最佳。”《嘉慶一統志·松江府·服用之屬》:“吾鄉談仲和箋,擣染有秘法,蓋其祖侍郎彝庵公倫得之内府,其孫梧亭授之仲和者也。” 談箋一種紙。亦稱 “譚箋”。明、清時産於松江。明屠隆《考槃餘事·國朝紙》載:“松江談箋,不用粉造,以荆州連紙褙厚,砑光用蠟,打各色花鳥,堅滑類宋紙。”據清 《嘉慶一統志》八十五《松江府·土産》,談箋搗、染有秘法,其祖彝齋公談倫(拜侍郎)得法於明内府,其孫談梧齋傳於談仲和,子孫以是為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