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隐: 隐昧;隐讳。瞽(ɡǔ): 无目者。不该说而说,叫做急躁;该说而不说,叫做隐瞒;不察言观色而乱说,叫做瞎眼。指说话要选准时机,斟酌情况。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例] ~。夫圣人之道,正直无隐,岂伺人颜色而言邪?必有微旨,幸为辨之。(宋·司马光《进士策问十五首》)|“~”。这是孔子讲做人处世的道理,上面讲侍于君子有三愆,如部下对长官,后辈对前辈,臣子对皇帝,都可以说是侍于君子,事实上朋友之间也同此理。(南怀瑾《论语别裁·说话难,难说话》)|说话谨慎合理还意味着不失“分寸”。要明白说话时自己的身份及场合,对不同的人,应说恰如其分的话。“~”。(葛晨虹《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