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障碍见“言语缺陷”。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在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具体表现在组成言语行为的听、说、读、写各功能环节出现异常,从而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言语是人类后天习得的,言语的形成可以分为三大环节: ❶言语输入。通过视觉、听觉将言语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内。 ❷言语综合。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处理。 ❸言语输出。经过综合分析后,大脑对传入的信息作出反应,通过发音器官以语言的形式传给外界。这三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害,都会导致言语的异常,产生言语障碍。言语由语音、音素、语言、语流四大基本要素组成,与此相关,言语障碍可分为四大类: ❶语音障碍。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方面出现异常的言语障碍。音质方面比较常见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发声或语音的产生及共鸣或语音发出的方向上,发声缺陷具体表现为气息声、嘶哑声或破嗓声,共鸣缺陷具体表现为说话鼻音重和说话无鼻音等;音调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音调过高、音调过低或音调过于平淡;音量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说话声音太响,说话声音太轻甚至完全发不出声音。 ❷构音障碍。说话时发生音素替代、歪曲、遗漏和添加的语言异常。 ❸语言障碍。语言主要包括词汇、语法、逻辑组织等要素,说话时语言要素出现异常,则称为语言障碍。表现在讲话速度较慢,词汇量较少,说话颠三倒四,不合语法规则等等。 ❹言语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口吃。 ☚ 7.4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教育 语言残疾 ☛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yanyu zhang'ai指语言信号的认识接受、中枢整合及言语输出机制发生障碍。有以下几种表现: ❶口吃。指说话停顿多,重复字音多而造成语流中断的现象,常伴有情绪紧张和过多的身体动作。 ❷缄默症。因抑郁而引起言语运动的抑制。丘脑、第三脑室病变均能引起“运动不能性”缄默症。 ❸刻板言语和持续言语。前者指自发地重复同一句话或短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后者则是诱发的言语重复,说出一句话后,不断重复,多见于器质性疾病。 ❹病理性赘述。在叙述中添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枝节材料,过于精细。常见于轻度的智能低下和有焦虑强迫症的病人。 ❺创新词和错误症。前者指病人自己创造出一些离奇古怪的文字符号,或杜撰一些令人不解的词汇,并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后者是由于运动性失语出现运用词汇困难,错用一些词,特别在命名物体表达概念时更为突出。 ❻病理性说谎。常见于患有幻想性虚构的慢性分裂症的病人,也可见于器质性脑病而有虚构的病人。 ☚ 言语功能的发展 语调模式 ☛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yanyu zhang’ai广义指所有由心理和生理原因造成的口语、文字、手语的使用或理解异常。通常分为:节律障碍、发音障碍、构音障碍和使用符号障碍。狭义指口语交际中不能正常使用言语器官,说话晦涩难懂或引起说话者自己的注意、焦虑和不适当的身体活动。具体表现为:口吃。说话多停顿、多重复,情绪紧张甚至造成语流中断;缄默症。因抑郁引起言语运动的抑制;刻板言语和持续言语。即由于病理性和诱发性原因而导致的言语反复或不必要的添枝加叶;言语杜撰,运用不当。即冒出离奇古怪的文字符号或者错用部分词;病理性说谎。常见于患有幻想性虚构的慢性分裂症的病人,或见于器质性脑病而有虚构的病人。 ☚ 语言障碍 失语症 ☛ 言语障碍lalopathy系神经系统的一个症状。正常言语的实现由发音器官、辅助发音肌肉、支配发音与辅助肌肉的神经、大脑皮层言语中枢,及各部联系的神经通路健全并且协调才能完成。因此任何发音器官的疾病、辅助发音肌肉的疾病、支配上述肌肉的神经疾病、神经传导路的病变、大脑言语中枢的疾病均可产生言语障碍。发音困难主要由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病变而造成;运动障碍多由小脑和脑干病变累及基底神经节和锥体束而引起;中枢性障碍多由优势侧大脑半球病变(颞、额回)而引起。在发生言语障碍的同时均伴有各部受损害的其他相应症状,可以鉴别。 言语障碍心理疾病之一。表现为言语偏离正常,诸如口吃、言语失序等。 言语障碍 ☚ 发音障碍 喉淀粉样病 ☛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言语是由一组语音,按语法和习惯构成有一定意义的文句,通过口述表达出来,借以交流思想的信息。言语是人类社交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可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神经功能。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及发音与构音障碍两大类。言语信息通过交际活动传入和储存于脑中,又从脑中输出。人脑中有相应的功能中枢和传导通路。口语和其他声音刺激一样,首先经听觉系统传入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颞横回41区),然后再传至主侧半球的言语感受中枢(42区,又称Wernieke中枢)。文字信息则和其他光感刺激一样,先经视觉系统传入大脑皮质枕叶后部的视觉皮质(17、18、19区)。主侧半球颞叶、顶叶、枕叶皮质的交界处,包括颞中、下回,顶叶的角回、缘上回等,具有对传入的口语、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的功能。上述的信息再通过颞叶峡部皮质下的弓状束和岛叶的白质,传至言语运动中枢(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44区,即Broca区) 和书写中枢。输出的言语运动信息又通过与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质即4、6区)的联系,构成口语或笔写的动作表达出来。此外,言语中枢尚通过胼胝体、前连合与非主侧半球相应区域发生联系;并和学习、记忆有关的颞叶内侧部以及丘脑、间脑均有密切的联系。 失语症 失语是指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缺乏。常见的有: (1)运动性失语: 运动性失语的特征是患者说不出原来会说而要说的话,即语言的表达障碍。患者既不能说出自己要说的话,也不能复述别人说过的话。能看懂文字,能阅读但又不能背诵。轻度运动性失语者言语不流畅,讲话费力、缓慢、减少、简短;病情明显者的语句只由一些名词、动词所组成,缺乏连词和修饰词,呈断续的电报式言语。重度运动性失语者只能讲述单词或音节,甚至完全不语。病情明显者在询问病史时即能发现,常伴有中枢性面瘫、上肢单瘫或偏瘫。病变多为大脑中动脉额、顶升支,和累及额下回后部、中央前回与后回下部、脑岛的梗塞、出血与肿瘤等。 (2) 感觉性失语: 主要指听言语的感受障碍,表现为对别人与自身的口语呈部分的或完全的不能理解,患者常不自知具有自身言语功能的缺陷。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言语表达无障碍,因而言语可流利、讲话不费力,轻症患者对整个句子尚可理解,仅有个别错字,重症患者则言语错乱。对话时由于听语感受障碍,因而答非所问、自言自语、言多而杂乱,也不能复述别人的言语。因不能理解,也无法命名,阅读与书写受到严重影响。又由于患者缺乏自知力,常因听不懂自己或别人的话而烦躁、激动,易被误诊为精神错乱。病损多在主侧半球颞、顶、枕叶交界处,如大脑中动脉后段的闭塞,颞、顶叶的肿物等。患者多意识清醒,无感觉障碍或偏瘫。 (3) 忘名性失语: 本症的特征是命名不能,常被称为忘名性或健忘性失语。自发的言语流利,语法正确,但可因命名困难而在讲话中间停顿,说话时可有踌躇现象或因用字不当而句子显得错乱。听语感受正常,最明显的是要求患者指出某物的名称时。命名困难不仅限于患者所见之物,包括对嗅到的、听到的、触到的物也不能命名,但能复述别人口语中提到的名称,且当别人讲及或在文章上阅及此物的名称时,患者能指出该物。