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获得的模仿说yanyu huode de mofangshuo
以A·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解释儿童言语的获得方面强调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的作用。他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社会言语范型对儿童言语发展有重大影响, 通过语言范型, 儿童获得了词汇和语法结构。关于模仿在儿童言语获得中的作用,哈里斯和赫塞默(Harris & Hassem er, 1972)的研究表明,儿童话语的长度和复杂程度类似于示范者话语的长度和复杂程度,说明儿童的言语活动中有模仿的成分。罗森塔尔(Rosenthal, 1970)的研究发现,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并不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因此,怀特赫斯特(G.J. Whitehurst, 1975)提出了 “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选择性模仿”具有两个新特点:
❶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的反应之间具有功能关系, 即二者不仅在形式,而且在功能上相似,故模仿者对示范者的行为不必一对一的临摹。
❷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与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 而是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言语获得模式。模仿者行为与示范者行为的关系,在时间上即不是即时的,在形式上又不是一对一的,这样获得的言语既有新颖性, 又有学习和模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