忘名性失语的原因,可能是言语感受区与学习、记忆中枢(海马、旁海马区)之间联系受破坏所致。这是一种常见的言语障碍,可单独发生或伴发于其他失语症。病损可能位于主侧半球颞叶后部的深部,如大脑后动脉分支闭塞,颞、枕叶肿物等,也可出现于弥漫性脑萎缩、感染中毒性脑病及其后遗症中,故也有人认为忘名性失语无定位意义。 (4) 阅读和书写障碍: 二者并存时称失读伴失写。阅读功能不仅有赖于从视觉系统输入和感受文字信息,还需有纹状周围区(18、19区)及主侧半球角回对视觉信息的综合。因而枕叶、顶叶的病损均可影响阅读功能。丧失书写的能力时称为失写。书写是一种复合的神经活动过程,需将言语变成文字。言语信息从言语感受区获得后,冲动传递至角回,再传递至额叶书写中枢,因而有失语伴失写、失读伴失写,以角回病损时的失读伴失写最为常见。这些情况还需与因失用症引起的书写困难相鉴别,后者并非属于言语障碍,而是失用症的结果。失读伴失写还可合并忘名性失语或Gerstmann综合征 (手指失认、失左右定向、失写和失算),常见于左侧顶叶角回的梗塞或肿物,具有确实的定位意义。 (5) 全失语症: 本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失语症,具有理解、口语、阅读、书写等功能的全面障碍。临床特征为无自发性言语乃至仅能发出几个刻板的语音,复述别人言语时也有同样的障碍。对所听言语的理解力丧失,只能懂得自己的名字、或写出个别的字,阅读和书写均发生障碍。病损累及言语运动区和言语感受区,常由于颈内或大脑中动脉的闭塞性病变,常伴右侧偏瘫、偏麻和偏盲。言语功能的恢复很难。 构音与发音障碍 讲话需有喉、咽、软腭、舌、唇、呼吸肌等肌肉的高度协调地收缩。这些肌肉受迷走、舌下、面、和膈神经等支配,其核上纤维为皮质延髓束。这些肌肉的活动也受小脑、基底节、锥体外系所影响。讲话时,空气规则地从肺冲出,需有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的收缩,提高胸腔内压,以产生每一次的呼气动作。呼出的气流在气道内在上述诸肌的协调活动下发出各种声音,鼻腔与口腔均作为共鸣器。 发音是喉部的功能。发音时,气流从气管内冲出通过声门,将声带分开并使之震动而发出声音。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的紧张度,受喉部肌肉所调节。支配喉部的诸肌或发音器官(声带)发生病变时可导致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即发音障碍。 构音依赖于咽、软腭、舌、唇等肌肉的协调收缩,以舌肌的活动最为重要。构音障碍可因言语肌肉瘫痪或言语肌肉运动协调障碍所引起。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音的音调、速度、节律等异常,或鼻音过重等,即说话含糊不清或不流利;严重时音不分明、语不成句,难以听懂,最严重时患者完全不能说话。构音障碍可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瘫痪型构音障碍(萎缩性球麻痹): 此型构音障碍的肌肉瘫痪,是由于延髓及桥脑下段的运动核及其周围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所致。讲话特点是鼻音重,可听到气流自鼻孔逸出声与吸气声,言语不清,早期发震动音不良,以后唇、舌发音也不能,伴发症状可有舌肌颤动、萎缩,舌肌与口唇的动作缓慢,软腭上升不全,并可见咽肌与软腭瘫痪的代偿性鼻翼收缩、吞咽困难、不断流涎、进食易呛咳、食物常从鼻孔流出。典型症状见于进行性球麻痹、脊髓灰质炎延髓型。重症肌无力的构音困难有波动性。双侧软腭瘫痪可见于白喉。双侧唇瘫痪可见于双侧面神经麻痹。 (2) 痉挛型与强硬型构音障碍: 比上述类型为常见,由于言语肌肉的痉挛性瘫痪或强硬所致。 痉挛性构音困难是由于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多见于脑血管病、运动神经元病或先天性双侧瘫痪等。其特征为言语缓慢、费力、口齿不清、声音低调、鼻音较重,与球麻痹的言语障碍很相似,常伴吞咽困难、强哭强笑、情感控制失调,更有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临床上称为假性球麻痹。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恢复时也类似构音障碍,需注意有无其他言语功能障碍,特别是书写障碍,如有此症状则支持失语症的诊断。 强硬性构音困难常见于震颤麻痹综合征的患者,其特征为语音含糊、吐字急速,发音一般低调、单音、无抑扬顿挫、句子末尾声音更为低沉。在病情进展的病例,其言语几乎不能听懂,只有轻微耳语,且在走路时不能讲话,仅在坐下或躺下时能讲些话。 在舞蹈病与肌阵挛患者,由于附加的异常运动可使言语突然中止,呈呃逆性言语(hiccup speech),须参考其不自主的异常运动的特征进行诊断。 痉挛性与强硬性言语障碍可同时出现于弥漫性脑病,以全身麻痹性痴呆最具有此型言语障碍的特征,也可见于各类型脑炎后遗症。 (3) 共济失调型构音障碍: 此型构音障碍是急性与慢性小脑病损的特征,表现为言语缓慢、发音不清、言语单调、音节分开,言语和呼吸的协调紊乱,说某些字和发某些音时气力够,但说另一些字时呼气力不够,呈暴发性言语。可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萎缩、多发性硬化等。 失音和发音障碍 表现为下列两种情况: (1) 发音过弱或声音嘶哑: 可见于呼吸肌麻痹,由于呼气力不足以发音,病因为脊髓灰质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患者仅能低语,但不能叫喊。低语也可见于昏睡的患者,但强刺激后声音可变大。 双侧声带麻痹可导致失音或声音嘶哑,主要由于全身性疾病。一侧声带麻痹系由于一侧迷走神经病损所引起,如肿瘤、外伤等,表现为声音嘶哑、低调、粗糙、带鼻音。声音嘶哑也见于声带炎症或息肉。近于完全性的失音也可见于癔病。 (2) 痉挛性发音障碍: 患者主要为中年或老年人,一般健康情况良好,但不能正常讲话。当要讲话时所有言语肌肉皆紧张收缩,说话吃力,并可有窒息感。吞咽与唱歌可不受影响。痉挛性发音障碍可单独存在,病情也可不发展,但也可伴有睑痉挛与痉挛性斜颈,发病原因未明,精神治疗可有帮助。 儿童发育期的言语和言语障碍 儿童期言语障碍甚常见,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发育期言语障碍,另一类是由于脑部疾病使已获得的言语功能再度丧失(即失语),尤以前者最多见。 发育期言语障碍有: ❶先天性听觉感知不能: 是造成言语迟钝的重要原因,其特点是不能理解语音的意义,但听觉正常。 ❷言语表达障碍:包括儿童口吃(构音障碍)和婴儿样语(无语法结构)。 ❸发育性失读症: 患儿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而视觉无损,也无其他的神经系统异常,于儿童入学后屡教不懂才被发现。病因尚未明了。有些患儿可以康复,因此有认为可能由于神经细胞触突联系或髓鞘形成发育迟缓,也有认为可能是胎儿期或生产时由于缺氧或代谢障碍造成的脑皮质损害或皮质发育异常所致,在个别病例尸检时发现双侧顶叶脑回过小和皮质细胞异常。 诊断步骤 对失语症患者须首先了解其为右利者抑左利者(右利者其主侧半球为左侧大脑半球),以及文化程度。 观察患者的自发性言语,并与其会话,可发现失语征象的特点。如表达言语困难、吃力,常提示为运动性失语;如患者言语流利,但杂乱或理解障碍,则提示为感受性失语。除命名困难外,言语基本不杂乱,又无其他阅读、书写的障碍者,则为命名性失语。 全面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伴有偏瘫、面瘫、偏盲、偏麻,常提示为全失语症;如发现肢体与言语肌肉的失用,则为运动性失语。一侧同向偏盲而无运动障碍者,常与失读伴失写或忘名性失语有联系。 对构音障碍者,除注意其言语特征外,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病损的定位诊断。 对于发音困难或异常者,应作声带检查,以助原发性与继发性喉部损害的诊断。 ☚ 感觉障碍 味觉障碍 ☛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speech disorder广义上是指语言的读、说、写、理解和构句等言语的各方面的障碍;狭义上多指口头言语方面的障碍。言语障碍的病因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两方面。言语障碍的分类方法和种类颇多。按病变部位分,有中枢性和周围性言语障碍;按表现形式分,有内部言语障碍和外部言语障碍;按临床表现分,有发音障碍、口吃、失音症、重言症、缄默症、秽语症、失语症、发育性言语障碍等,其中失语症种类繁多,包括言语表达障碍、言语理解障碍、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四方面;按病变性质分,有功能性和器质性言语障碍。言语障碍可见于多种神经疾病、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癔病和老年性精神病等。 ☚ 虚无妄想 咬指甲 ☛ 00002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